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靜
(黃驊市農業(yè)農村局 河北 黃驊 061100)
日本大根是一種優(yōu)質雜交蘿卜,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無異味,口感佳,可用于鮮食、腌漬、制干等。其生長特點是耐寒性好,生長周期短,產量相對更高,商品性好。在本地區(qū),一般種植的生長周期為70 ~80 d,黃驊市種植適宜在夏秋季。一般畝產0.5 萬公斤以上,最高畝產可達0.75 萬公斤以上。日本大根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適應性也較強,但以品質優(yōu)的砂土和砂質的壤土生長最佳,品質最好。
1.1 地塊選擇。選擇方便排灌、地勢良好、無殘留前茬物且有機質含量比較高的砂性壤土或輕壤質土地。防止日本大根生長期內由于地塊忽濕忽干造成大根出現根塊變小、根裂、杈多等現象。
1.2 整地。日本大根系深根型蔬菜,其生長特點是先發(fā)根后發(fā)葉,當根扎下一定深度后,才開始膨大。整地要求達到沒有地膜、沒有坷垃、干凈、細碎、沒有殘留的前茬作物、磚塊等雜物,耕深同時要達到40 cm 以上。
1.3 施肥。底肥隨整地要施足,結合每畝施腐熟優(yōu)質粗肥3 方,磷酸二銨15 ~20 kg,尿素7.5 kg,硫酸鉀7.5 ~ 10 kg。
2.1 品種選擇。選擇適宜本地區(qū)種植的高產、口感好的品種,如長美734。
2.2 種子處理。播前為防止苗期病害,可以用農用鏈霉素對播種穴進行噴灑或用農用鏈霉素浸泡種子,有效防治苗期軟腐病、黑腐病。
2.3 播種形式。起壟種植。壟距50 cm,壟高40 cm,株距 20 ~25 cm。
2.4 播種方式。點播,播深2 ~3 cm,每穴2 粒。株距20 ~25 cm,每畝5 000 ~6 000 株。播種后要踏實,防止雨后出現板結。播后可采取起土臺的方式,3~4 d 后進行放風,5 ~6 d 后一般即可出苗。
2.5 播種時間。本地區(qū)均可在7 月底至8 月20 日播種。播種的具體時間要依據當時氣候來確定,高溫天氣要盡量避開。
3.1 間苗和定苗。間苗一般在苗高約7 cm 左右的時候,標準掌握為留強去弱。間苗后要及時培土,保證幼苗能夠直立生長。苗高大約在10 ~15 cm 時定苗,每穴種1 株。
3.2 中耕除草。在定苗的同時進行中耕松土,除草保墑。
3.3 追肥。要根據苗期的長勢以及施用底肥情況,可結合澆水每畝地追施尿素5 ~7.5 kg。
3.4 日本大根屬于喜濕作物,在生育期田間應保持濕潤,如果遇到土壤比較干旱,要及時補澆。
3.5 病蟲害藥劑防治。各種農藥的使用都必須要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
日本大根的生長期正處于秋季,很容易遭受菜青蟲、蚜蟲等的危害,遇到高濕度高溫度容易發(fā)生軟腐病、黑腐病等,因此,定苗后應當每間隔7 ~10 d 用農用鏈霉素進行一次噴灑,連續(xù)噴2 ~3 次。發(fā)現蟲害后要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殺蟲劑及時防治。另外,播種后在垅面要及時施撒毒餌。
4.1 蠐螬。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250 ml,或48%樂斯本乳油200 ~300 ml,或5%特丁磷顆粒劑1.5 ~2 kg,或10%毒死蜱顆粒劑200 g(有效成分),拌土20~30 kg,在地表撒上攪拌好的毒土,撒完毒土以后隨即中耕,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澆灌,效果更好。
4.2 軟腐病、黑腐病。種子需用50%代森銨300 倍液浸泡20 min,或用50 ℃溫水浸泡20 min。發(fā)病初期每隔7 d 用50%代森銨300 倍液或農用鏈霉素150 mg/kg噴一次,連續(xù)噴2 ~3 次。
4.3 甜菜夜蛾、菜青蟲。用20%康寬3 000 倍液或每克含活孢子 80 億 ~ 100 億的 Bt 乳劑 800 ~ 1 000 倍液或20%蟲酰肼懸浮劑1 000 ~2 500 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2 500 倍液噴施。陰天時可以全天用藥,晴天時在傍晚用藥。交替使用藥物,效果更好。
4.4 蚜蟲。用2.5 功夫4 000 倍液或10%吡蟲啉3 000倍液,或20%滅掃利2 000 倍液等,在葉片背面進行噴施。
5.1 采收時間。日本大根生長期在滄州地區(qū)為70 ~80 d,到10 月20 日就可以采收。
5.2 采收方式。日本大根由于含水量大且質地脆,適宜用人工拔收,同時要輕拔輕放,避免出現斷根,影響品級。
5.3 包裝和運輸。收獲后的日本大根在包裝和運輸時,要注意輕拿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