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養(yǎng) 斌
(北京師范大學鹽城附屬學校,江蘇 鹽城 224000)
面對新教材,無論是對于老師還是學生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對于學困生更是如此。為此筆者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本文主要論述了在心理層面,通過提升學生自信力,來幫助學生脫困。
新教材的第一二單元可以作為初高中的一個銜接來使用,所以,第一節(jié)課準備的銜接內(nèi)容是英語簡單句的基本句型。沒有用課件呈現(xiàn)若干的句子,讓學生去翻譯,去記憶簡單句的各種類型??梢岳靡皇讋钪靖枨癉ream it possible”來作為講解的語篇。從歌詞中挑選出簡單句的基本句子,比如I will climb; I believe it; i make it real; we will glow in the dark; we will dream it possible; I am undefeated等句子。音樂聲響起,學生對于這節(jié)課的興趣立刻就被激發(fā)出來了。學生很驚訝歌詞怎么可能當做學習的語篇,里面怎么可能會有老師要講的語法,有要學的詞匯?因為這首歌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在課堂上,有人直接唱出來了這首歌,教師能從學生的眼睛中看到自信的神情。雖然這節(jié)課呈現(xiàn)的例句有限但效果很好。
教材第二單元Exploring English的project項目是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英文的標志牌兒上的錯誤,并且根據(jù)自己的英語水平進行修改,對于此類模態(tài)的語篇,學生覺得整體難度小于文章閱讀的難度,所以就可以將此項任務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利用假期去搜索身邊的英語標志牌兒,將素材用PPT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有能力的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水平進行修改,表達正確的意思。在修改上有困難的同學,只需要將素材提供給班級,我們會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修改的任務。這一活動的順利進行主要取決于學生對此類模態(tài)的語篇認可度高,沒有像正常閱讀文本難度大,學生的興趣容易被激發(fā)出來,而且是學生日常生活中身邊的英語,學生會覺得特別的親切,容易融入進課堂活動中來。
第二單元Exploring English的developing idea中的文本是來自于網(wǎng)絡論壇的帖子,這一模態(tài)的語篇,從形式上就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因為大家經(jīng)常逛的百度貼吧就是這樣形式的文章,只不過語言是從漢語變成了英語,但是就貼吧這一形式而言,對學生來說也是比較容易接受的。老師需要準備的就是在課前把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理解方面的障礙詞匯和背景信息,以課前預習案的形式提供給學生,方便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一起探究貼子中的語言、探究帖子中傳遞出來的知識信息,文化信息。
新教材第一單元A New Start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的self introduction,因?qū)W生基礎有限,只能簡單說出自己的姓名,只有三名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同學做了比較流暢的自我價紹。所以,可以把課堂教學內(nèi)容分幾個步驟,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信。先是告訴學生自我介紹可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給學生準備時間,先是朗誦自己的自我介紹,再背誦、脫稿,鼓勵學生多嘗試,學生就會不斷進步。
第二節(jié)課,為學生說明自我介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同時,可以利用一些句型來介紹自己。在課上,我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去準備,在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我邀請了十名同學將他的自我介紹朗誦出來,本節(jié)課的任務就是回家朗誦,熟讀自己的自我介紹,第三節(jié)課的自我介紹就是每個人逐一走上講臺,拿著自己的稿件進行自我介紹。第三節(jié)課的作業(yè),是將自己的自我介紹背誦下來。當聽到這一作業(yè)時,學生直接說:“老師我配嗎?”我的回答很肯定:“你配?!惫?,第四節(jié)課的自我介紹有2/3的同學能夠完成脫稿自我介紹。但是也不免有的同學直接說:“老師我不行”,但是我還是鼓勵他走到講臺看看自己到底能說出幾句話來。這節(jié)課結尾的時候,我就對這樣的學生說:“以后不要直接say no,要嘗試一下?!?/p>
教材的設計是針對于平均水平學生群體而設計內(nèi)容,針對于學困生群體,教材活動如何落地,如何實施下來,就是在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一個300字的文本,是否通篇地一次性的一節(jié)課地呈現(xiàn)給學生,讓他去閱讀; 是否閱讀完之后,直接完成教材中所給的某一個閱讀任務,這都是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提前考慮問題。為了避免學生一次性被所面臨的文本擊垮,可以選擇降低文本難度,延長課時的方式來進行單元教學。就第一單元寫作課為例,教材是讀寫結合的呈現(xiàn)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周記來回顧開學第一周的生活,周記分別從總體印象、課堂介紹、課后活動和期望回顧了第一周學習生活,以期讓學生能夠模仿周記的形式,回顧開學第一周的生活,來完成自己的周記創(chuàng)作。但是考慮到學情,可以選擇讓學生完成對學校生活的內(nèi)容閱讀,刪掉學生課后生活的回憶部分。這樣,學生的周記只需要包括總體印象、學校生活和期待這三部分內(nèi)容。閱讀結束之后,從文本當中學習語言,直接進入到學生的回憶部分,也是從三部分入手,學生開始自己的周記寫作過程。最后學生呈現(xiàn)出的文本就是一個大約50字的周記,從簡單句寫起,從幾個字寫起,能正確地表示出主謂賓狀、主系表狀、主謂狀就算是成功。
另外一個降低教學難度的切入點就是聽力教學,因為學生在初中從來沒有聽力訓練,進入到高中,因為詞匯量、文化信息的匱乏,所以導致學生對于聽力的畏懼程度是最大的。在進行聽力教學的時候,不必直接按照教材的流程去復制,而是提前將聽力材料中涉及的背景信息,以課前預習學案的形式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上聽力課之前就有所準備,但并不是簡單的聽力材料的下發(fā),而是針對聽力文本的再加工,尤其是對聽力障礙詞的呈現(xiàn)和復現(xiàn)頻率。對于教材聽力活動的設計,對于高于學生能力范圍之外的習題要進行降低難度處理。比如,填空題對于填詞過多的題,進行適當?shù)难a詞。此外,每次聽力結束之后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要將聽力中的表達相應的語言功能的句子進行聽力辨認,為下一步的對話做準備。鑒于學生的水平,將這一部分的呈現(xiàn)方式從聽力理解變成了聽力閱讀填空。每次聽力結束后,都將聽力原文下發(fā)給學生,將相應的功能句進行摳空處理,讓學生在聽力過程當中聽出——辨認出——寫出,為對話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