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廷
摘 要:隨著社會發(fā)展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人們對小學課堂教學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學習能力較強。但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尚未成熟,還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事物的辨別能力較差,需要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成長。小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提高。社會的發(fā)展對小學教育的教學質量提出的新要求,就是對小學教師專業(yè)能力提出的要求。因此,只有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才能對小學生的教育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微型課題;小學教師;專業(y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6-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89
教師自身教育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程度,是決定小學教學中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教師自身的學習高度也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情況,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思想價值觀念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提高小學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提升小學教學活動質量,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師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開展微型課題研究,確立研究目標,細化教學方案,對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時進行梳理,從而推動微型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教師要及時分析實際教學中的問題,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總結反思。教師還要嚴格把控課堂教學內容,對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并做好相應的整改措施。同時優(yōu)化以往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以實現自身教學能力的專業(yè)化提升。
一、結合微型課題研究發(fā)展教師專業(yè)能力應注意的要點
教師的基本工作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優(yōu)質人才,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文化素養(yǎng)。微型課題的研究有助于教師對教學中的主要內容進行把控,使教師具備較為豐厚的知識功底。教師加強微型課題的研究,了解一定程度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夠把握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學習興趣。教師還應具備一定的管理策略,能夠有序地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活動。品行端正,熱愛教育事業(yè),能夠為學生做出良好的表率,是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也是微型課題研究助力教師發(fā)展專業(yè)能力的意義所在。
(一)微型課題助力科研能力
科研探究能力是指能夠及時發(fā)現并合理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的科研能力為實現高效課堂教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微型課題科研能力包括教師對于課題的講解分析,課堂中活動教案的制定,教學內容的考察選取以及課后的總結歸納等多方面。教師的微型課題科研能力決定了教學活動的上升空間,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微型課題的重視程度,改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科研教學能力。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既是自身工作要求的需要,也是學校教學工作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教師還應在微型課題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技巧與知識理論,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學會對自身工作進行反思總結,從而形成良好的科研態(tài)度。對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給予相應的重視,積極對實際問題開展相應的實踐探究,圍繞問題進行調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能夠對所授學科的內涵進行深入探索,并結合實際教學過程完善自己的教學經驗,從而將探究成果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去,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二)微型課題助力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是一種行為特征,是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所開展的具體工作,微型課題的研究對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教學能力包括對學生個人特點的認知能力以及對教學手法的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從而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更好地開展教學。同時也要求教師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教材的組織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正確運用微型課題,能夠依據教學大綱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內容中的重難點。教師還要能夠運用精練的語言講解課堂內容,有效活躍課堂氛圍,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
教學能力體現在課堂的具體開展過程中。課堂是教師發(fā)揮能力的舞臺,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難以理解課堂教學的實際意義,對于較為抽象化的知識理論不能夠做到全面理解。因此,如何將抽象的知識要點具象化為便于小學生理解的生動教學內容,是當前教師應該開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而微型課程可以生動形象地將知識展現給學生,應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
(三)微型課題助力總結能力
