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
一提起抑郁癥,大家都會覺得它在中青年人群中高發(fā),因為他們的壓力大,但是最近中科院的一份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中,抑郁癥的發(fā)病率達到了15%左右,是一種非常高發(fā)的常見病。抑郁癥患者的生活非常痛苦,世衛(wèi)組織對此做過評估:一個人如果有了心臟病、心絞疼,他的健康評分就下降到了75分或80分,而如果患了抑郁癥,則就下降到了50分以下,比心臟病對人健康的影響大得多。有的老年抑郁癥患者難以承受巨大的痛苦,會選擇嚴重地傷害自己,其中5%~10%的患者甚至有自殺行為。這對老年人本身、對家庭、對社會都是一個巨大的負面影響。
老年抑郁癥的最大特點是癥狀隱匿,極難早期被發(fā)現(xiàn)。今天我們選三個典型病例,把他們的癥狀模擬出來,以供參考。
全身有很多地方不舒服,該檢查的都查了,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大病,但最終被確診為抑郁癥
劉阿姨今年72歲,最近經(jīng)常失眠,常常凌晨三點鐘還睡不著,凌晨五點鐘就醒了,睡醒之后也是一身的疲憊;食欲也在直線下降,就連以前最愛吃的食物,現(xiàn)在也沒了胃口;還經(jīng)常頭暈、頭痛、心跳加速、肚子也很難受。去醫(yī)院很多次,心臟、血管、消化道都查了,大夫都說沒有什么事,天天跑醫(yī)院給家人折騰的身心俱疲,最后是在醫(yī)生的建議下,才到了精神科就診。精神科的醫(yī)生說:劉阿姨看似身體的不適,實際上是心理疾病在作祟,她是一個老年抑郁癥患者。
老年抑郁癥易與軀體疾病的癥狀相混淆,很多老年人會有渾身不自在的情況,看了很長時間的病,也沒弄清楚到底是什么病,只是偶然的原因,才被發(fā)現(xiàn)是抑郁癥,這種情況在抑郁癥的病例中很常見。
老年人最大的問題是軀體疾病很多,身體素質(zhì)也下降了,容易感冒、發(fā)燒,心臟、腸胃都可能有問題。老年人如果胃口不好或不高興了,人們總會認為是原來的慢性病加重了,這些病有時候確實和抑郁癥的表現(xiàn)很容易混淆,不是專業(yè)人員不容易鑒別,使抑郁癥變得更隱匿、神秘,常常把抑郁癥當成其它的疾病。
老年抑郁癥和慢性軀體性疾病的合并癥也很多。如果老年人有了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他患抑郁癥的風險可能是50%~55%;腫瘤病人抑郁癥的發(fā)病率也是增加的;腦梗后會有1/3的人患上抑郁癥,因為腦梗本身會導致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血管的損害,這種損害是誘發(fā)抑郁癥的因素,所以不少國家把腦梗后抗抑郁作為常規(guī)的治療。抑郁癥最重要的是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如果能夠及早識別,并能及時治療,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可以恢復到正常的健康狀態(tài)。
早發(fā)現(xiàn)的前提是對抑郁癥認識水平的提高,并且緊繃這根弦,在對抑郁癥有了基本的判斷之后,找到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干預,就會給老年抑郁癥患者很大的幫助。
整天悶悶不樂,對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不感興趣,只想一個人窩在家里,躺在床上
王大叔剛滿60歲,本應該輕松愉快的享受退休生活,卻整天悶悶不樂,郁郁寡歡,經(jīng)常在臥室里一躺就是一天,后來就連老朋友打來的電話也是能不接就不接。老伴兒對他的意見越來越大,家里的爭吵越來越頻繁,經(jīng)過鄰居的多次勸說,王大叔才去了醫(yī)院,被診斷為抑郁癥。
人患了抑郁癥,社交就會減少,而如果長期沒有社交,一個人孤獨地生活,也會增加患抑郁癥的風險,它們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
