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霞
(泰興市劉陳小學,江蘇 泰州 225400)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小學英語教學變得更加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英語口語交流活動,使學生在探究、參與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可在實際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學生的英語語音模仿能力、辨析能力和感知能力難以提高。為了改善這些問題,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對語音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展開了創(chuàng)新性的探索。
音標是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和關鍵。只有熟練地掌握英語的音標,才能確保后續(xù)英語聽、說、讀、寫教學的效率和效果。然而,目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中有關音標內容的學習,更多的是采用傳統(tǒng)反復拼讀訓練的教學模式,這就導致了課堂氛圍過于沉悶,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再加上學生對英語音標十分陌生,會出現(xiàn)抵觸心理,必然無法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征,通過將英語音標轉換成漢語拼音的方式展開教學。這一方面有助于拉近學生與音標學習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在針對“here”這一單詞的音標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漢語拼音中的“h”,與單詞中“h”的相似性,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一音標的印象,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再如單詞“sleep”中s、l、p的發(fā)音,與其對應漢語拼音的發(fā)音,有一定的相似性,學生能更快地掌握這個單詞的讀法,實現(xiàn)英語語音感知能力的提高。
采用這種語音教學方法,一方面是學生對漢語拼音有一定的認知基礎,類比轉化起來比較簡單;另一方面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采用語音教學方法,教師不僅可以化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還可以化解學生對音標產(chǎn)生的抽象認識。對于小學生來說,利用漢語拼音來優(yōu)化音標教學,顯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路。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語音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更加正確的英語發(fā)音技巧,學會正確的英語發(fā)音與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就目前而言,小學英語課堂并沒有營造出這種英語環(huán)境,僅是憑借課堂中的語音訓練和英語表達,學生的英語發(fā)音能力難以得到快速的增長。此外,課堂上的英語語音訓練對學生而言并沒有吸引力,學生的參與熱情較低。
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開展各類語音游戲來創(chuàng)設一種更真實的訓練情境,為學生的語音訓練搭建平臺。例如,在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At the snack bar”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牛奶、咖啡、三明治等,組織學生分別扮演顧客、服務員,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使用英語進行點餐。在真實的情境下,學生會更加樂于說出“I’d like a hamburger and a glass ofmilk.”這類句子,表達正確、流利,富有節(jié)奏感。
通過讓學生參與真實的情境,教師不僅達到了語音訓練的目的,還能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產(chǎn)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處于快樂學習的狀態(tài)。
我國與英語國家有多個方面的不同,其中文化背景的差異性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著較大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中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理解,如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等,組織各種語音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使用英語,分享自己對這些節(jié)日的認識和與節(jié)日相關的習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收集相關資料,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進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收集更多英語對話素材,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最終促進英語語音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譯林版《英語》“AtChristmas”這一單元中的Story time板塊,集中介紹了圣誕節(jié)相關的內容,為了加深學生對圣誕節(jié)的認識,感受圣誕節(jié)的氛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制作圣誕樹和圣誕賀卡,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Christmas tree and an ordinary tree?”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文本資料,通過多媒體平臺展示圣誕節(jié)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思考兩者的不同,并進行總結歸納。
如此,將語音教學與各種節(jié)日聯(lián)系起來,以這樣的背景作為依托,學生就可以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英語語言及其運用規(guī)律,學生對英語詞匯及語句中的語音運用,也會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點就是在語音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感受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十分喜歡模仿,也善于模仿,英語教師的語音習慣和對英語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就需要從自身入手,不斷更正自身的語音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受力,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發(fā)音,引導學生大膽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音情境。
例如,在譯林版《英語》“Holiday fun”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在學生發(fā)言之后,可以用單元中的重點短語——That isgreat來評價鼓勵學生。在教師運用這一短語時,學生也能夠感受到這一短語的正確發(fā)音和表達,并將其應用到之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梢哉f,教師對課文重點詞語直接、形象的應用,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這一短語的魅力所在。此外,積極的鼓勵和評價也可以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和完善,實現(xiàn)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無論是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還是對學生個人的發(fā)展而言,這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正確制訂語音教學目標,嚴格遵循教學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實現(xiàn)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應用更加高效的語音教學。只有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探索出創(chuàng)新的教學思路和方式,才能使整個教學氛圍更加輕松,教學效果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