總結能力包括教師課后對課堂內容的優(yōu)化提升,也包括對學生課堂表現做出的反饋。教師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反復思考,從而總結出教學經驗。微型課題研究對教學內容的概括提煉、對學習重難點的明確劃分、對課堂活動設計的完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師要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反思,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同時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改進以往的教育理念,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同時,在運用微型課題進行授課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學業(yè)問題及時進行解答,避免積累過多的問題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在尊重小學生發(fā)展特點的前提下開展教學活動,合理運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幫助學生發(fā)現自身的優(yōu)點,認清自己的問題。教師還要通過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學習,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教師通過不斷的教學反思,能夠明確存在的教學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整改方案,從而逐漸完善課堂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的準確性,進而促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
(四)微型課題助力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完善自身能力,是教師發(fā)展的重要目標。為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需求,教師還應不斷完善教學理念,保持對于學習的熱情,確保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銜接,不能只有理論經驗而脫離實際,也要避免缺乏理論指導而較為盲目。教學理論思想應體現出一定的實效性,以體現小學課堂的教學價值。
二、微型課題研究對小學教師專業(yè)能力發(fā)展的意義
開展微型課題研究,對于改善傳統(tǒng)教學觀念有著促進作用,能夠讓教學理念跟隨時代步伐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微型課題的順利研究,對于課堂教育的優(yōu)化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教師通過課堂問題進行有效的切入,在總結反思過程中深化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從而有效改善課堂學習氛圍,提升教師的科研意識與學習能力。
教師在微型課題的研究過程中,要圍繞課堂教學情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性的總結,對教學內容進行自我反思,不斷深化教育理念,將研究出的教學理論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提高專業(yè)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成效,讓小學教學朝著理想的方向發(fā)展。
三、開展微型課題研究的具體方法
(一)明確微型課題研究的意義,確立合理的研究課題
微型課題研究是對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進行提煉總結的一個過程,這里的“微”是指主觀意識上,課堂中自發(fā)產生的教學細節(jié)。因此,微型課題探究也可以叫作對課堂問題的合理解決,或是細化課堂問題的處理方式。微型課題研究的開展,應遵循課堂教學原則,樹立解決問題的意識,發(fā)展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活動。因此,教師應確立研究的方向,選擇合適的探究課題,找到問題的中心,發(fā)現問題的本質,所選課題應簡潔明了,具有研究價值,從而切實解決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提升教學質量。
(二)改善教學理念,建立相關研究制度
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轉變以往的教育理念,向著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全面發(fā)展綜合素養(yǎng)的方向進行。教師要明確微型課題研究的基本概念,針對存在的課堂問題設計合理的探究課題,圍繞已確立的課題開展探究活動,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與專業(yè)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在探究過程中要逐步完善相關制度,成立相應的教學小組,以保障課題研究的規(guī)范性。教師可以設計適用于小學生學習的課堂教案,并和其他教師互相聽課學習,吸取他人的教學經驗。聽課時要做好記錄工作,以便對資料進行整合,為微型課題研究的開展提供充足的實踐經驗,從而對教學方式進行總結改善。
學校應定期組織教研活動,為微型課題研究創(chuàng)設相關的管理制度,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對教學活動的改進開展有效的研究探討,從而集思廣益,讓微型課題的研究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使教師們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教師在課題開展過程中,要把握好研究的主要方向,聯系實際教學以找到應解決的主要問題,研究出切實有效的方法。教師要通過在工作中發(fā)現研究課題,解決研究課題,來實現微型課題研究的重要作用。
(三)根據學生特性,營造研究氛圍
教師應圍繞教學需求,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微型課題的研究。在探究過程中,教師應圍繞小學生的發(fā)展特性進行討論,通過對不同課堂內容及不同活動形式的研究,明確學生的學習愛好及學習方式的偏向性。教師要對不同的課題研究結論進行交流學習,通過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增進自身的教學理念,從而拓寬教育視野,形成和諧互助的研究氛圍。教師在課題的探究過程中要加深反思,培養(yǎng)對問題的探索精神,以實現自身專業(yè)能力的提高。
四、結語
微型課題探究工作為現代小學教學工作的改善提供了具體的方案,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選擇研究課題,以教學小組的形式合作開展探究活動,注重對教學活動以及課題研究活動的總結,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促進小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推動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寧娜.微型課題研究助力教師專業(yè)能力發(fā)展[J].基礎教育研究,2018(11).
[2]路紅紅.“以微型課題為載體,促進中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在教學中成長為學者[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4).
[3]牟長洲.立足小微課題研究 助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新校園(學習),2018(4).
[4]易興蓉.開展微型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科學咨詢,2015(32).
[5]黃慧文.以微型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廣西教育,2015(29).
[責任編輯 康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