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摘? ? 要]班會課是學校班級開展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實現(xiàn)“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拔ⅰ卑鄷仟毺氐囊环N班會課形式,它具有時間短、形式活、素材近、內容新、見效快等特點。針對班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靈活有效地開設“微”班會,將有利于營造優(yōu)良的班級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微班會;流行化;多元化;系列化;常態(tài)化
德育是貫穿整個教育工作的系統(tǒng)工程,班主任工作是整個德育工作有效推進并落實的關鍵一環(huán),而主題班會是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在長期班主任工作中,德育工作貴在防患于未然。有些日常工作依托班會形式教育很有效,但有些主題涉及多角度多方面,僅靠一節(jié)班會展開并不充分。由此,以“短、平、快”著稱的“微”班會應運而生。
“微”班會是一種教育視角細微、教育目標明確、教育問題及時、教育時間較短、教育場地不限、教育方式靈活的面向全體學生的班會形式?!拔ⅰ卑鄷鳛橹黝}班會的重要補充形式,用得其所,對班級管理工作將產生積微成著的影響。
一、素材流行化
現(xiàn)代社會信息傳播迅捷,學生獲得信息途徑與過去相比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學生第一時間能了解到海量資訊。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要深入學生,與時俱進,了解他們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同時結合時事,敏銳地捕捉貼近學生適合教育的流行素材,進行正面積極的引導。
(一)尋找走心的流行素材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個偉大而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時刻,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勢在必行。除了主題班會,本人還以《唱支山歌給黨聽》這首歌作為教育載體,先讓學生們跟著視頻學唱,然后猜一猜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年份,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學生們在了解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再次齊唱這首歌時,“把黨比母親”情感真摯流淌。
(二)泛化走心的就近素材
班會后的一個月,每天中午5分鐘就是學生們“唱一首歌講一個故事”時間,學唱一首紅歌,講述紅歌的故事。中午是學生們易犯困效率低的時間段,但5分鐘“微”班會卻成了學生們的強心針?!拔ⅰ卑鄷扔眉t歌的演唱和解讀滲透黨史教育,也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為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不懈努力。
二、形式多元化
為了講求實效,“微”班會常常根據(jù)不同問題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
(一)專題討論式
針對班級學生認識有偏差的問題,或者社會、校園中的熱點事件,展開全班大討論以達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兩位七年級學生課間追逐打鬧,一位學生的腳不慎卡在鐵門下,因為用力過猛,腳拉出來時,鞋面完全破損,整個腳背撕開一個大口子,血流不止。好在處理及時,雙方家長比較通情達理,事情順利解決。個體問題的解決,不能保證在集體層面今后類似事件不再發(fā)生。防微杜漸,當天放學前,我開了8分鐘有關課間文明休息的“微”班會。全班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制定課間文明休息公約。最后,經(jīng)過整理修訂,全班一致通過并簽名承諾,張貼在班級醒目處,全班同學遵照執(zhí)行。直到畢業(yè),學生們課間都能按照公約文明休息,既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負責,再也沒有意外發(fā)生。
(二)話題演講式
確定中心主題,事先準備,學生可以一人主講也可多人合作演講。
每天的晨會,學生輪流進行“歷史上的今天”3分鐘演講。每位學生輪流,重點介紹歷史上今天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可以介紹多個也可以重點講一個。這個演講活動不僅能讓學生從歷史事件和人物中汲取營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演講素養(yǎng),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一舉多得。
(三)命題辯論式
針對在學生中有爭議的典型問題,由觀點雙方派代表組隊,進行現(xiàn)場辯論,達到明辨是非,求同存異的目的。
七年級第一次期中考試后,有的班委、科代表紛紛提出辭去工作的請求。理由是班級管理工作占用了學習時間,想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學習上。這樣的局面背后可能也有家長因素,本人既要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決定,但更要讓學生正確看待工作與學習的關系,增強兩者兼顧的能力。一次“微”班會形式的辯論賽開始了,辯題是“承擔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習的影響”,正方觀點:承擔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習的影響利大于弊;反方觀點:承擔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習的影響弊大于利。通過正反方唇槍舌劍的辯論,學生們認識到學習不僅是包括文化知識,也包括待人接物、溝通交往、處理問題等,影響可能是積極的。辯論的最終目的不在于輸贏,而在于引發(fā)思考,選擇更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方式。
