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洋
摘要:基于城市居民私家車保有量逐年增長的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更為擁擠,促使路橋工程建設愈發(fā)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路橋工程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過渡段的路基路面處理效果直接影響到路橋工程建設的整體成效,關乎到民眾行車安全。對此,為避免過渡段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發(fā)生,施工單位需做到在過渡段施工中合理應用路基路面處理技術,實現促進路橋工程運行年限的延長。
關鍵詞:路基路面;路橋過渡段;施工技術
引言
通常在道路橋梁施工的過程中,部分路基的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施工質量。因此,施工單位應該加強重視,保證路基每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質量。如果在道路橋梁施工中出現問題,沒有及時有效處理,工程施工質量就會出現問題,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沉降現象,所以施工單位應結合施工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施工技術,從而有效地對路基路面沉積問題進行處理,延長道路橋梁的壽命,保證行車安全。同時科學合理調整施工進度,強化項目規(guī)劃及前期各項工作,并且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保證路基路面施工順利實施。
1市政路橋過渡段出現沉降的原因
1.1地基處理不到位
在市政路橋施工過程中,如果橋頭的道路路面受到地基沉降的影響,這樣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臺階,進而影響路面的平整度,導致出現橋頭跳車問題。特別是針對我國很多的沿海城市,所修建的市政工程,在后續(xù)使用后出現這一情況非常多,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橋臺和路基所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樣在出現沉降后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因為,針對橋臺一般都是會進行加固,沉降情況并不明確,而路基填土則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保持穩(wěn)定,這樣就導致兩者在沉降方面出現差異。
1.2橋臺臺背壓實度不足
在市政路橋施工過程中,針對所涉及到的橋梁、通道等等都需要能夠針對臺背土方回填來加以處理,而在施工過程中所用到的各類材料、施工方法和設備等等都有著一定的不同。比如,所使用的臺后填料不正確,這樣就導致填料自身的壓實度無法滿足要求,進而就會發(fā)生沉降問題,這也是導致市政路橋出現沉降的重要原因,嚴重的影響路面的平整度。
1.3過渡段施工不合理
在市政橋梁和道路過渡段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用到鋼筋混凝土過渡段,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更好的提高路基的強度,以此來減少沉降差,保證路面的平整,減少橋頭跳車問題。但是,從實際的施工中能夠看出,即使使用搭板也依然容易出現橋頭跳車,這是因為在橋頭和道路過渡段如果處于軟土地基,那么就會存在較大的沉降,如果在這其中鋼板的強度不滿足要求,就非常容易出現沉降問題,進而出現橋頭跳車。此外,針對橋臺的伸縮縫而言,長期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橋板和臺背路基不穩(wěn)定,這樣就會導致搭板受力過大,引起變形,嚴重的甚至會直接導致橋頭斷裂。
2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2.1搭板設計
跳車是道橋過渡段較為普遍的問題,原因在于道路與橋梁連接區(qū)域缺乏平整性,車輛通行過程中發(fā)生顛簸,而通過搭板的方式可有效解決該問題。工程設計中,需要以各路段的差異性和不均勻沉降為基本依據,選擇相適應的搭接方法?,F階段的可選搭接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以搭板與路面構造之間的差異為參考依據,反向設計坡度,再進一步確定該路面標準高度;二是盡可能建減小橋臺和搭板間的距離,根據此方面的需求設計搭板。但無論采取何種方法都需要嚴格控制搭板的長度,保證搭板具有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從而在投入使用后有效降低阻力,給工程施工創(chuàng)設便捷的條件。現場施工情況錯綜復雜,施工人員還需注意底部地基的實際高差情況,以免因底部地基平整性不足影響搭板的應用效果。
2.2路橋沉降段地基處理技術
在路基路面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在施工之前,制定多種施工方案,并且結合施工實際標準進行選擇,只有符合施工條件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證順利進行。同時增強橋梁路基自身承載力,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地基性能,避免出現沉降不平衡的問題。針對軟土地基處理,應該采用適當的方案進行處理,可以使用一定的填充材料進行填筑,這樣能夠降低地基側面的擠壓,還可以選擇有效方法,增強地基強度和剛度,避免發(fā)生異常位移問題。與此同時,選擇水量適當的土壤地區(qū)進行施工,對于粘性土壤采用翻曬的方式,控制土壤含水量,從而提高施工質量。
2.3路基排水技術
道路建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地質、環(huán)境、天氣等影響比較大。如果氣候比較濕潤,路基的排水需要多預留出水口,避免地基長時間處于雨水中,這樣很容易出現橋梁路面塌陷問題。同時,道路橋梁排水系統需要完善,結合城市規(guī)劃建設需求,布置合理的城市排水布局,從而有效避免道路路基受到生活用水的腐蝕,導致路基不穩(wěn)定。針對施工安全系數高的項目,應該制定一套應急施工方案,需要控制全過程,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風險系數。
2.4填筑施工
以道路橋梁過渡段的實際施工情況和質量要求為準,合理控制填筑施工順序,有序完成各部分的填筑工作。首先嚴格控制填筑材料的質量,在選用碎石、砂礫時應將粒徑作為重點控制指標,提高材料規(guī)格的均勻性,在條件允許時盡可能從周邊取材,以免因遠距離運輸而導致材料成本增多的情況;其次,為給大面積施工提供工藝指導,在正式施工前需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于該處組織試驗,驗證施工工藝的可行性,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合理調整工藝參數,如攤鋪厚度、碾壓速度以及遍數等;且攤鋪期間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需采取控制措施,如交通管制等,在降雨天氣時應隨即暫停作業(yè);再次,配置合適規(guī)格的裝載機、攤鋪機等施工機械,采取合理的調度方案,協調好各類設備的工作關系,形成機械化施工模式,提高施工的規(guī)范化水平;最后,加強橋背回填施工,考慮到橋背碾壓過程中易由于振幅偏大而導致周邊失穩(wěn)的情況,施工期間需嚴格控制橋背與周邊的厚度,使內部和表層結構的性質具有一致性。
2.5路橋沉降段地基處理技術
在路基路面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在施工之前,制定多種施工方案,并且結合施工實際標準進行選擇,只有符合施工條件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證順利進行。同時增強橋梁路基自身承載力,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地基性能,避免出現沉降不平衡的問題。針對軟土地基處理,應該采用適當的方案進行處理,可以使用一定的填充材料進行填筑,這樣能夠降低地基側面的擠壓,還可以選擇有效方法,增強地基強度和剛度,避免發(fā)生異常位移問題。與此同時,選擇水量適當的土壤地區(qū)進行施工,對于粘性土壤采用翻曬的方式,控制土壤含水量,從而提高施工質量。
結束語
總之,過渡段施工因地質復雜、技術要求嚴格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路基路面的施工難度較大。在道路橋梁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之前,首先需要掌握路面詳細情況,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針對的施工技術,才能夠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同時還需要完善路面整體結構,避免對路面造成破壞,并且施工單位應該積極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避免出現沉降問題,整個項目建設階段,需要做好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從而促進路面橋梁工程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趙戰(zhàn)海.論述市政路橋過渡段軟基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000(023):4428-4429.
[2]舒救兵.探究市政路橋過渡段軟基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7,000(008):43.
[3]楊東宇.市政路橋過渡段軟基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索[J].房地產導刊,2019,000(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