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鶴清
蘇州市相城人民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000
支原體是一類無細胞壁的原核細胞微生物,是導致人類多種疾病的常見病原體之一[1]。據(jù)統(tǒng)計[2],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約5%~42%是由支原體感染所致。解脲支原體(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體(mycoplasma hominis,Mh)與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密切相關,也是導致男性不育的因素之一[3]??股厥侵委熌行陨车乐гw感染的主要手段,然而隨著抗生素的過度、不規(guī)范使用,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體的抗藥性不斷變遷,增加了治療難度[4]。考慮到不同地區(qū)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情況不同,抗生素使用也有較大差異,耐藥性及其變遷必然存在區(qū)別。本文對我院就診的育齡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及藥敏試驗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為指導臨床抗感染治療提供參考。
1.1 對象選擇 收集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月就診的2638 例18~50 歲育齡男性的生殖道支原體分離培養(yǎng)鑒定及耐藥性資料,其中2017 年877 例,年齡 19~49 歲,平均(37.27±8.34)歲;2018 年 856 例,年齡 18~50 歲,平均(38.68±8.51)歲;2019 年 905 例,年齡 18~49 歲,平均(38.18±8.48)歲。
1.2 標本采集 采樣前至少1 周內(nèi)未服用抗生素藥物,采集精液標本則在采樣前禁欲2~7d。使用無菌棉簽采集男性泌尿生殖道口內(nèi)2~2.5cm 處分泌物,同時收集前列腺按摩液或精液標本,將采集的標本置于37℃恒溫孵箱待測,對各標本均進行支原體培養(yǎng)鑒定及藥敏試驗。
1.3 支原體鑒定及藥敏檢測方法 選擇支原體培養(yǎng)、鑒定藥敏試劑盒(改良肉湯稀釋法)(珠海浪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支原體培養(yǎng)、鑒定及藥敏試驗,嚴格按照試劑盒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藥敏試驗所選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三種喹諾酮類藥物,紅霉素、阿奇霉素、羅紅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五種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以及美滿美素、多西環(huán)素、強力霉素三種四環(huán)素類藥物。
1.4 判定標準
1.4.1 支原體培養(yǎng)鑒定標準。培養(yǎng)24h 時觀察UU 培養(yǎng)情況,48h 觀察Mh 培養(yǎng)情況。若培養(yǎng)液顏色由黃色變?yōu)榧t色,且呈透明清亮狀,則為陽性;若培養(yǎng)液仍為黃色則為陰性。凡送檢標本有一種檢出支原體陽性即可判定為支原體感染。
1.4.2 藥敏試驗標準。同一種抗生素藥物的高、低濃度培養(yǎng)液均為黃色,則藥敏試驗為敏感;高、低濃度培養(yǎng)液均為紅色則藥敏試驗為耐藥;若高濃度培養(yǎng)液黃色,低濃度培養(yǎng)液為紅色則藥敏試驗為中度敏感。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中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其中不同年度間支原體感染率、耐藥率均以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情況 2638 例患者標本中發(fā)現(xiàn)支原體陽性974 例,檢出率為36.92%,2017~2019 年間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陽性檢出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 1。
表1 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情況
2.2 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特征分析 974 例生殖道支原體陽性患者中,UU 陽性742 例,占比76.18%;UU+Mh陽性159 例,占比16.32%;單純Mh 陽性73 例,占比7.50%。2017~2019 年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類型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186,P=0.996)。見表2。不同年份31~40 歲、41~50 歲的支原體陽性檢出率均>46%,高于≤20 歲及41~50 歲的支原體陽性檢出率。見表3。
表2 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類型[例(%)]
表3 不同年齡段育齡男性支原體感染情況
2.3 2017~2019 年耐藥率變遷分析 2017~2019 年單一UU 感染對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耐藥性均高于40%,其中左氧氟沙星耐藥性顯著逐年遞增(P<0.05);2017~2019 年單一 UU 感染對阿奇霉素、羅紅霉素的耐藥性逐年增加(P<0.05)。見表4。
表4 2017~2019 年單一UU 感染耐藥性變遷情況[例(%)]
2017~2019 年UU+Mh 混合感染對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藥性均高于50%,且耐藥趨勢穩(wěn)定(P>0.05);對交沙霉素、美滿霉素、強力霉素的耐藥性均低于20%,其耐藥趨勢穩(wěn)定(P>0.05)。見表5。
表5 2017~2019 年UU+Mh 感染耐藥性變遷情況[例(%)]
