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全媒體見習記者 肖鑫睿
因為普通話不標準,在洪雅縣一黨政機關工作的武全鬧過一次笑話。
他告訴記者,有一回他負責接待北京來的客人,在安排住宿時他用自以為標準的普通話說“每個人一間房”,沒想到發(fā)音不準,客人聽成了“‘美國人’一間房”,解釋了半天才說清,“當時我也是很尷尬。”
“不敢說普通話”,這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一些干部不說普通話最普遍的原因。有的干部是本地人,害怕相熟的人說自己“裝”;有的干部是因為普通話說不好,為避免尷尬,遇到需要普通話的場合就盡量少發(fā)言、不發(fā)言。
如今,普通話不是干部不想說就不說。今年9月,四川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四川省語委”)印發(fā)《關于在全省黨政機關和事業(yè)單位進一步推廣使用普通話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公務人員在公務場合必須使用普通話,全省公務人員在3年內(nèi)確保達到普通話三級甲等以上水平。對于學習普通話實在有困難的干部,將組織專家進行專項輔導。
“現(xiàn)在聽到別人普通話說得好還有點羨慕。”洪雅縣紀委監(jiān)委組織部部長曾傳友說。
“之前給一個新來的同志交待工作,開始我還能說普通話,沒說幾句就感覺轉(zhuǎn)不過來了,又換了四川話?!彼拇ㄊ∶忌绞幸幻麢C關干部回憶自己說普通話時遇到的尷尬事兒,“感覺舌頭和牙齒都在打架。我的學歷也不算低,原來也會說普通話。但我在本地工作生活二十幾年了,說普通話會覺得很別扭?!?/p>
本地人說不好普通話,對外地來的干部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擾。籍貫河南的劉寧告訴記者,去年7月他通過考試進入洪雅縣某機關工作,來報到的第一天,分管領導向他介紹單位的基本框架以及部門業(yè)務,前后一共講了20多分鐘,但是自己“其實沒聽懂幾句”。對他來說,除了一些方言特有的詞以外,當?shù)乜谝粢残枰ㄒ欢螘r間去適應。
宜賓同樣是四川省方言味較重的地方。一名機關干部告訴記者,他在用普通話和外地干部交流時,因為口音較重,邊鼻音比較混亂、平翹舌分不清,讓對方聽起來非常吃力。后來對方讓他直接說四川話,說慢一點反而能聽明白。
“現(xiàn)在來宜賓的省外務工人員、管理人員及投資人員都很多,我們的干部想要做好服務工作,必須提升自己普通話溝通交流的水平。”據(jù)宜賓市普通話測試站負責人李萬吉介紹,今年,宜賓市決定全力建設成為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科教副中心,目前已有十余所大學在三江新區(qū)的大學城中落地,預計明年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將達到10萬人,加上招商引資帶來的大量外地工作者,“大力地提倡推廣普及普通話很有必要”。
要求公職人員普通話達到三級甲等并不是新規(guī)定。早在1982年,“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就被寫入了憲法。1999年5月,人事部、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出臺《關于開展國家公務員普通話培訓的通知》,原則上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務員達到普通話三級甲等以上水平,對之前出生的則不做硬性要求,但鼓勵提高普通話水平。
2004年,根據(j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制定的《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辦法》正式施行,該辦法并未對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做出硬性要求,但是已經(jīng)明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接待、發(fā)表講話、發(fā)布信息等履行公務時應當使用普通話”。
到2015年,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語委修訂了《四川省二、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標準》,要求各市州確保2020年前完成省內(nèi)所有二、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驗收。在這一輪評估中,公職人員的普通話水平也被納入了細則,各市州已經(jīng)對公職人員進行過一次全方位的普通話培訓和測試,但是對于持證并沒有硬性要求。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當下很多地區(qū)已經(jīng)要求公職人員在工作中使用普通話,但除了開會、做工作報告等正式場合以外,一些機關單位里同事之間的交流仍然是方言居多。
