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凡
人們往往贊美不懈追求的精神,而否定放棄的行為,但在追求的過程中,有時也需要放棄。放棄有放棄的理由,放棄有放棄的必要,恰到好處的放棄也是一種美,更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態(tài)度。
有些人懂得如何去經(jīng)營生活,因此得到了快樂;有些人不懂得放棄的道理,因此掉進了痛苦的深淵。我有兩位朋友,她們都遇上了不幸的婚姻,但她們的觀點不同,選擇不同,因此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結局。其中,一個朋友的丈夫提出要離婚,朋友死活不同意。就這樣,他們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至今還在痛苦的婚姻中掙扎。另一位朋友的丈夫因為有了錢,就天天夜不歸宿,朋友得知后,沒有大吵大鬧,而是極力挽回丈夫的心,結果失敗了。傷心之余,她決定放棄這個名存實亡的婚姻。兩年之后,她遇上了一個知心愛人,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學會放棄。也許在放棄的那一刻,心會很疼,會有更多不舍;也許在放棄的那天夜里,會徹夜難眠,淚濕枕巾;也許在放棄的那段日子里,會遭遇別人的誤會與冷漠。但是,正是因為有了毅然的放棄,我們也許會獲得新生。
放棄是一門藝術,我們必須學會放棄。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況下,放棄會有不同的結局。蒲公英懂得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生命,放棄母體的懷抱就是生命的開始。因此,它就快樂地隨風飄蕩,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天地,于是生命開了花;而風箏不懂得它的命運是掌握在別人手中的,如果放棄線的束縛,它就等于選擇了死亡。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伐木工人在森林中工作時,不幸被一棵伐倒的大樹壓住了一條腿,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掙脫。這時,他當機立斷,拿起身邊的鋼鋸,咬緊牙關,鋸掉了被壓的那條腿,吃力地向森林外爬去,最終獲救。他是一個多么聰明的人??!在那種情況下,他只有放棄一條腿,才能獲得生命。
當太陽從東方徐徐升起,染紅天邊的云彩時,我們會感到體內(nèi)充滿了活力;當太陽西歸時,夕陽同樣會染紅天邊的云彩,它會給我們一種舒心、寧靜的感覺。放棄,何嘗不是一種美呢?
編輯:汐顏 xiyanbianj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