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春光
生產(chǎn)中紅楓常用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種、扦插和嫁接3 種,不同繁殖方法的技術要點不同。
種子處理,紅楓一般在10 ~11月份進行種子采收,采收時選擇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母樹為種源,籽粒要求飽滿。因紅楓種子具有休眠性,在播種前需將種子進行低溫層積處理約30 ~40 天。層積時先將種子用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0 分鐘,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將晾干水的種子和河沙按1 ∶3 混合均勻,放入蛇皮袋中,同時放入數(shù)顯電子溫濕度記錄儀外置探頭,做好標記,埋入地下進行沙藏,沙藏深度為100 厘米。沙藏期間注意防止種子過干或發(fā)霉,應經(jīng)常查看層積溫度、濕度,便于及時調(diào)整。
嫁接繁殖,紅楓嫁接一般用雞爪械、五角楓、三角楓的實生苗為砧木,其中以雞爪械親和力好、成活率高。嫁接方法有切接、靠接及芽接等,蘇北地區(qū)生產(chǎn)中一般春季采用枝接,夏、秋季采用芽接,嫁接砧木常以2 ~3 天生的雞爪械實生苗為主。
插床準備,扦插繁殖一般在3月上中旬進行。扦插苗床要選擇向陽地段,深翻后最好曬3 ~5 天再整平,床基上方按1 ∶1 比例鋪20厘米厚的田園土與河沙,做成高30厘米、寬100 厘米、長20 米的插床,插床上方搭建小拱棚。扦插前需用80%多菌靈殺菌劑1000 倍液對床面進行防蟲殺菌處理,并晾曬1 ~2天。插穗的選擇與處理,選擇扦插條時,要求母樹生長旺盛、樹勢強壯、無病蟲害,在母樹外圍選擇芽眼飽滿的木質(zhì)化枝條,去掉多余的枝葉,剪成10 厘米長的插穗,每個插穗上保證2 ~3 個芽眼。插穗基部切成平切口,按50 根/捆的標準用麻繩綁扎,然后浸泡在濃度為100 毫克/升的ABT-1 號生根粉溶液中,浸泡深度為4 厘米,并用無紡布覆蓋,12 小時后即可進行扦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