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育飛
摘要:目的 文中主要針對將康復訓練護理應用到腦梗塞偏癱肢體護理中的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次參與研究的80例患者均來自2019年6月-2020年12月,同時由我院進行診治的腦梗塞偏癱患者。研究期間將80例患者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將接受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和患者納入觀察組,將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納入對照組,觀察兩組肢體運動功能、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護理滿意度評分及住院時間等情況,并進行組間對比。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高,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顯低,護理滿意度評分較高住院時間較短,與對照組對比評分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康復訓練護理應用到腦梗塞偏癱肢體護理中可明顯提升整體護理質量,幫助患者的神經功能、肢體運動功能得到改善,從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促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盡早出院,建議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腦梗塞;康復訓練;護理效果
臨床上,腦梗塞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該病屬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一種。近些年,醫(yī)療技術在不斷創(chuàng)新與完善,有效提升了臨床腦梗塞的治愈率。但是,降低因腦梗塞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殘疾發(fā)生率,還是需要臨床克服的重點問題。因此臨床康復護理非常重要,良好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促進患肢的良好恢復[1]。鑒于此,文中主要針對將康復訓練護理應用到腦梗塞偏癱肢體護理中的效果進行研究分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參與研究的80例患者均來自2019年6月-2020年12月,研究期間將80例患者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中男、女分別為21/40、19/40,年齡區(qū)間50-80歲,均數(shù)(65.17±2.19)歲;對照組中男、女分別為22/40、18/40,年齡區(qū)間50-82歲,均數(shù)(66.34±2.25)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可以對比(P>0.05)。
1.2 方法
研究期間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依照此科室基本護理工作進行操作。觀察組應用康復訓練護理:① 首先將患者病房的溫濕度控制在舒適的狀態(tài)。護理人員將相關的疾病知識及康復鍛煉的重要性等為患者詳細講解[2]。日常對患者多關心、照顧,拉近護患距離,同時告知良好心理狀態(tài)對臨床康復的重要性,引導患者放松心情。② 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護理方案。針對患者偏癱肢體進行按摩,幫助其被動活動四肢和關節(jié)。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同時指導其在床上進行鍛煉。指導患者床邊鍛煉,內容包括:平衡訓練、站起坐下訓練、動態(tài)站立平衡訓練、強化分離動作訓練、步行鍛煉。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每天鍛煉兩次[3]。③ 對患者飲食指導,以高熱量,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物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4]。④ 視患者恢復情況,指導其在日常生活中,盡量獨立完成穿脫衣服、進食、刷牙、如廁等。
1.3 判定標準
以兩組肢體運動功能、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護理滿意度評分及住院時間為判定以及,以此分析護理效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x±s),t檢驗。文中所生成的數(shù)據(jù)均借用SPSS21.0數(shù)據(jù)包處理,P<0.05 顯現(xiàn)檢驗結果有意義。
2 結 果
從表1、表2中可得出,護理后,觀察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高,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顯低,護理滿意度評分較高住院時間較短,與對照組對比評分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高,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顯低,護理滿意度評分較高住院時間較短,與對照組對比評分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應用到腦梗塞護理中可明顯提升整體護理質量,幫助患者的神經功能、肢體運動功能得到改善,從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促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盡早出院,建議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張蕾. 腦梗塞護理中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的應用探討[J]. 健康養(yǎng)生, 2020, 000(003):52-53.
[2]范夢娟. 腦梗塞護理中偏癱肢體康復訓練的應用效果評價[J]. 家庭保健, 2019, 000(013):194-195.
[3]夏碧玉. 腦梗塞護理中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的應用效果研究[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4(47):18.
[4]孫偉. 腦梗塞護理中偏癱肢體康復訓練的應用探討[J]. 健康大視野, 2019, 000(014):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