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亮
(廣東省惠州市質量計量監(jiān)督檢測所,廣東 惠州 516000)
針織服裝與機織服裝都屬于紡織服裝,與機織服裝相比,我國目前還沒有出臺關于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的相關規(guī)定和標準,所以在具體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的工作經驗直接影響檢驗的結果。如果在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帶有個人情緒,會嚴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針織服裝的外觀檢測一般需要考慮3個方面,服裝的外觀、性能及安全性。在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需要采用相關儀器和設備,并配合相應的檢驗技術手段,通過對比分析的方式,檢驗服裝質量的好壞,如測試服裝的重量、密度、耐磨性等,在所有質量檢驗過關后,檢驗人員需要著手檢驗針織服裝的安全性。針織服裝的安全性檢驗是通過化學手段輔助檢驗設備的方式,應用取樣對比分析法進行安全檢驗,如針織服裝的pH測試、拒水測試、抗燃測試等。在具體檢驗過程中,任何一個檢驗環(huán)節(jié)都非常重要,不能有任何的偏差和缺失[1]。通常情況下,針織服裝的檢驗可以分為6個步驟:(1)開箱前的檢查,包括查看箱碼、記錄數(shù)量;(2)檢查服裝箱與服裝吊牌是否一致;(3)對照服裝公司出具的尺碼表,檢驗服裝是否符合要求;(4)檢驗服裝外觀,通過目測的方式,查看服裝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如起球、開裂等;(5)細節(jié)檢查,與第四個步驟相輔相成,對針織服裝的衣領、褲兜、長度等細節(jié)進行檢查;(6)檢驗合格后對服裝進行裝箱。在檢驗針織服裝外觀質量的過程中,檢驗人員必須把控好服裝的質量。
在縫制針織服裝的過程中,對服裝的縫制沒有具體的要求,導致針織服裝外觀瑕疵、尺寸偏差等現(xiàn)象嚴重。因此,在檢驗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時,外觀瑕疵與尺寸問題都是需要重點檢驗的項目,且這些檢驗項目還有很多分項目,只有在所有分項目檢驗合格后,才會對針織服裝外觀的瑕疵情況進行判定。針織服裝在所有檢驗項目全部合格后,才是一套合格的產品,但在針織服裝的檢驗方式與標準上還未形成統(tǒng)一。目前,我國服裝生產廠在對針織服裝外觀質量進行檢驗時,通常是抽取單件樣品進行檢驗,將針織服裝的外觀質量檢驗分成4個部分,在檢驗人員對每個部分的質量進行分級判定后,取最低判定等級為該針織服裝產品的等級。在這4個部分的外觀質量標準中,對縫制的要求是統(tǒng)一的,不會重新進行分級評定,在這樣的規(guī)定和要求下,任何一個部分的子項目都必須滿足規(guī)定要求,當其中一個子項目不滿足規(guī)定要求時,就會判定針織服裝的縫制不合格。在此情況下,無論其他3個部分的質量指標有多高,該針織服裝都是不合格的。根據(jù)上述質量標準,對針織服裝外觀質量進行檢驗,雖然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產品質量,但是不同針織服裝的產品標準是不同的,外觀質量檢驗的針對性不強,會影響服裝生產廠的經濟效益[2]。實際上,針織服裝的外觀質量檢驗與機織服裝的外觀質量檢驗在要求上有異曲同工之妙,任何一個服裝生產廠在生產針織服裝的過程中,都無法完美控制針織服裝的質量,所以,幾乎不存在沒有質量瑕疵的針織服裝,因此,制定一套針對性強的產品外觀質量檢驗標準很有必要。此外,市面上出現(xiàn)的部分“針織服裝”會與機織面料混搭,也就是說,同一服裝產品有兩種不同的面料,在檢驗此類“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時,不能用傳統(tǒng)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標準來衡量。
在對針織服裝外觀質量進行檢驗的過程中,檢驗人員要熟悉并掌握針織服裝縫制的全過程,包括縫制工藝、服裝材料等,并在此基礎上對待檢針織服裝進行全方位檢驗。當前,服裝生產廠在檢驗針織服裝質量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檢驗效率,通常會安排不同的檢驗人員對針織服裝的不同部位進行檢驗,如服裝輔料、尺寸、顏色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安排一名檢驗人員,檢驗人員之間差異較大,在生成檢驗報告時缺乏合理性。在未建立統(tǒng)一檢驗標準的背景下,檢驗人員對針織服裝進行檢驗的主觀能動性較強,檢驗結果會受檢驗人員的主觀意識影響。在不同的檢驗環(huán)境下,同一件針織服裝的檢驗結果會存在差異,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的準確性有待加強,如在檢驗輔料中的拉鏈、紐扣、面料時,不同的檢驗人員在相同的檢驗環(huán)節(jié)中得出的結果是不同的。檢驗人員的個人因素會對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結果產生不同影響。所以,在具體檢驗過程中,需要檢驗人員詳細記錄檢驗的全過程,無論產品是否合格,檢驗人員都需要重復檢驗這樣雖然會增加檢驗人員的工作量,但會讓檢驗結果更加精確。
