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教材《動物王國開大會》教學反思"/>
福建省龍巖市實驗學校 闕朝乾
為了做好長文短教,難文淺教,做到因文定教,以學施教,我校林紅冰老師在研討會上執(zhí)教了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的第17課《動物王國開大會》。這篇童話是小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長課文,全文共有18個自然段,575個字。我校備課團隊深入解讀教材,從兒童的視角解讀文本,抓住童話的反復結構特點,力求閱讀長文有童心,科學識字有童趣,長文短教有童真,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素養(yǎng)?,F(xiàn)將教學反思如下:
本節(jié)課中隨文識字教學貫穿始終,如何做到科學識字有童趣,我們從以下四方面培養(yǎng)孩子自主識字能力。
(一)童趣導入,觀察識字。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我們充分挖掘新教材資源。導入新課時,從一年級學過的課文《樹和喜鵲》《烏鴉喝水》《秋天》引出喜鵲、烏鴉、大雁等是天上飛的動物;從《比尾巴》一文引出猴子、松鼠、兔子等是地上跑的動物;再從《小公雞和小鴨子》《青蛙寫詩》引出鴨子、蝌蚪等是水里游的動物,然后把一年級上冊課文中出現(xiàn)90多次的動物利用“動物風暴”形式出現(xiàn),最后引出我們的課文就是一個小小的“動物王國”,導出課題。學生通過富有童趣的導入,興趣十分濃厚。這時,教師再及時引導孩子細心觀察“?!焙汀芭W峙浴钡牟煌簩W生自主識字發(fā)現(xiàn)從筆畫的變形到筆畫的謙讓。利用課文里學過的動物,喚起學生的記憶,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學生的表達欲望更強,學習興致高漲,思維得到了提升。
(二)看圖激趣,找同識字。在教學“虎”字時,直接從課文插圖中引出老虎的圖片,然后再出現(xiàn)“虎”字,讓學生通過對“虎”的圖片和“虎”的甲骨文及現(xiàn)在的“虎”字對比觀察,找出相同部件,總結出“看圖片,找筆畫相同部件”也是識字的好方法。然后現(xiàn)場進行拓展訓練,采用同樣方法讓學生對比觀察“馬、龜、鹿”的圖片進行自主識字,從兒童的視覺把追溯字源的識字變得有童趣,有思維。
(三)故事引趣,資料識字?!靶堋痹诒疚闹蟹磸统霈F(xiàn)了14次,是本課較難認的生字。如何讓“熊”字教學變得有趣,我們緊扣課文插圖,讓學生觀察插圖中“狗熊”的樣子,包括熊的顏色、體型、爪子等。然后再從熊的生活習性講到熊冬眠的故事,熊一到冬天就睡大覺,一睡就是大半年,奇怪的是醒來時仍舊是個大力士,很有力氣,所以古時候的熊字象征著“才能”。熊冬天凍不死,餓不死,人們認為它是自帶火力,所以熊帶“四點底”,現(xiàn)有“熊熊烈火”成語。教師告訴孩子這些知識是教師通過查資料獲得的,孩子們領悟到查找資料也是識字的好方法。然后讓孩子們結合生活還認識哪些熊進行鞏固識字,學生說棕熊、樹袋熊、熊貓等。
(四)讀文導趣,語境識字。陳先云老師指出:選入教科書的文章應該有一定的思維價值,要位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能夠“跳一跳摘到桃子”,是學生經過思考或教師指導能夠讀懂的。《動物王國開大會》中相同的情節(jié)和內容反復出現(xiàn),學生經過教師的范讀、同桌合作讀、小組齊讀、分角色表演讀,充分感知童話的語言特點。通過對重復的話找出相同部分,學生很快找到了“請大家注意”“一連讀了十遍”“請大家準時參加”等語句,教師適時引導孩子學習“注意”“遍”“鬼臉”等生字詞。教學“注意”時,從生活中往水瓶里注熱水時要注意什么?引導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注”與水有關,理解注水時要細心觀看,否則就會被水燙到,從而引出“注”還有專注的意思,即要用眼仔細看。再引導孩子上課時要注意什么,引導孩子觀察“意”是心字底表示要用心想;“意”的上面是音,表示還要用耳聽,所以“注意”一詞表示要用眼看,用耳聽,用心想,十分專心。又如:在教學“遍”時,從課文中的“十遍”引出生活中“游樂場把想玩的東西都玩過叫玩遍;美食街把想吃的東西都吃過叫吃遍;捉迷藏時把想找的地方都找過叫找遍”。還在“鬼臉”一詞教學時,從生活中人們扮演的各種鬼臉圖到動物的鬼臉圖,再到孩子們現(xiàn)場演一演鬼臉。孩子就在這樣富有童趣的課堂里對生字詞產生濃厚的興趣,不知不覺中就記住了。
