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 ?要:高原地區(qū)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和溫度條件決定了在水泥路面鋪設時一定要控制好質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路面行駛的安全性。只有不斷加強質量控制,并根據高原地區(qū)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建設出高質量的公路工程。在高原地區(qū)公路施工的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溫度、地形情況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強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管理,才能提高混凝土路面質量,為高原地區(qū)公路工程建設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原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管理
引言
在高原公路工程施工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還存在很多問題,不 能確保相關的工作效果。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應總結豐富經驗,樹立正 確觀念意識,編制完善的工程質量管理計劃方案,制定相應的安全管控制 度,在安全質量綜合管理的情況下,從根本上規(guī)避質量隱患問題和安全隱 患問題,這樣有助于提升整體工程的建設安全性和質量,并有效增強整體 工作效果,優(yōu)化各方面工作模式和機制,確保能夠有效提升工作質量和安 全性。
1 高原公路施工現狀分析
1.1 ?安全問題
目前在高原公路的工程施工中,還存在很多安全問題,不能確保相關 的工程建設安全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在工程的施工中, ?未能編制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與制度,沒有采用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完成 相關任務。( 2 )具體的工程建設和施工的工作中,沒有針對既有的工作 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和先進技能的培訓,難以有效培養(yǎng)工作人員的安全觀念 和意識,甚至在現場的工作中不能更好地采用相關的安全管理措施,嚴重 影響各方面的安全控制效果,無法滿足當前的工作要求。
1.2 ?施工的質量問題
高原公路一般情況下會沿著河流建設,在施工之前路面主要為砂石類 型的路面,橫向與縱向的指標很差。在施工工作中如若未能設置高質量的 降排水基礎設施,將會導致其中形成很多的溝壑,在缺乏相應防護系統(tǒng)的 情況下,會導致路面的建設質量降低,不能確保施工效果。一般情況下, ?凍土主要就是0℃以下并且有冰的巖石層與土層,而高原地區(qū)的地理、氣 候環(huán)境十分特殊,其中凍土很多,如果不能合理地進行處理,將會導致施 工難度增加。與此同時,近年來在放牧活動逐漸增加的情況下,土壤之內 的冰會有所融化[1] ,很容易誘發(fā)地基的沉降問題,對整體結構穩(wěn)定性造成 影響,不能確保工作質量。
2 高原公路工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管理措施
2.1 ?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
在高原公路路面的施工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高原地區(qū)的自然條件, ?根據高原地區(qū)的特性設計科學的施工方案,只有這樣才能讓公路的質量有 所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可以把水泥的攪拌放在室內進行,這樣能夠保證 溫度不會下降過快,在機器的輔助下連續(xù)進行施工。機器的攪拌要均勻, ?鋪設的時候要用壓路機快速碾壓,促進其成形。水泥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 水泥路面的施工質量,因此選擇材料一定要嚴把質量關,要達到高原地區(qū) 施工的要求。同時,在水泥材料的存儲方面,要充分考慮高原地區(qū)的特殊 性,防止溫度變化導致的材料變質問題。通常在高原地區(qū)施工,必須通 過實驗來測算最優(yōu)的材料配比方案,可以參考高原地區(qū)其他施工路面的配 比,然后根據當地的施工情況做出一些調整。在試驗中要確定好施工所用 的水泥材料的數量、種類和質量的級別,同時對配比好的材料在一小段路 面先進行預施工,質量過關后再開始大規(guī)模鋪設。在施工材料的處理上, ?水泥材料的攪拌中溫度、礦料,油石比等都是十分關鍵的,因此公路施工 中選擇的機械設備一定要具有較高的自動化水平[2] ,同時可以進行持續(xù)的 攪拌,對于水泥材料一定要攪拌均勻,防止材料出現結塊或者粗細不均的 情況,不符合高原地區(qū)施工要求的材料一律要停止使用,對于攪拌完畢的 材料要進行重量測量和溫度檢測,符合標準后才能開始施工。