(四)主題體驗式
通過實踐體驗,獲得身體和心理上的認識感受,這種形式為體驗式德育。比如,表演、游戲、儀式等。
在新生入學教育課程中第一個主題是“破冰”,學生之間盡快熟悉彼此。學生之間能互相喊出名字是熟悉彼此的重要指標,本人設計了蘿卜蹲游戲。每個學生做一個標注姓名的名牌貼在胸口, 6~7人圍成一圈。第一個人如果叫張三,就一邊蹲一邊喊“張三蹲,張三蹲,張三蹲完了李四(李四是同組其他學生的名字)蹲”,接著李四套用張三的語句結構。該蹲的沒蹲或者不該蹲的蹲了,均被淘汰。一輪結束后再重新組隊,直至決勝出冠軍。每個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競賽氣氛中,既能較快記住同伴的名字,也增進了同伴之間的友誼。寓教于樂,在快樂的互動中自然“破冰”,消除陌生感。
三、內容系列化
主題按一定的要求組織起來,有序開展,既有計劃步驟安排,又適宜靈活機動;既突出教育主題,又充分體現(xiàn)教育整體化和系列化。
“微”班會的系列化設計有別于主題班會。主題班會側重學生年級身心發(fā)展特征結合每學期教育目標系列化設計,而“微”班會的系列化設計側重從一個中心主題出發(fā),或并列或遞進地展開。
(一)多角度分內容理解主題
在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班會課專題研討現(xiàn)場會上,本人與其他三位老師開設別開生面的學生成長準則“獨立、優(yōu)雅、挺拔、擔當”系列“微”班會。該系列“微”班會主題鮮明,從四個方面理解學生成長準則,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中央,文化來滋養(yǎng)”的理念,將文化的力量滲透進教學的點滴,達到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二)多層次分階段深化主題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中華大地,春季開學一次次地被延期。本人所在九年級畢業(yè)班的學生和家長普遍陷入焦慮迷茫的負面情緒中,身為班主任,必須責無旁貸地站出來,撫慰學生、指引家長,讓學生和家長在家和諧共處、齊心協(xié)力。但采用什么時間,形式,內容呢?學生分散在家中學習,對學習時間的規(guī)劃并不統(tǒng)一,經(jīng)過在班級群民主征求意見后,大家達成一致,每周日固定時間,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開展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線上系列“微”班會。
停課不停育,從2月16日—3月22日,本人班一共開展了6次線上“微”班會,分別為:“致敬逆行者”“疫情無情,人間有愛”“時間的主人”“生活小能手”“辯證看待疫情中網(wǎng)媒作用”“堅守與奉獻”。老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分組確定每期主題,搜集素材,制作PPT,線上積極互動,交流溝通。通過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線上系列“微”班會的開展,達到了全班統(tǒng)一思想,振作士氣的作用。在抗疫精神的力量感召下,家長多了理解和協(xié)助,學生安心在家科學安排、復習備考,為開學后的總復習打牢堅實的基礎,用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黨和國家用巨大代價換來的安寧學習環(huán)境。
四、評價常態(tài)化
習近平總書記說:“正衣冠往往一天一次不夠,需要一日三省吾身。”同樣,教育工作非常需要及時地總結和反饋,肯定優(yōu)長,指出不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因此,評價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常規(guī)形式。以本班每天早讀前10分鐘晨會形式的“微”班會為例:
(一)通過正面積極的評價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勞動長表揚前一天值日生工作中突出的個人和具體內容;宿舍長匯報每日內務整理的亮點或者舍友間互幫互助的暖心故事;值日班長反饋前一天作業(yè)收繳、自習課、課堂課間等方面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及情況……各部門主動作為,樹立正面典型,號召向優(yōu)秀看齊。有的學生雖然成績一般,但因為常規(guī)表現(xiàn)突出,贏得全班的肯定,收獲自信,提升了學習的主動性。
(二)通過有理有據(jù)的評價強化學生的規(guī)范性
各部門對班級工作存在的不足,擺事實講道理,全班學生獻言獻策。本人綜合分析引導,旨在防微杜漸,強化鞏固規(guī)范性的落實。
(三)通過創(chuàng)新有效的評價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性
學生輪流進行“歷史上的今天”和“熱點追蹤”的演講和點評。新時代的青少年既要睜開歷史之眼知史明智,也要睜開時政之眼胸懷天下。學生在展示和互評過程中,理解使命擔當,學會自我成長,為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協(xié)同推進。
班主任定期開展評價性“微”班會,透明班級管理工作要求、進展和完成度,對照要求開展自評、互評、師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活動。評價一旦常態(tài)化、制度化,學生就能養(yǎng)成自覺自律的習慣,使班級氛圍潛移默化之中風清氣正、團結向上。
在微處做實,在微處做強,在微處做精,充分發(fā)揮“微”班會的“威”力,微而有為,助力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常做常新、智慧高效。
參考文獻:
[1]秦望,侯志強.微班會創(chuàng)意設計與實施[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2]丁如許.創(chuàng)新微班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3]丁如許.魅力微班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