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俠
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只有根植在強烈的責任感的沃土里才能開花結(jié)果。如何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通過勞動樹立責任感,成為一個熱愛勞動并樂于承擔責任的人呢?我進行了一些思索和實踐。
小周性格急躁、易怒、愛打架。開學初,每天都有同學向我告他的狀。為此,我和小周爺爺進行了溝通,但并沒有什么效果。我有些無奈,靜下心來一想,小周之所以有這些表現(xiàn),肯定和家長的縱容分不開,倒不如先從學校入手,想個好方法來改變他。
于是,我對小周進行細致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特別積極主動。于是,我靈機一動,把班里倒垃圾的任務(wù)交給他。
上崗第一天,小周就遭到了同學和保潔阿姨的投訴:同學們垃圾還沒來得及扔,小周就把垃圾倒了;垃圾桶收拾得不仔細,垃圾掉了一路。我并沒有批評小周,而是和藹地說:“首先,我要表揚你積極倒垃圾的行為,說明你是一個合格的小清潔員。不過,既然你是一名光榮的班級清潔員,就要更有耐心,執(zhí)行任務(wù)之前可以先提醒一下大家,這樣就更周到了?!比缓?,我又向他示范如何收拾垃圾。第二天,小周就做出了改變,收拾垃圾前通知大家,遇到清理緩慢的同學,他還去幫忙清理。清理完,小周學著我的樣子,認真整理、按壓垃圾,然后才提著垃圾桶出去。
在擔任清潔員的過程中,小周變得有耐心,還學會了助人為樂,同學們也逐漸認可了他,就連保潔阿姨也常跑到教室里表揚他。班干部把他的事跡寫了出來,還被廣播站播報表揚。從沒得到這么大肯定的小周激動地向父母報喜。
有一次,小周媽媽打來電話跟我說:“劉老師,小周這兩天病了,能不能請老師幫忙勸他一下,不讓他倒垃圾了,讓別人替兩天。我們說他不聽,他說自己的工作不能讓別人替,他怕這個工作被別人搶跑了。”聽了小周媽媽的話,我感動極了,小周怕的不是失去這份工作,而是怕失去這一份認可。
后來,我和小周媽媽就小周的問題進行了一次交流。小周媽媽說:“我們工作特別忙,小周一直是爺爺奶奶幫著帶,我們也知道老人溺愛孩子,但沒覺得是什么大問題,聽您說了這些才覺得我們真是需要注意孩子的這些問題了?!蔽艺f:“孩子如果失去了大家的認可,就會感覺被孤立,漸漸就會失去愛的能力?!弊詈?,我建議小周父母可以多帶小周和周圍的孩子一起玩,讓他試著謙讓別人,也可以多讓他參與家庭勞動,樹立責任意識。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周已經(jīng)很少與同學鬧矛盾了。小周在倒垃圾的過程中逐步樹立了責任感,知道要對工作負責,對大家負責,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qū)培英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