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平海第一中心小學 任元勛
閱讀是心靈的旅行,作為語文教師,要讓閱讀成為學生心靈的慰藉,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侶,豐盈自己的靈魂,涵養(yǎng)自己的品行?;谡緯喿x思想,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內容來看,這些能力包括語言建構與應用能力、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為此,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合理引導,能夠適當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并能夠使其加深對整本書內容的理解,以此逐漸達到對復雜內容理解的程度。
整本書閱讀教學中使用的書籍包括經典作品、有文學價值的作品、體現(xiàn)語文課堂性質的作品。就高年級小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而言,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自由的平臺,使學生的閱讀能夠更有個性,更有吸引力。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在整本書的閱讀速度、情感以及鑒賞等方面都有了獨立的認知,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教育。就當前學生的整本書閱讀實際而言,主要存在閱讀興趣不足、過于看重大意、缺乏個人獨到見解等問題,不利于高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形成。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興趣激發(fā)、細節(jié)把握以及尊重個性等角度展開教學。文章結合小學高年級語文整本書閱讀實踐,將從以下角度進行探討。
高年級學生面臨著沉重的學習壓力,要想讓其沉下心來閱讀一整本書,需要更加科學的閱讀方法。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在極其強烈的閱讀欲望的刺激下,學生才可能擠出時間來閱讀;其次,教師要為學生精心選擇閱讀書籍,讓書籍能夠真正解決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的心靈。高年級的學生與低年級學生不同,不是簡單的語言或者引導就可以使學生對一本書產生閱讀興趣的。教師不妨從整本書的作者、創(chuàng)作心路或者是整本書的思想個性等方面為學生提供閱讀指導,從而使學生由衷地對書籍產生敬畏之情,這樣便可以保障閱讀實效。
例如,在《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的閱讀中,教師便可以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興趣閱讀方法,讓學生可以持續(xù)閱讀下去。在閱讀之前,教師可以設計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在課前展示出來:“1.魯濱孫漂流了多長時間?2.他是如何度過漂流的日子的?3.在他的心中,是什么讓他堅持下來的呢?4.你認為哪部分內容最為驚心動魄……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便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任務的安排既符合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又能夠恰到好處地使學生的閱讀更加深入細致,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閱讀目標。
高年級的小學生喜歡更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精心選擇一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挑戰(zhàn)欲望的書籍,使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使閱讀的實效性得以提升。
閱讀一本書,不僅要了解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還要透過情節(jié)關注到內在情感。當前,高年級學生在閱讀整本書的時候,更加看重主要的內容框架,快餐式的閱讀方式是他們的最愛。然而,這樣的閱讀無法使學生感受到書籍中的精神內核,更不能在其中看到書籍的思想精髓。故而,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整本書的時候,先要理清框架結構,再將書讀厚,同時還要使學生在語言、情感、遷移等方面做出閱讀嘗試,從而最終掌握更有效的閱讀審美能力。
例如,在《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的閱讀中,學生更加看重有關情節(jié)發(fā)展的部分,而忽視了這本書的語言和思想,很多學生大致一讀,便可以講述出故事的梗概,也能夠在這樣的閱讀中了解到大致的思想情感。而真正的閱讀,不是這么膚淺。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鑒賞語言,學會審美,比如在“吃遍小島”一章節(jié)中,教師便可以讓學生感受語言的深意:“我覺得自己是多么幸運的人啊……吃飯時,我常常對著天空說道,謝謝!謝謝您為我提供如此盛宴!干杯!”這段話中就寄予著深意:“我們的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感謝嗎?在閱讀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放飛思維,將作者的情感與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閱讀就會升華?!睂W生在這樣的指導下便會逐漸學會品味文本的語言,學會細品。
關注閱讀的要點,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明確閱讀思路,明確了解自己需要在閱讀中提升的方面。這樣,整本書的閱讀便會從整體到局部、從外到內展開,思路更加清晰,學生的閱讀任務也更加明確,這樣,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和閱讀習慣也會逐漸形成。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生的主體性備受關注,而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也要將學生的主動性充分展示出來,要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將自己的獨立意識展示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新能力。當前,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大都會從作者、主題思想等方面解讀文本,但是這樣的中心思想總是一成不變的,很多學生都可以背會。這樣的閱讀缺乏新意,而且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發(fā)展,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出來的一些創(chuàng)新思想,教師應該給予更多的尊重。
例如,在《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的閱讀中,教師可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見解,擺脫陳舊的思想理念。每每讀到這本書,我們便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信念、堅持、睿智等詞語,而在實際的閱讀中也許學生會有更多的見解,比如,有的學生就會說:“他是有些無情的,離開父母遠行。”“我覺得除了那些好的品質外,他也有一些不擇手段,比如奪船戰(zhàn)役的時候,他就表現(xiàn)出來了。”學生在閱讀中總會感受到很多與常規(guī)理念不同的思想,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邁進。
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使高年級學生在整本書的閱讀中能夠積極思考,創(chuàng)新閱讀思維,彰顯個性色彩,喚醒學生沉睡的內心。讓閱讀因學生個性更添魅力,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高年級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打開一扇門,讓個性思想融入進來,讓優(yōu)秀的思想照耀在學生心間。在高年級語文整本書閱讀中,教師需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具體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方法,教給學生更有效的閱讀策略,讓學生在帶有情感的閱讀中實現(xiàn)對于自我的突破,促進自己的內在精神提升,從而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