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
(甘肅省民勤縣紅崖山水庫管理處,甘肅民勤733308)
民勤縣紅崖山水庫是亞洲第一平原洼地型沙漠水庫,地處河西走廊東端,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縣重興鎮(zhèn)黑山村西面。黑山頭綠化工程是民勤縣紅崖山水庫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尤為引人注目。
黑山頭綠化工程是紅崖山水庫風景區(qū)綠化的重點,位于東經102°54′、北緯38°24′,控制面積26.67 hm2,山頂最高處海拔1 526.80 m。自20 世紀90 年代初工程實施,截至目前共栽植側柏、樟子松、楊樹、沙棗樹、梭梭、連翹、榆樹等各類喬木、灌木約24 000 株,樹坑均是長1 m、寬1 m、深1 m 的石料坑,保水保肥性較強,里面人工填埋1 m3壤土供樹木生長。灌溉全部采用滴灌,山頂修建50 m3的高位蓄水池2 座,取水口在輸水洞前約100 m 處,灌溉水源為紅崖山水庫地表水,采用18.5 kW 揚程為55 m的高壓泵由水庫提水到山頂?shù)男钏亍S捎谒畮焖椿鞚岫容^高,為了確保水質滿足滴灌要求,入池前采用離心式砂礫石過濾器(容積為0.5 m3)經過濾后進入蓄水池,提灌工程輸水管道為直徑110 mm 的鋼管。滴灌工程的取水口為高位蓄水池,由首部系統(tǒng)、輸水系統(tǒng)和滴水系統(tǒng)組成。首部系統(tǒng)由加壓泵、過濾器和施肥罐等組成,輸水系統(tǒng)由主管和支管組成,滴水系統(tǒng)由毛管和滴頭組成。灌溉區(qū)共埋設8條主管道(直徑63 cm 的PVC 管),總長度約2 000 m,支管垂直于主管布設,毛管直接連接在支管上,且與栽植行平行布置,滴頭直接從毛管上引出,一棵樹設有2 個滴頭。項目共有8 個輪灌區(qū),分5 個輪次進行灌溉,經多年運行和綠化面積的逐年增大,原設計能力遠遠不能滿足灌溉需求,一是加壓泵功率偏小,不能提供本工程所需的壓力;二是滴灌系統(tǒng)老化,運行管理費用大幅增加;三是一個輪次灌溉期增長,尤其在抗旱高峰期,供需矛盾顯得尤為突出;四是過濾裝置過濾效果不佳,因水質原因經常出現(xiàn)滴頭堵塞等問題;五是蓄水池能力不足,無形中延長了輪次灌溉時間。就現(xiàn)狀而言,正常情況下還能勉強滿足灌溉需要,如遇干旱年份和抗旱高峰,就無法保證樹木的正常灌溉。此外,從長遠發(fā)展考慮,對紅崖山水庫黑山頭綠化工程現(xiàn)有滴灌系統(tǒng)進行改造非常必要。
為了徹底解決供水與樹木需水之間的供需矛盾,建議對黑山頭綠化供水工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造:一是由于水庫地表水均為上游來水,流入水庫的河道較長,沿途混入水流的泥沙雜物較多,再加上春灌、夏灌、秋冬灌周期較長,取水口水流流動性較大,導致水質渾濁度高,細小懸浮物較多,因此建議山頂高位增建一座長50 m、寬20 m、高2 m,容積為2 000 m3的封閉式水倉,防止水分蒸發(fā)損失。水庫地表水輸入水倉經過一晝夜的自然沉淀后,通過加壓設施輸入灌水系統(tǒng)進行灌溉使用,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滴灌系統(tǒng)尤其是滴頭的堵塞,確保整個滴水系統(tǒng)正常高效運行,減少水的浪費,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用水成本,便于灌溉管理人員操作,節(jié)約管護財力、物力,降低管理成本,保證樹木成活率,提高供水保證率。二是改進首部系統(tǒng),加大加壓泵功率,保證供水壓力滿足滴灌要求;改進過濾裝置,建議采用網片式過濾器、離心式過濾器、沙石過濾器,確保水質滿足滴灌要求,系統(tǒng)正常高效運行。三是改進供水系統(tǒng),對部分輸水干管、支管進行更新,確保灌溉期輸水暢通。四是改進滴水系統(tǒng),對部分老化的毛管進行更新,滴頭全部更換為內鑲式滴頭,降低運行過程中滴頭的堵塞程度和運行管理費用。五是建立科學的灌溉制度,合理設置輪灌組,盡可能減少輪灌時間,滿足抗旱高峰期樹木對供水量的需求。六是進一步強化系統(tǒng)管理,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技術操作規(guī)程,做到科學調度,精細化管理,及時清洗過濾網和沙石過濾器,定期打開毛管末端排出泥沙,嚴格控制輪灌面積,確保水流壓力正常,保證工程發(fā)揮最大效益。七是建議購置一臺無人藥物噴灑機,定期對樹木噴灑藥物,防治病蟲害對樹木的侵害,同時消滅蚊蟲,防止蚊蟲對游客的叮咬,為游人營造優(yōu)美的旅游登山環(huán)境。
為切實貫徹落實綠色發(fā)展理念,應注重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再造風景秀美的黑山頭風景區(qū),為紅崖山水庫水利風景區(qū)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