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娜
(山東省泰安市新汶礦業(yè)集團中心醫(yī)院,山東 泰安 271219)
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的類型較多,其中肺鱗癌和肺腺癌比較常見[1]。在發(fā)病早期,肺癌患者通常無明顯的癥狀。多數患者的病情都是在進入中晚期后才得到確診。有研究指出,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較短,其中位生存期在1 年半左右。若其腫瘤的惡性程度較高,其生存期會更短[2]。有研究指出,用吉非替尼對高齡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延長其生存期。本文對2017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泰安市新汶礦業(yè)集團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00 例高齡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用吉非替尼對高齡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選取2017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泰安市新汶礦業(yè)集團中心醫(yī)院收治的高齡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00 例,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吉非替尼組和培美曲塞組(50 例/組)。吉非替尼組50 例患者的年齡為80 ~96 歲,平均年齡(88.36±5.13)歲;其中有女 性16 例(占32.00%),男性34 例(占68.00%);其中有肺腺癌患者39 例(占78.00%),大細胞肺癌患者6 例(占12.00%),肺鱗癌患者5 例(占10.00%);其中腫瘤病理分期為ⅢB 期的患者有21 例(占42.00%),為Ⅳ期的患者有29 例(占58.00%);其中現在有吸煙習慣的患者有27 例(占54.00%),以前有吸煙習慣的患者有15 例(占30.00%),從不吸煙的患者有8 例(占16.00%)。培美曲塞組50 例患者的年齡為81 ~97 歲,平均年齡(89.14±5.42)歲;其中有女性17 例(占34.00%),男性33 例(占66.00%);其中有肺腺癌患者37 例(占74.00%),大細胞肺癌患者7 例(占14.00%),肺鱗癌患者6 例(占12.00%);其中腫瘤病理分期為ⅢB 期的患者有22 例(占44.00%),為Ⅳ期的患者有28 例(占56.00%);其中現在有吸煙習慣的患者有26 例(占52.00%),以前有吸煙習慣的患者有14 例(占28.00%),從不吸煙的患者有10 例(占20.00%)。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納入標準:病情符合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1)有顯著的靶向藥物應用禁忌證或化療禁忌證;2)既往接受過化療。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的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為培美曲塞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進行治療,方法是:在治療的第1 d,為患者靜脈滴注500 mg/m2的培美曲塞。每3 周用藥1 次,持續(xù)用藥12 周。為吉非替尼組患者采用吉非替尼進行治療,方法是:讓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 次,1 次/3 周。持續(xù)用藥12 周。
1)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將其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總例數- 無效例數)/ 總例數×100%= 總有效率[4]。2)觀察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3)觀察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
使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吉非替尼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6.00%(48/50)〕高于培美曲塞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6.00%(38/50)〕,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治療后,吉非替尼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8.00%(4/50)〕低于培美曲塞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20.00%(10/50)〕,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例(%)]
治療后,吉非替尼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總生存期均長于培美曲塞組患者,P<0.05。詳見表4。
表4 治療后兩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總生存期的比較(個月,± s)
表4 治療后兩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總生存期的比較(個月,± s)
組別 無進展生存期 總生存期吉非替尼組(n=50) 8.25±1.42 19.53±3.14培美曲塞組(n=50) 5.32±1.32 9.35±1.42 t 值 4.303 6.965 P 值 <0.05 <0.05
培美曲塞是一種廣譜抗腫瘤藥物。此藥可抑制細胞復制,從而可抑制腫瘤的生長[5]。但有研究指出,此藥易引發(fā)消化道反應、中性粒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其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缺乏特異性,易造成正常細胞的損傷[6]。吉非替尼屬于第一代選擇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此藥可選擇性地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從而可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且不易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傷。有研究指出,用吉非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病情,延長其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質量[7]。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吉非替尼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6.00%(48/50)〕高于培美曲塞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6.00%(38/50)〕,P<0.05。這說明,用吉非替尼對高齡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治療后,吉非替尼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于培美曲塞組患者,P<0.05。這說明,用吉非替尼對高齡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治療的安全性較高。這與相關研究的結果相符[8]。治療后,吉非替尼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總生存期均長于培美曲塞組患者,P<0.05。這說明,用吉非替尼對高齡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治療能夠顯著延長其生存期。
綜上所述,用吉非替尼對高齡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緩解其病情,延長其生存期,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