一個人經(jīng)常練練書法,或有其它愛好,自己單獨活動對健康是有幫助的;有朋友在一起遛彎、打球、打牌,有團體生活,人與人之間有互動、有感情交流,會讓大腦的協(xié)調(diào)性能活躍起來;親密的朋友有事在一塊商量、交流,遇到困難和成績的時候,也會有人幫助和分享,也能減少抑郁癥的發(fā)生。老年人在生活中會有壓力甚至痛苦,如果沒有人關注他,理解他,痛苦會越來越嚴重,加重到一定程度,可能就是抑郁癥了。
老年人最怕的是整天無所事事,躺在床上連門都不想出,誰也不想搭理,這樣可能會導致抑郁或已經(jīng)是抑郁癥患者了。
記憶力減退,把未來想得漆黑一片,幻想貧窮,總愛過極度節(jié)儉的生活
許阿姨今年72歲了,老伴兒去世后,一直一個人生活。兩個月前,她行動突然變得遲緩,家人覺得年紀大了,行動變慢也很正常,并沒有放在心上。許阿姨是退休干部,家庭條件是不錯的,但日子卻過得過分節(jié)儉,不僅不舍得花錢,出門還要撿瓶子換錢;記憶力也變得很差,常常拿著搖控器就出門,手機卻落在家里。有好幾次兒女們聯(lián)系不上她,認為是患了老年癡呆癥,就陪她到醫(yī)院就診,而醫(yī)院的診斷是老年抑郁癥。
感到貧窮是老年抑郁癥的另一個典型癥狀。他們幻想貧窮,幻想未來是一片漆黑,覺得孩子不要自己了,自己也沒錢了,沒有寄托了。有的老年抑郁癥患者,整天都不怎么吃飯,說糧食只有那么一點點,一天吃一頓都不夠吃,甚至把家里的垃圾收拾起來去賣;還有的患者房間就像一個舊貨倉庫,什么都有,路上見到什么東西都要撿回來,囤積起來,覺得是寶貝,以后一定有用。
許阿姨記憶力下降,兒女們還誤認為是老年癡呆,其實老年抑郁癥和阿爾茨海默癥(老年癡呆)的記憶力減退是有很大區(qū)別的:阿爾茨海默癥的智力減退是緩慢發(fā)生的,一年半年,慢慢變差,積累起來才明顯;老年抑郁癥是突然下降的,衰退的非常快,可能上星期還正常,這星期就不好了;它還和情緒有關,上星期情緒好,認知功能正常,今天情緒不好,就什么事都記不住了。
抑郁癥患者記不住事會很難受,常常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很自責、很痛苦;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記憶問題,記不住就記不住,他是大大咧咧,別人愛怎么看就怎么看。
抑郁癥患者在語言和行動上都十分緩慢,但看起來正常,在遇到應急的事或進行藥物治療時,或情緒好的時候,是可以恢復正常的,如果進行早期的干預治療,70%~80%是可以痊愈的;阿爾茨海默癥是書寫語言和運動技能受損,看起來聽起來有明顯的缺陷,目前很難恢復到痊愈水平。
抑郁癥是一種疾病,任何人都可能是這種疾病的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在不舒服、孤單的時候更容易患病。這就需要有家人更多的關心和陪伴,但在不太注意技巧,交流和陪伴的過程中還會出現(xiàn)新的問題和矛盾。因此,應該注意幾點:一要注意老人的感受,順著老人的意思去說去做;二是要忍住批評或評判的沖動,他抑郁了,話多事多求關注,是心理痛苦的表現(xiàn),批評會增加他的負擔和痛苦,加重病情;三是準備好他需要的幫助,需要看病就去看病,需要買什么東西的,只要條件允許就滿足他的需求。這樣做可以減少老人痛苦,有助于他愉快地生活。
心理上的陪伴和治療的效果是不亞于藥物治療。如果病情不太嚴重,就可以來用心理治療,但如果很嚴重,比如不愿下床了,不出門了,平常最愛吃的飯都沒有胃口了,就應該考慮抗抑郁的藥物。目前已經(jīng)有很多非常成熟的藥物,能夠較好地解決老年抑郁癥所遇到的問題。
老年抑郁癥是非常隱匿的,人們對它還缺乏了解。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不僅要關心老年人的物質(zhì)需要,更要關心他們精神和心理上的健康,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年輕人,在老人孤獨郁悶的時候,一個電話、一次看望、一次陪伴,對他的孤獨、痛苦可能就是一個很大的緩解,無論是對老年抑郁癥的預防還是治療,都有巨大的意義。
編輯:修遠 xdyszzs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