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成 軍
(牡丹江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深化體教融合,健全協(xié)同育人機制,為學生縱向升學和橫向進入專業(yè)運動隊、職業(yè)體育俱樂部打通通道,建立完善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激勵機制” ?!绑w教融合”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素質教育、促進青少年訓練、為國家培養(yǎng)和造就高素質勞動者和優(yōu)秀體育后備人才的一項新的重要舉措。近些年,隨著學校體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學校體育無論是從理念上還是形式上都有了較大的突破,牡丹江市在實踐“體教融合”過程中始終以人人體育、特色發(fā)展為重點,遵循資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贏原則,取得了一些收獲和經(jīng)驗,為今后的“體教融合”之路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學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分為初中和高中兩個學部。學校秉承“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搭建教師發(fā)展的平臺”的辦學理念,在改善辦學條件、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規(guī)范辦學行為、辦人民滿意教育方面不斷加大力度,擁有了一流的教育教學設施環(huán)境。學校圍繞著“多元發(fā)展、質量興校、努力創(chuàng)建東部區(qū)域優(yōu)質中學”的品牌建設為目標。
2016年競體校摔跤項目的引入,為十五中學校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本著體教結合工作中“人才共育”的思想,十五中學在招生方面給予競技體校優(yōu)惠政策,確保體育后備人才梯隊建設,凡是具備訓練條件的參加摔跤訓練的學生,平行分布于各年級、各班就讀,并納入統(tǒng)一的管理,學校對這些學生盡到教育義務的同時,還在作息時間上保證他們能按時到體校參加訓練。
在師資上,充分利用競技體校教練資源,在各年級開設摔跤社團課程,讓學生了解摔跤的相關知識,掌握摔跤的基本技能。教練根據(jù)初、高中學生的年齡和體質特點創(chuàng)編了摔跤準備活動,學校的摔跤運動氛圍日益濃厚。在基礎設施建設上,2017年十五中學籌集資金把一個150平米的室內活動館改造成摔跤訓練館,添置一些體育器材,創(chuàng)設體育文化氛圍。
“體教結合”使得運動員學習、訓練兩不誤,也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參與體育鍛煉,十五中學的摔跤社團多次參加省市級各類比賽,受到領導和家長的好評。同時,摔跤運動員的訓練成績直接為學校帶來了榮譽。
2018年4月18日至22日,在黑龍江省2018年全省運動會“摔跤資格賽”的比賽中,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學派出17名國家注冊學生加入牡丹江競技體校代表隊參賽,在全部男女38個項目中分別參加了十個小項8個級別的比賽,獲得女子72公斤冠軍,女子72公斤亞軍,男子66公斤、女子46公斤、56公斤、59公斤和72公斤的第三名。2018年8月,黑龍江省第十四屆運動會上,十五中學校高中部10名隊員參加了省運動會摔跤比賽,共獲得一個亞軍,2個第三名和2個第五名的好成績。2019年5月13-14日,黑龍江省體育局主辦,牡丹江市體育局承辦的2019年黑龍江省中國式摔跤錦標賽,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學高二年級派出22名學生代表牡丹江市參賽,斬獲3金、4銀、5銅獎牌。
堅持“選擇教育”的辦學理念,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把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的體育人才作為重要任務之一。積極發(fā)揮“體教結合”戰(zhàn)略優(yōu)勢,努力整合學校優(yōu)質體育資源,在普及的基礎上突出強勢項目的優(yōu)先發(fā)展,打造滑雪特色運動隊,造就一流體育人才。
2009年牡丹江市體育局成立滑雪隊,缺少教練,牡丹江市體育局和愛民區(qū)教育局溝通交流,聘任愛民區(qū)教育局體育視導員為牡丹江市滑雪隊教練,并以井岡山小學為滑雪項目基地,市體育局負責經(jīng)費保障,采取分工協(xié)作制,探索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近十年來的辛勤耕耘,,“體教結合”模式取得了豐碩成果,牡丹江市滑雪隊在各級各類體育競賽中創(chuàng)造了驕人的成績。
在2010年黑龍江省第十二屆運動會雪上項目的比賽中,牡丹江滑雪隊獲得單項最好成績第四名;2014年黑龍江省第十三屆運動會雪上項目的比賽中,牡丹江隊共取得四枚金牌,四枚銀牌,五枚銅牌的成績;2018第十四屆省運會雪上項目我市代表隊共計獲得了九金六銀九銅,位列全省獎牌榜的第三名,并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在2014-2018兩個周期每年度的省錦標賽上,牡丹江市滑雪隊累計獲得過60余個省級冠軍。牡丹江滑雪隊不僅要在比賽中爭金奪銀,還要肩負輸送人才的責任。近幾年,累計向上級訓練單位包括國家隊輸送了20余名運動員,其中送至八一隊7人,并有九人在國家隊和國家集訓隊訓練。從牡丹江走出去的優(yōu)秀運動員閆星元曾在2016年全國第十三屆冬季運動會上獲得1金2銀1銅的成績,在2020年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滑輪比賽中獲得3金1銅的成績,近幾年累計獲得了12項全國越野比賽冠軍,18項冬季兩項冠軍,在2018至2019年度全國冬季兩項冠軍賽中又獲得了4塊金牌,跨項輸送的郭悅獲得了2018至2019年度4個滑板全國冠軍;吳爽獲得5個U型池單板.雙板全國冠軍;年輕小將趙嘉文獲得2018至2019年度全國北歐兩項錦標賽、冠軍賽2個冠軍,獲得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滑輪+滑草項目1金1銀的成績,獲得北歐兩項2銀的成績;楊帆獲得2019全國二青會2塊金牌1塊銀牌;呂國維獲得2019全國二青會2塊銀牌。馬福鑫獲得2個越野滑雪青年全國冠軍;閆瑋琦獲得了4個越野滑雪青少年比賽的全國冠軍;高以增獲得3個高山滑雪少年比賽的全國冠軍。
教體深度融合是創(chuàng)新育人機制,促進經(jīng)紀體育后備人才健康成長的源泉。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司長王登峰在解讀《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時指出:“鼓勵中學建立足球、籃球、排球學校代表隊”,要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享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2019年牡丹江市教育局與體育局合作,共同組建了牡丹江市青少年業(yè)余足球學校。業(yè)余體校本著培養(yǎng)“高思想素質、高文化素養(yǎng)、高專業(yè)技能” 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辦學理念,依托牡丹江市朝鮮族中學的教學環(huán)境和訓練條件,將來自海林林業(yè)一中、東寧市朝鮮族中學等多所學校的優(yōu)秀足球運動員集中到牡丹江市朝鮮族中學,實行食宿一體封閉式管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文化課學習、運動訓練、競賽考核制度。經(jīng)過近一年的打造,運動成績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在全省中學生足球錦標賽上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績。未來,這種以學校為基地的業(yè)余足球體校的運行模式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新時代實施“體教融合”是學校體育一體化設計的現(xiàn)實需求,是從競技體育轉向教育體育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融合模式,其實質是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發(fā)揮各自的資源優(yōu)勢,資源共享,實現(xiàn)全面融合。最終目標是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