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qū)府學胡同小學朝陽學校 李春玲
通常,人們覺得童話是給孩子們閱讀和使用的,因為孩子們最適合在想象的世界里發(fā)展身心,也會因為有了想象的空間而變得聰慧和美好。而心理童話將催眠概念以隱喻的形式融入故事和繪本中,通過激發(fā)孩子的想象能力來教會他們以新的方式面對和解決身體及情緒問題。對此,我們將心理童話積極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成效顯著并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
而在心理童話的課題實踐中,我們又發(fā)現(xiàn)它也適合大人,適合我們的教師。對此,本文如何以心理童話的戲劇活動引導教師心理成長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教育事業(yè)的重要實施者,教師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國教育的發(fā)展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實現(xiàn)。
眾所周知,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領者、指導者、護航者……可以說,教師的一顰一笑都會被學生捕捉到;教師的言談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學生更容易依賴教師的評價。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也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yè)成績以及人格發(fā)展。
隨著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教師備感壓力,時常感到身心疲憊,導致“幸福指數(shù)”降低,對工作和生活熱情減退。
由此可見心理健康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教育部對全國1萬余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開展培訓,幫助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高能力和水平。對于學校而言,對教師定期進行心理成長培訓是激發(fā)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有效途徑。
對此,心理童話的戲劇活動,更能疏導、緩解教師們的精神壓力,幫助教師們放松身心。
《山崖與海岸》是無智創(chuàng)作的心理童話,刊發(fā)于《華夏教師》雜志上。故事通過講述月亮為“邊兒”緩解和排解因為家庭問題帶來的苦惱,說明一個道理:世界上的東西會給人各種力量,比如,危險的山崖或蔚藍色的海岸,但人們要學會將危險的情緒轉變成積極的希望。該故事用“山崖”和“海岸”作為象征,隱喻了發(fā)生在我們人生的過程中很多柔軟和堅硬的境遇,悲傷和光亮的時刻,愛和失望,等等。
我們邀請了無智老師和教師們一起,以心理童話為載體,用戲劇的方式,演繹了內心世界的歷程。
第一,由無智老師進行童話故事展示,并對內容創(chuàng)作進行講解,幫助教師理解故事內涵。
第二,引導教師回憶在教育教學中與學生發(fā)生的“惱火的”“愉悅的”“失望的”“幸福的”故事或片段。
第三,讓教師參與戲劇表演,利用各種道具(如各種色彩的紗巾、面具,手鼓、沙子錘等樂器)演繹教師心中的“山崖”與“海岸”造型。
第四,引導教師利用內心獨白的方式,轉移教育教學中的負面情緒。
第五,釋放壓力,遇見更美好的自己。無智老師引領教師們做“我記得……”活動,教師在闡述參加活動感受的過程中,釋放了緊張的情緒,將看似驚悚的“山崖”轉變?yōu)槲邓{寬廣的“海岸”。
在很多時刻,我們看不到內心的世界,看到的是客觀的外在世界。我們內心的世界隱藏著我們的力量和軟弱,只有看到了它,我們才能改變和成長。《山崖與海岸》心理童話正是引導人們看到內心世界的素材,將其與戲劇融合的活動,帶給了教師們深深的觸動。
高原老師(任教語文學科)說:“這次的教育戲劇課堂,我了解了《山崖與海岸》的獨特構想,這兩種意象直抵內心的兩種情緒感受,山崖與海岸是那么不同又那么自然地相互依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海岸和山崖,每個人都有走在山崖邊緣的經歷,海岸雖美,站在山崖的那刻卻感覺無法抵達。
