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實驗小學 王彩萍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直是一線語文教師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內(nèi)容。
就目前的小學寫作教學而言,其情況并不理想。學生怕寫作文,完成一篇習作對他們來說是一件相當艱巨的差事。在寫作教學中,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作文課前學生缺乏興趣、唉聲嘆氣;作文課上學生抓耳撓腮、難于下筆;作文課后交上來的作文內(nèi)容同質化嚴重,比如:寫親情時大多數(shù)就會寫:生病,爸爸背我去醫(yī)院;下雨,媽媽送傘、送衣服這樣的事情。還有的同學像記流水賬一樣寫了很多事,卻沒有突出重點。問及原因,大多數(shù)學生都說事情本來就是這樣啊,除了寫父母照顧我們還能寫什么呢?
學生習作中所出現(xiàn)的類似情況,首要問題是寫作教學脫離了學生生活實際。許多教師在進行寫作指導時,只是根據(jù)自己已有的有限經(jīng)驗講方法、講選材、講主題等,自己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課堂中沒有創(chuàng)設一個引發(fā)學生產(chǎn)生共鳴的生活化情境,忽略了學生寫作時的情感、思想上的激發(fā)與觸發(fā),導致學生寫作時始終和生活脫節(jié),面對習作題目無從下手,缺少寫作素材,自然是無話可說,無話可寫。學生失去了寫作的信心,連寫作的興趣也逐漸降低了。即使勉勉強強寫出來,也是胡亂拼湊一通假大空的內(nèi)容,情感不真實。
再者,當前很多學生的寫作都缺乏創(chuàng)新,通常情況下都是對作文書上的文章進行仿寫,缺乏自己的主見,不同學生寫出的文章有雷同之處,這樣的作文質量必然不高。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學生缺乏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關注,寫出的東西未聯(lián)系自身及生活的情況,影響文章質量,更難以突出文章的獨特性與個體性,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受到影響。
針對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教師可以將生活即教育理念融入習作教學中,使寫作教學與實際生活產(chǎn)生聯(lián)系,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及習作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價值及意義。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關于寫作教學的具體建議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边€有,依據(jù)當前的課程標準來看,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還要求注重創(chuàng)新,也就是讓學生的寫作表現(xiàn)出創(chuàng)新性,寫出的文章要有新意,不能千篇一律,這樣才可以寫出高質量的文章。而要想實現(xiàn)文章寫作的創(chuàng)新,必須要讓學生在具備一定語文知識水平的同時,還要具備豐富的生活體驗,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將實際生活融入具體的寫作中,使每個學生的文章都可以突出自身的個性,實現(xiàn)高質量的作文寫作。這也就需要融入生活及教育的教學理念。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是其教育核心思想,強調(diào)教育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教育應與學生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滿足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教育不能脫離生活而我行我素,生活含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思想。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我們應該具備從“生活即教育”的視域去發(fā)現(xiàn)利于教學因素的意識,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踐行在自己的教學中。就作文而言,生活是習作的沃土,寫作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寫作的過程就是對生活再認識的過程。那么,寫作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教師在設計寫作內(nèi)容、題目和指導學生寫作時,要立足生活,兼顧學生生活體驗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設計生活化的習作內(nèi)容,讓學生的生活融入寫作教學活動,寫作教學才有源頭活水。
要讓孩子愛上寫作,在習作中表達出真情實感,就必須讓他們積極參與生活、體驗生活,對生活產(chǎn)生獨特的認識,獲得豐富的體驗和情感。對生活缺乏了解和體驗,作文時自然就會出現(xiàn)“無米之炊”的問題。寫作指導過程中創(chuàng)設觀察情境、想象情境、體驗情境,可以將學生的寫作變得更加直觀,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能夠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如指導寫《小小推銷員》,課堂上教師請學生進行模擬演示:“你們要想評為最佳推銷員,就得積極想辦法把顧客給吸引住,介紹清楚商品外觀、用途、規(guī)格、使用方法及價格,還要注意你的語言表達,讓顧客心動?!苯處熢捯魟偮洌瑢W生便迫不及待地在小組內(nèi)推銷起來了,熱情的招呼、親切的話語中,不難看到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在評選最佳推銷員環(huán)節(jié),請學生要留意同學的推銷過程,注意同學的言行和表情,評選后組織學生說過程、說想法。
這樣的生活化寫作教學課堂中,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說得興致勃勃。在此基礎上,寫作可謂水到渠成,學生寫起來不難了,有興趣了,真正做到“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我們在命制作文內(nèi)容、題目時,要注意尋求作文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如:學生剛分班到新的班級,寫《自畫像》《這就是我》;“十一”長假,我們寫《國慶見聞》;學校少先隊組織愛心義賣活動,我們寫《記一次難忘的義賣活動》;同讀一本書《草房子》,我們寫讀后感等。生活中的偶發(fā)、突發(fā)事件也是學生筆下精彩素材。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了幫助同學正視疫情,正視這不平常的經(jīng)歷,策劃了一次“寫給逆行英雄的一封信”的主題寫作教學,指導學生表達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在習作里,我讀到了同學們對逆行英雄的敬仰之情、感恩之意,也感受到了同學們在戰(zhàn)“疫”中的決心:宅在家中,讀好書,上好課。這次以親歷的生活為題材的寫作,不僅訓練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對生活的思考。
教師要突破課堂作文的限制,引導學生去關注身邊興起的新活動、新事物,周圍反常的現(xiàn)象、新聞熱點、焦點或是生活遇到的各種困惑、煩惱、喜樂等,指導學生經(jīng)常寫一些簡單的生活隨筆,可以去評議、去分析,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感悟。如:一趟精彩的旅行、一次終生難忘的交談、一句平淡溫馨的話語……這些都是生活中的精彩瞬間,學生如果能用心捕捉這些動人的記憶,用心表達真實的感受,寫出來就會真切感人,充滿生活氣息。日記是作文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學生釋放情緒的媒介,教師可引導學生用日記記錄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歷,抒發(fā)自己的感悟。
還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平臺實現(xiàn)學生寫作思路的有效拓展,利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方式進行網(wǎng)絡寫作平臺的構建,進行微作文寫作。這種方式符合當前時代發(fā)展趨勢及學生的特點,并且可以真正實現(xiàn)生活教育,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充分體現(xiàn)出來。
漸漸地,一方面,作文走進學生的生活,作文內(nèi)容從學校、家庭向社會、自然延伸,學生有了真實具體的生活經(jīng)歷、生活體驗,對兩周一次的大作文也就漸漸地不再感到無從下手了;另一方面,學生也能逐漸形成關注時事、關注社會風云變幻、關注人類命運的意識,從而加深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寫出更有深度的文章。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要想實現(xiàn)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還必須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谀壳暗纳罴唇逃砟畹闹笇?,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觀察,觀察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并且要將一些具有趣味性及價值性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將這些內(nèi)容通過文章表達出來。長時間的觀察及寫作,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寫作。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及周記的習慣,這也是讓學生形成良好寫作習慣的重要方式,教師與學生都需要對這些方面加強重視。
把生活即教育理念踐行在寫作教學中,生活與習作相融,學生寫作時就有物可寫、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在作文中表達出對生活的認識和思考,表達出對生活的感悟和充沛情感,在寫作中體會生活樂趣,更激發(fā)學生主動寫作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實現(xiàn)小學習作教學的目標,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下的學生培養(yǎng)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