陳先云老師還指出:語文教師要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弄清楚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容易出錯的是什么,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基于學情,知曉學情,才能有目地以學施教。我們備課團隊在解讀《動物王國開大會》一文時緊扣課后練習,反復研讀,發(fā)現(xiàn)本文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中有176個字多次重復出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反復,孩子們讀起來有意思,有童趣。我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為此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讀文中認識“物、虎、熊、注、意、遍、鬼、臉、通、百、舌、準、第”13個生字和牛字旁,要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學習字理識字、生活識字、語境識字、查資料識字等方法;(2)會描好、寫好“要、百、舌、連、還、點”6個生字;(3)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等方法了解“注意”“鬼臉”“準時”等詞語意思,讀好狗熊的對話,認識它憨厚、粗心、聽話、可愛等形象;(4)通過聽錄音、觀察課文插圖、角色體驗、發(fā)揮想象等方式讀懂童話故事,激發(fā)讀好對話興趣,學會把話說清楚,樂于分享;(5)通過讀關鍵詞句,提取信息,對比異同點,了解通知表達清楚的要素。
《動物王國開大會》是孩子們接觸的第一篇長課文,一年級的孩子習得如何朗讀長課文、難課文的方法尤為重要。林老師在教學時,朗讀的形式多樣,有老師的示范讀、同桌練習讀、分角色表演讀等。特別是在分角色朗讀時,體會角色當時的心理,更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試著講一講、演一演故事。大膽放手,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細讀文本、品悟文本,讓孩子們在朗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品悟語文閱讀的美,從中體會朗讀帶來的節(jié)奏美、畫面美,感受朗讀帶來的充實以及成功的喜悅。林老師采用聽錄音的方式整體感知課文,并對聽課文錄音的習慣進行細致指導:仔細聽,用心想,聽到哪,劃到哪。培養(yǎng)孩子認真傾聽讀文的好習慣,并提出具體要求:找出文中出現(xiàn)的動物。長篇文字,縮短為幾個動物的名字,最后聚焦到狗熊發(fā)布通知上。全方位培養(yǎng)了學生傾聽、讀文、思考、推理、概括的能力。
林老師執(zhí)教《動物王國開大會》,先借助聽錄音,抓住課文中動物,把整篇文章讀成一段話:動物王國要開大會,(老虎)讓(狗熊)發(fā)布通知。在(狐貍)(大灰狼)(小鹿)的提醒下把通知說清楚了。
接著利用童話情節(jié)反復的特點,借助插圖將18個自然段讀成4句話。學生自主提取狗熊發(fā)布4次通知的話,并通過“找相同”和“找不同”,學生通過對比知道發(fā)布通知時要把時間、地點、參加人、事情等要素說清楚。再結合課后練習二通過“讀一讀,說一說”讓學生進一步明白如何把通知說清楚,把通知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把狗熊發(fā)布的通知改為學生生活中的校園交響樂隊招聘通知、勞動實踐通知、疫情防控演練通知等。
然后再指導學生分角色讀好課文1—5自然段的第一次通知,讓學生走進童話的世界,讀懂動物王國的童真童趣,最后教師巧妙地創(chuàng)設描紅寫字的通知。一次次通知信息的沖刷洗禮,孩子們明白了通知的要素,提取了信息,嘗試做簡單推斷,把長課文讀短了,讀豐富了,讀有趣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還應讓學生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動物王國開大會》我們緊扣課文最后一句:“第二天上午,動物們都來到森林廣場,準時參加了大會。”教師指導孩子們展開豐富想象動物王國開了一場怎樣的大會?讓孩子們分小組討論,最后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分享。孩子們的想象力很豐富:有的說動物王國開好書交流分享會;有的說動物王國開音樂演奏會;還有的說動物王國開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會……孩子們還描繪了自己心中的大會場景。童話的世界已經變?yōu)楹⒆拥男撵`世界,孩子們愛上童話,愛上閱讀,樂于分享,美好的心靈在悄悄播種。
總之,在長課文、難課文的教學策略研究上,我們深刻領悟到在低年級的識字寫字、閱讀教學中應從懷著一顆童心,攜著一份童趣,帶著一點童真,深入解讀教材,精準定位教學目標,讓學生科學識字,讓學生愛上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