由于單一Mh 感染例數(shù)較少,故未按年份進行統(tǒng)計。單一Mh 感染對美滿霉素(6/73,8.22%)、強力霉素(9/73,12.33%)、多西環(huán)素(11/73,15.07%)的耐藥性均低于20%;對交沙霉素(25/73,34.25%)、阿奇霉素(28/73,38.36%)、羅紅霉素(33/73,45.21%)、紅霉素(35/73,47.95%)的耐藥性次之,均低于50%;對左氧氟沙星(52/73,71.23%)、司帕沙星(53/73,72.60%)、氧氟沙星(54/73,73.97%)、阿奇霉素(49/73,67.12%)耐藥性最高,均高于50%。
支原體是一種大小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多形性獨立生長的原核微生物[5]。支原體寄居于男性泌尿生殖道可引發(fā)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附睪炎等多種泌尿生殖道感染疾?。?]。既往研究表明[7],支原體感染男性性腺時可導致精液生化改變和精子活性降低,從而影響男性不育。目前在人類已知的支原體分型中,UU 和Mh 是導致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同時也是造成性傳播疾病的首要病原體之一。
支原體感染具有久治不愈、并發(fā)癥多等特點。此外,不同地區(qū)感染的支原體病株存在差異,只有掌握各個地區(qū)的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與病株耐藥性情況才能有效指導臨床用藥[8,9]。本研究表明,我院 18~50 歲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率為36.92%。2017~2019 年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陽性檢出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18~50 歲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情況整體穩(wěn)定,但感染率較高應引起重視。
Jae-Sik 等[10]通過調(diào)查女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發(fā)現(xiàn)生殖道支原體感染中UU 比例最高。Donders 等[11]在對男性、女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情況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男性與女性UU 感染比例居多。周騰堅等[12]通過對永嘉縣2013~2017 年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情況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UU感染比例較高。在本研究中,2017~2019 年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類型無統(tǒng)計學差異,整體趨勢穩(wěn)定。
既往研究表明[13],不同年齡段支原體感染情況不盡相同。王順德等[14]報道31~40 歲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陽性檢出率較高。黃榮富等[15]發(fā)現(xiàn)21~30 歲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率較高,并認為這與21~30 歲男性性活躍期有關。在本研究中,2017~2019 年21~30、31~40 歲支原體陽性檢測率均較高,說明21~40 歲性活躍期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風險較大。
通過藥敏試驗表明,2017~2019 年單一UU 感染對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耐藥性均高于40%,其中左氧氟沙星耐藥性顯著逐年遞增;2017~2019 年單一UU 感染對阿奇霉素、羅紅霉素的耐藥性逐年增加,對紅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藥性在20%~40%,趨勢相對穩(wěn)定。美滿美素、多西環(huán)素、強力霉素的耐藥性均低于20%且耐藥性相對穩(wěn)定。2017~2019 年UU+Mh 混合感染對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藥性均高于50%,且耐藥趨勢穩(wěn)定;對交沙霉素、美滿霉素、強力霉素的耐藥性均低于20%,其耐藥趨勢穩(wěn)定。單一Mh 感染對美滿霉素、強力霉素、多西環(huán)素的耐藥性均低于20%;對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羅紅霉素、紅霉素的耐藥性次之,均低于50%;對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耐藥性最高,均高于50%。說明我院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中UU、UU+Mh 及Mh 感染對美滿美素、多西環(huán)素、強力霉素等四環(huán)素類藥物的耐藥性較低,對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三種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性最高,對紅霉素、阿奇霉素、羅紅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五種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的耐藥性則表現(xiàn)不一。因此,對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的治療可依據(jù)藥敏試驗結果合理選擇抗生素藥物,其中四環(huán)素類藥物值得推薦。
綜上所述,我院21~40 歲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比例較高,但2017~2019 年感染率整體趨穩(wěn)。21~40 歲育齡男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比率較高。從支原體感染類型來看,UU、UU+Mh 比例居多,單一Mh 感染比例較小。單一UU、Mh 或UU+Mh 感染對美滿霉素、強力霉素等四環(huán)素類藥物耐藥率較低,臨床上可結合藥敏試驗合理選擇抗生素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