張雅玲老師(任教數(shù)學學科)說:“這次心理童話的培訓非常有意思,很有創(chuàng)意。我體會了一次心靈的成長,心里的柔軟被喚醒,被觸動。作為教師,平時大多處理的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問題。有時候會疲于應對,心里那些柔軟的部分被磨平了,但這次課讓我重新感受到了自己心里柔軟的部分,學會用柔軟的心理去理解學生、幫助自己?!?/p>
張玲老師(任教數(shù)學學科)說:“這則心理童話告訴我們,一個容器可以裝走自己的煩惱,還有就是一面鏡子讓自己看到美好的事物……我們幫助自己想到美好的一面,來溫暖自己的身心,愉悅自己。學習到了山崖與海岸的搭建,讓內心的感受外化?!?/p>
我們一直要求教師脫掉堅硬的外殼,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在心理童話的戲劇教學中,我們實現(xiàn)了。
劉瑤老師(任教數(shù)學學科)說:“借助戲劇形式,結合學情,改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梢园遒N出黑色的山崖和藍色的海岸,讓學生寫一寫令人煩躁的事和溫暖的事,將不好的事放在山崖板貼的后面,將好的事貼在海岸上美人魚的身上。讓學生要更多地感受美好的事物?!?/p>
汪培培老師(任教語文學科)說:“通過心理童話的戲劇活動,我發(fā)散思維,自己想了一個叫作‘神奇藥水’的小游戲,孩子們對自己的水杯許愿,釋放魔法,可以擁有一口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藥水,如‘我希望擁有勇氣水,喝下這口水我將變得更勇敢’。在音樂聲中,學生很有儀式感地喝下自己水杯中的一口水。所有其他的同學齊聲高呼‘你一定會更勇敢,你一定會更勇敢’進行魔法加持……”
只要教師體驗到內在世界的柔軟,才能創(chuàng)造柔軟的美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我們的學生健康成長。心理童話的戲劇教學剛好能助力和開啟我們去實踐。
高原老師說:“這則心理童話的學習,給我們請來了四位‘精靈’,那也是內心柔軟時刻的我們自己,精靈們是一個滑翔傘,是一對美麗的翅膀,是一條鑿在崖岸的石階,輕輕松松不知不覺間把我們送到海灘?!?/p>
張宇老師(任教數(shù)學學科)說:“心理童話課上我忽然意識到,當我面對班內調皮的學生,怒發(fā)沖冠的時候,我可以用張老師講過的心理童話的四種方式放下我的情緒,把壞情緒藏起來,而不是去怒吼……我可以結合一些內容到教育班級上。遇事冷靜,這樣才能把我從山崖拉回蔚藍的海岸?!?/p>
我們一直是自我生命的主體,但我們往往忘卻這個事實。我們責怪環(huán)境造就我們,放棄了自主的改變。所以,對于教師來說,主體性的覺察是一門永遠的功課,在高壓的教育生活里,我們更呼喚主體性的覺察。
馮亞楠老師(任教數(shù)學學科)說:“借助《山崖與海岸》這一個案例,我清晰地感受到面對消極情緒,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情緒轉移與轉變,而所有的轉變主體都是自己,自己需要積極面對消極情緒……”
汪培培老師(任教語文學科)說:“我個人特別喜歡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所有人手拉手,邊念著神奇的咒語,邊像海浪一樣卷起來,所有人越來越近,我感到逐漸被溫暖的身體包圍,耳邊環(huán)繞著同伴的聲音,我由一個個體融入了一個集體。直到所有的手變成浪花,而我就是浪花的一朵。無須多言,這種體驗就帶給我許多對同伴的親近與集體的容納感。我想人與人之間的親近,借由恰當?shù)闹w接觸,確實會有意外的好處……我也要針對每個孩子的自身情況,通過開展相關主題心理活動課,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發(fā)揮教師的聰明智慧,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在各種體驗活動中,能有所獲得和體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p>
教師們的感悟讓我想起鐘南山院士,在一次慢性疾病患者情緒管理公開科普講座上的話,他提到“其實,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為了教師的身體健康,對于處于高壓工作生活中的教師而言,心理童話與戲劇體驗方式活動使得教師們沉浸其中,得到了療愈……而這是一個較新的實踐視角,我們會堅持探索和實踐,積累更豐富的經驗,以享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