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621),來自摩洛哥Chouaib Doukkali 大學理學院植物生物技術、生態(tài)學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價值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研究了植物根際促生菌 (PGPR) 對李(Prunus domestica)的生長、適應性、鹽脅迫耐受性和黃萎病抗性的影響。植物與棲息在根際的各種微生物相互作用,在植物生長和防止非生物和生物病害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李樹根際細菌進行了篩選,以確定具有促進植物生長活性的細菌菌株。
從李根際分離的10 株菌株顯示出多種體外植物生長促進根際細菌(PGPR) 活性,例如產(chǎn)生吲哚乙酸、氰化氫、氨、溶解磷酸鹽以及對黃萎病病原菌和尖孢鐮刀菌的抗真菌活性。這些菌株顯著促進了番茄植株的生長(莖長、小葉數(shù)量、葉面積和根系質(zhì)量),提高了生化參數(shù)(硝酸還原酶活性、脯氨酸和葉綠素含量)以及種子發(fā)芽率。其中兩個選定的菌株(Pr7 和Pr8)對黃萎病病原菌和尖孢鐮刀菌有較高的拮抗活性,保護了番茄植株免受黃萎病和鹽脅迫。此外,它們增強了黑皮諾葡萄和桃砧木GF305 從離體培養(yǎng)到溫室的適應性。16S rRNA 測序鑒定菌株Pr7和 Pr8 分別為施氏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和芽孢桿菌(Bacillus toyonensis)。由于這兩種PGPR 接種劑表現(xiàn)出對受檢宿主植物有益的多種性狀,因此它們可用于開發(fā)安全、有效的種子處理劑、化學殺菌劑和施肥的替代品,也可用于微繁植物的成功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