在《通知》文件出臺之前,四川省語委去年和今年分別組織專家暗訪,對各地公職人員使用普通話情況進行調(diào)查摸底,覆蓋全省80個省直部門、單位和21個市州、183個縣區(qū),主要考查干部能否使用普通話、普通話水平如何、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了解以及單位對普通話的要求等。
“從調(diào)查情況來看,今年能使用普通話、普通話說得較好的人員比例均略高于去年。橫向?qū)Ρ龋≈辈块T、單位公務活動使用普通話情況較好。”四川省語委辦副主任李睿告訴記者,各市州在兩輪調(diào)查中的表現(xiàn)有所提升,其中成都、遂寧、攀枝花三市兩次得分都位列前五名,在今年的調(diào)查中,綜合得分低于60分的市州從5個減少為1個。
“但根據(jù)暗訪對象反映,明令要求公務活動使用普通話的單位僅有71.1%,距離全覆蓋的要求還相距甚遠?!睂τ谠诘诙喼械梅值陀?0的市州,李睿分析道,被隨機抽到的人可能恰巧普通話水平都不太好,但主要原因還是當?shù)馗骷壊块T對于在公務活動中,比如在會議中使用普通話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要求,“有些干部甚至在宣誓就職儀式等重要場合使用的仍然是方言?!币虼?,《通知》對于各級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公務人員必須使用普通話的公務場合進行了明確。
據(jù)李萬吉介紹,2019 年和2020 年,宜賓市政府及所轄的十個縣區(qū)政府也都進行了語言文字專項督導評估。
在評估前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一些黨政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并沒有養(yǎng)成說普通話的習慣,擁有普通話等級證書的比例也很低。后來,即便是經(jīng)過了兩輪的語言文字工作督導,“有一些單位,包括政務中心、窗口單位、融媒體中心等直接面對群眾的單位,使用普通話的情況仍然不是很好,持證率也仍然不高?!?/p>
今年2月,宜賓市政府下發(fā)推廣普通話的通知,要求黨政機關、公共服務業(yè)從業(yè)人員必須達到三甲以上,部分特殊崗位、學校及教育機構、新聞媒體的從業(yè)人員則需要達到二級甚至一級。李萬吉說,未來宜賓市將要求必須持有相應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才有報考公務員及教師等職位的資格。
“我們在9 月底舉行的試測中,有許多公務員前來報考。”李萬吉告訴記者,為提升當?shù)噩F(xiàn)有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宜賓市普通話測試站已正式面向社會定期開展測試,并將為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等開展集體培訓和專班測試,目前已有多個部門向他咨詢相關信息?!澳壳皝砜?,三甲的通過率尚可,二乙、二甲通過率則較低,且現(xiàn)在主動來考試的多是年輕人,年紀偏大的考生較少?!?/p>
“對于公職人員來說,會說普通話其實很簡單,關鍵在于愿不愿意開口說。”李睿認為,四川方言本就屬于北方方言的大片區(qū),全國各地人基本都能聽懂八九成,所以相對而言,三甲對四川人來說并不難。
四川省語委組織的暗訪調(diào)查結果中令人意外的是,涼山、甘孜、阿壩三州地區(qū)的公職人員普通話水平較高。李睿認為:“民族地區(qū)各地的方言差異很大,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普通話才能更好地推進工作?!?/p>
“在黨政機關和事業(yè)單位推行普通話,最終目的是想讓機關發(fā)揮帶頭作用,讓公共服務行業(yè)發(fā)揮窗口作用,推動全省群眾共同使用普通話?!崩铑Uf,普通話的使用率提高之后,最顯著的效果就是促進本地人到外地務工就業(yè),尤其是偏遠地區(qū)的群眾。
李睿告訴記者,每年國家都會撥付專項經(jīng)費用于普通話培訓,在四川,這筆經(jīng)費主要用于對扶貧干部、偏遠地區(qū)的教師、村民和少數(shù)民族群眾進行普通話培訓?!霸诿撠毠詰?zhàn)伊始,我們就把普通話培訓和對群眾的職業(yè)技能培訓結合起來,方便他們?nèi)ネ獾貏展さ臏贤ń涣鳌?018年,教育部也出版了《普通話1000句》助力推普脫貧攻堅。”
當然,推廣普通話并不是要消滅方言。對于公眾提出的“四川話是否會消失”的疑慮,李睿表示,推廣普通話主要是在工作中,展現(xiàn)公務人員的形象,在非工作時間,并不會強制要求公職人員說普通話。
“宜賓方言仍然是我們市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崩钊f吉也認為,推廣普及普通話,是希望公職人員在各種場合可以能夠靈活自如地應用語言工具,與方言保護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