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寨里河鎮(zhèn)中心小學 丁潔昌
隨著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整合教學過程。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師的備課情況來看,主要包括集體備課和教師個體備課兩種模式,集體備課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補充與參考,對個體備課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彌補。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教師在重視知識與技能傳遞的同時,可以通過與其他教師互相交流來彌補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開放式的探究。但是,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同樣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備課形式化以及教師個人風格弱化等,這會對教學工作的開展產生不利影響。這就需要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對小學數學教師集體備課的措施進行具體分析,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教學內容、學生特點以及教學目標為基礎,設計教學方案的行為就是備課。在備課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知識性、教育性、藝術性與趣味性的融合,傳授學生教學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人們通常以為備課是教師的個體行為,其體現的是教師個人的教學思路與計劃,教師通過對自己所教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而集體備課則是在個體備課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教師已經形成了基本的教學思路,在集體備課過程中相互交流、討論,彌補自己備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制定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案。
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地與個體備課相結合,在保留教師個人教學風格的同時,積極地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解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fā)揮教師群體的優(yōu)勢,更好地彌補個體備課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知識點內容相對簡單,主要是讓學生在系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對數學符號形成一定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概念。在這一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做到知識性與生活性相結合,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對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設計。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同學校與教師團隊在集體備課中形成了不同的風格。部分教師團隊會采用個體到集體的模式,在教師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以后,開展相應的備課工作,形成初步的教學方案,然后在教師團隊中進行討論,總結其中的建設性意見以后再進行調整。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集體備課的方式,反思總結自己教學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進行自主改進,借鑒其他教師的一些先進經驗,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案,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在從個體到集體備課方式轉變的過程中,必須要采用多樣化的備課模式,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為集體備課的開展提供更為豐富的素材,同時結合實際教學效果,對集體備課進行優(yōu)化改進,做到與時俱進,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比如:在開展周長知識點教學的時候,對待這類較為抽象的概念,傳統(tǒng)的單純講授的教學形式,往往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接受緩慢,這也是教學過程中困擾教師的具體問題之一。教師在個人備課中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對周長的概念形成正確的認知,同時借助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教師團隊對周長教學的生活性教學理念進行了肯定,同時提出教師不應該只采用圖片展示的方式,還應該借助一些實物,讓學生能夠真切地感知到物體的周長這一概念。通過集體討論,教師能夠更清楚自己教學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調整,以提升教學質量。
在當前的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集體備課工作的開展,需要尊重教師個體的教學風格,激發(fā)教師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師的集體智慧發(fā)揮出來,所形成的教學方案淡化了濃厚的個人色彩,每一位教師都能夠采用。但是,正是由于缺乏鮮明的教學風格,使得教學工作的吸引力不足,無法滿足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需求,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也產生了不利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集體備課的同時,尊重其他教師的教學風格,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教學方案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進一步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比如: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教學中,幾何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對部分學生來說,知識點的接受具有過程性、漸進性,存在死記硬背的現象,對于知識點欠缺清晰的認知。教師可以采取一定措施讓這部分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直觀的認知,避免學習中的無用功。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對“觀察與測量”在提升學生操作能力與觀察能力方面的作用有著正確的認知,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教師團隊認為應該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與測量下,形成真實的認知。但是對教師個體來說,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正確引導學生。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從自己所觀測到的畫面中形成多樣化的認知。所以,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發(fā)揮教師團隊的集體智慧,教師也要在不斷的交流中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尊重教師個體的教學特色,為學生呈現更為優(yōu)質的小學數學教學服務。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許多學校對教師團隊集體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一定章程范圍內,落實集體備課的相關內容,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細節(jié)進行記錄。在這種嚴格監(jiān)督的環(huán)境下,集體備課容易出現一些形式化的問題。教師為了滿足學校制定的各項標準,經常會出現忽視備課質量的情況,這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核心素養(yǎng)視域的角度出發(fā),在進行集體備課的過程中,靈活地采用備課手段,保證所形成的備課內容能夠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在這一過程中,集體備課活動的開展要具有動向以及靈活性,不能簡單地以各個階段的教學內容為主,形式化地開展集體備課活動,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問題以后,教師能夠及時交流、討論,發(fā)揮出教師團隊的智慧與優(yōu)勢。與此同時,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需要在集體備課中對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對自身的教學方案與手段進行改進。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進行教案的設計,同時需要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經驗。所以,在目前的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尤其是針對高年級學生,教師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分析觀念、空間觀念等,開展教學設計工作時要發(fā)揮出集體備課在數學教學討論中的作用,并及時學習更多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不斷提升教師業(yè)務能力與素養(yǎng),保證自身的教學工作能夠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師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深入交流,分享自己教學過程中的經驗,解決自己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隨著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深化,集體備課的任務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對教師的能力與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能力與素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發(fā)揮出教師團隊的智慧,在保持個人教學風格的基礎上,發(fā)揮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通過高效、科學的集體備課為學生營造真實性、高質量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改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