[美]潘維廉
我喜歡玩雜耍,它讓人身心放松。
我見過一些人一次可拋玩6到7個球,英國的亞歷克斯·巴倫憑借同時拋玩11個球,登上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對我來說,3個球已經(jīng)夠難了——玩583個球或每天處理583項任務簡直難以想象!然而,這就是50年前美國經(jīng)理人的日常。
20世紀70年代,加拿大教授亨利·明茨伯格發(fā)現(xiàn),公司高管和經(jīng)理們平均每天有583項活動,相當于每48秒一項任務!這樣安排日程,不僅沒有時間做計劃,甚至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他們只是對問題作出反應,就像玩雜耍的人在空中同時拋著583個球。在節(jié)奏相對緩慢的20世紀70年代尚且如此,現(xiàn)在“多虧”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和社交網(wǎng)絡的便捷,我們每天處理的事務數(shù)量翻了10倍。
除非你學會識別那些“大石頭”并把它們放在第一位,否則你永遠不會達到高效。
幾年前,一位美國教授把一個空玻璃罐裝滿石頭,問道:“現(xiàn)在滿了嗎?”
“滿了。”學生們回答。
教授笑了笑,加入一些小鵝卵石,輕輕搖晃一下,這些小石塊就被篩到了底部。“現(xiàn)在滿了嗎?”
“沒有!”有了前車之鑒,學生們給出否定回答。
教授往玻璃罐內(nèi)慢慢加入細沙?!艾F(xiàn)在滿了嗎?”
“沒有!”學生們喊道。
教授沿著罐沿向內(nèi)注水,直到玻璃罐滿了。這次,大多數(shù)學生都給出了肯定答案,除了一個化學專業(yè)的學生。因為他知道,加一些鹽就可以減少水的體積。
“你們從這次示范中學到了什么?”教授問。
我說:“時間擠一擠總是有的!”
他說:“一天只有24小時,消逝了就永遠回不來。丟了錢,可以賺回來;但丟了時間,就永遠丟了。”教授繼續(xù)說道:“這件事告訴我們,你必須先放大石頭。
因為如果先加水、沙子和小石子,就永遠無法裝大石頭了?!?/p>
這是我20年學生生涯里最重要的一課。
首先你必須了解“大石頭”是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將一張紙分成兩欄,左欄標上理論,右欄標上現(xiàn)實。在理論這一欄,列出所有你認為必須完成的任務,用1到5來評定它們的重要性;在現(xiàn)實這一欄,用相同的等級評估你在這些任務上花費的時間。之后,問自己三個問題:1.最失衡的是什么?2.為什么會這樣?3.怎樣解決,或者怎樣才能亡羊補牢?
攻讀全日制博士學位時,我還經(jīng)營著一家公司,一天有20個小時都在忙碌。聽過玻璃罐的故事后,我就每天早上將自己鎖在辦公室,就著一杯咖啡,專心致志地評估當天的任務,安排好“大石頭”,余下的事情,要么委托他人,要么安排到下午做。
做到“把大石頭放在第一位”,我?guī)缀蹩偰芡瓿僧斕斓闹饕蝿铡S龅讲凰僦?,我會惋惜地說:“很抱歉(然而我完全不這么認為),我早上10點安排了事情,下午1點也安排了——真沒時間了!去找找愛德華茲先生吧……”
今天的人們遠比20世紀70年代忙碌,但據(jù)我所知,最有效率的人,包括一些億萬富翁,每天處理的事情遠沒有583項。他們知道成功不是做更多的事,成功是做更少的事,并將它們做得更好。
許多學生告訴我,他們想成為所在領(lǐng)域的領(lǐng)導者,但如果你連自己都領(lǐng)導不了,又如何成為該領(lǐng)域的領(lǐng)導者呢?無論人生目標是什么,都需要收回對時間的控制權(quán),因為這是你最寶貴和無法再生的資源。如果你有目標——提高英語口語、寫一本書、學武術(shù)——就不要找借口,而是把它當成你的大石頭,把它放在第一位。
道理很簡單,但實踐起來不總是這么回事,因為你不僅需要在今天將大石頭放在第一位,明天以及以后的每一天都是如此,直到你實現(xiàn)夢想。
(潘維廉,廈門大學工商管理教育中心美籍專家、CCTV“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形象大使。)(摘自《老潘寫給青少年的18封信》,外文出版社,蘿卜葉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