2.2 ?安全管理
為確保高原公路施工工作的安全性,應總結豐富經驗,遵循科學化
的原則,保證能夠有效提升工程的施工建設安全性和有效性,達到預期的 工作目的。要求在施工期間強化監(jiān)督管控的力度,明確具體安全管理工作 目標和要求,重點強調預防機械設備安全事故、材料質量引起的安全事故 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目前的工作要求。為確保相關的工程施工 安全性,應該編制完善的工作制度,將安全責任、技術交底相關制度作為 核心,并創(chuàng)建安全檢查、生產等制度,保證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有章可 循。篩選最佳的安全管理工作措施[3] ,對于一些特殊作業(yè)的工作人員,必 須階段性地開展身體檢查的工作,以此從根本上預防出現安全隱患問題。
2.3 ?合理地解決凍土問題
日常質量的管理過程中,應重視凍土問題的有效解決。要求在選用 路堤填料的過程中,使用砂土、碎石還有卵石等,確保填料的透水性符合 要求,不可以采用含水量過高的黏土,也不可以使用凍結類型的材料;且 在路堤的填筑工作中,應該結合橫斷面的情況,正確進行填土處理,在填 土厚度較為正常的狀況之下,應該將鋪設的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在此 期間,應重視凍土路面壓實度的管理,按照工程的實際建設要求和特點等 完成凍土路面的管理任務,以此提升整體的路面施工效果;如若凍土層已 經破壞,將凍土開挖出來,應該連續(xù)性地進行施工,分層次地完成開挖任 務,在中間區(qū)域停留時間很長的情況下,需要于表面合理覆雪,以此達到 保濕的工作目的。而挖方的邊坡區(qū)域,不可以一次性開挖到設計線的位 置,需要預留出30cm厚度的臺階,待施工較為適宜的情況下,合理修補之 前預留的臺階;在路塹開挖到路床上部分1m的位置,設置臨時性的挖溝, ?待能夠正常施工的時候,就可以開挖其他的部分。冬季階段路塹的開挖工 作中,應該遵循自上到下的工作原則,最好可以從朝向陽光的位置開挖, ?待溫度上升之后于背陰的區(qū)域內開挖。
2.4 ?路面施工過程的控制
在高原地區(qū)的水泥路面施工過程開始前,要對路面進行清理和干燥, ?安排好各種機械設備的配備和施工人員的分配,同時確定好公路鋪設的厚 度和速度。一般來說,在高原地區(qū)的水泥材料選擇中,乳化水泥混凝土 比較合適,雖然造價相對較高,但是卻能夠很好地適應高原地區(qū)的自然條 件和氣候特征。普通的混凝土穩(wěn)定性較差,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質量問 題,比如變形等,因此要選擇穩(wěn)定性較強的水泥材料進行施工。同時,在 水泥混合料的配比中,一定要減少油的比重,注重控制好溫度,溫度過高 會導致水泥老化,過低又會影響公路施工中道路的透水性和壓實度,因此 在最后進行攪拌時,要加入適當的常溫礦粉來吸收溫度,攪拌一定要均 勻。在材料的運輸過程中更要控制好水泥材料的溫度,這樣在公路的鋪設 中才能保持一定的溫度,讓路面可以壓實。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原公路的施工工作中,應總結豐富經驗,樹立正確觀念 意識,全面分析施工中是否存在質量問題或是安全問題,并利用科學合理 的方式解決問題,確保相關工程的質量與安全性符合要求,保證可以增強
整體的建設工作水平,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童亞鵬.淺談高原公路路基施工壓實度的控制 [J].建材與裝飾 , 2018,(20):253-254 .
[2]辜瑞誼 .高原公路水泥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技術研究[J].中國建材科技, 2019,28(6):140-141.
[3]趙子萍 .關于高原地區(qū)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問題的探討[J].科技資訊, 2018,16(0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