針織服裝在入庫之前,檢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的結果,直接決定了企業(yè)流向市場的產品質量的高低,直接對企業(yè)的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在檢驗針織服裝外觀質量的過程中,采用傳統(tǒng)的檢驗方式,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提高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的準確性,有必要制定對策。
結合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標準,制定符合針織服裝外觀質量的檢驗方式,對于檢驗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不清晰的地方,要重新規(guī)劃和制定標準。服裝生產廠在與乙方簽訂合同時,需要與乙方積極展開溝通,了解乙方對針織服裝外觀質量的需求,并結合乙方提出的要求,制定外觀質量檢驗方案,同時約束生產行為。在具體縫制針織服裝的過程中,保證重點部位的質量,在滿足雙方需求的基礎上,向乙方提供合適的針織服裝產品。服裝生產廠可以將縫制規(guī)定的子項目根據(jù)不同等級進行劃分,因此,針織服裝的縫制質量有高有低,可以根據(jù)針織服裝質量的好壞對產品進行劃分,如合格品、二等品、一等品等,在此基礎上,針織服裝的縫制質量會與其表面疵點、尺寸差異相同,可以準確進行等級判定,而針織服裝的最終等級以外觀質量檢驗指標中的最低等級為準。針對與機織面料混合縫制的“針織服裝”,雖然目前還沒有標準的外觀質量檢驗方法,但是大致可以分成兩種情況:(1)如果針織服裝上裝和下裝的縫制面料不同,可以按照機織服裝的外觀質量檢驗標準進行檢驗;(2)在檢驗過程中,還要考慮針織服裝特有的疵點、縫制規(guī)定等問題。因為在檢驗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時,存在表面疵點、尺寸差異等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在機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中是存在的,只是每一種類型的服裝都有不同的特點,所以,機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方法同樣適用于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3]。
成品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需要結合產品樣品、工藝要求以及行業(yè)標準,如洗水標、尺碼表、商標等縫制齊全,并且縫制在正確的位置,不能遮蓋針織服裝上的字體,也不可以出現(xiàn)漏毛、歪斜的情況。標識牌的縫制需要采用配色線,且標識牌也不可以出現(xiàn)漏毛的問題??p制線要具備順直的特點,不能起波浪,縫制線轉彎處應棱角分明、整齊劃一,沒有斷線、漏風、開線、跳線等情況,并且縫制線應處于針織服裝的隱蔽位置。再比如針織服裝的領口位置,在檢驗的過程中,需要具備平整、圓順、均勻等特征,領口鎖眼位置不能出現(xiàn)偏移的情況,領口的大小應與針織服裝尺寸大小保持一致,同時在針織服裝面料不同的情況下,領口的松緊度需要保持在一個良好的范圍內,合格的針織服裝在扣好領口后,鎖眼面料不會出現(xiàn)變形。因為是對針織服裝的外觀質量進行檢驗,所以在檢驗的過程中,光照問題也是影響檢驗結果的主要因素,檢驗人員應結合針織服裝的顏色和外觀,選擇合適的光照背景,通常自然光能夠為檢驗人員提供良好的檢驗條件。
針對針織服裝外觀質量檢驗工作,目前,國內還未出臺相關規(guī)定,所以在具體檢驗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建立統(tǒng)一的外觀質量檢驗標準,完善針織服裝外觀質量的檢驗流程,讓消費者真正買到性價比高的針織服裝產品。針織服裝的外觀質量檢驗非??简灆z驗人員的技術與素質,在具體檢驗過程中,必須保持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在檢驗過程中,因為檢驗流程相對復雜,檢驗人員要有耐心做好每一個流程的檢驗工作,利用現(xiàn)代化檢驗設備,提升針織服裝的外觀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