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5G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智慧服務
摘要:“5G+AI”環(huán)境下新興技術的深入應用正在悄然改變大眾的生活方式,而新時期民眾的需求也在逐年升級。傳統(tǒng)圖書館的實體場館服務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廣大讀者的基本需求,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與智慧化服務才是時代主旋律,也是未來圖書館發(fā)展的主流趨勢。文章對5G通信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AI)的特點及應用進行了概述,簡要分析了二者融合在圖書館讀者智慧服務中的突出優(yōu)勢,并對未來讀者智慧服務的構建提出了若干可行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10-0030-03
公共圖書館智慧服務創(chuàng)新是指在服務過程中,逐步采用新的服務理念與新技術轉型發(fā)展當前的讀者服務流程,升級服務產品,提升服務效能,增強讀者的閱讀體驗,創(chuàng)造新價值。當前,圖書館行業(yè)已經開始注重并使用新興技術與新理念促進自身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無論在服務方向、服務內容、服務形式,還是流程模式上都體現了時代的新鮮元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深入應用與5G通信技術的加入使萬物互聯與智慧服務場景構建得以逐步實現,5G通信技術的低功耗、高速率等特點促進了線上服務的革命式發(fā)展,因此,對“5G+AI”技術融合環(huán)境下的讀者服務策略進行研究意義重大。
1“5G+AI”技術特點分析
1.15G通信技術的特點及應用場景
5G通信技術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簡稱5G),是4G(LTE-A、WiMax)技術的延伸。5G通信技術具備五大優(yōu)勢,即“4H1L”,分別是高速度(High-speed)、高并發(fā)(High-concurrency)、高兼容(High-compatibility)、高安全(High-safety)、低延時(Low-delay)。當下,我國正處在5G通信技術高速發(fā)展時期,全國范圍內正在投巨資部署5G通信基站,力圖構建廣泛的5G高速傳輸網絡,將各種智能化設備以網絡的形式連接起來,將萬物的互聯、互通、互控變?yōu)楝F實,形成一個“泛在網絡”。4G環(huán)境下的互聯互通僅僅停留在人人互通、物物互聯的水平,且連接水平較低、延遲高,而基于5G傳輸基站的通信傳輸能夠實現萬物高速互聯,包含物與物之間的互聯。此外,基于5G通信技術的傳輸網絡具有頻譜共享的特殊優(yōu)勢,功耗較低也符合當前國家綠色發(fā)展的理念,延時較低能夠大幅提升傳輸效率,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5G通信技術與1G到4G通信技術存在本質性的區(qū)別,1G到4G通信技術中人與人之間的互聯是核心功能,而5G通信技術中除了人人互聯,物與物之間的智慧互聯、工業(yè)的自動化生產、汽車智慧駕駛等都以此為基礎。對于圖書館行業(yè)來說,5G通信技術的應用給讀者智慧服務提供了無限可能,尤其結合當前成熟的AI核心技術,無疑會將讀者智慧服務提升到很高的水平。
1.2AI技術特點及應用場景
人工智能指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深度模擬人的思維與行為習慣,AI的深度發(fā)展在近年來曾一度引發(fā)世界范圍內的技術與產業(yè)革命。AI技術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包含類似人腦的邏輯思維推理、知識學習、行為規(guī)劃、智能交流、環(huán)境感知、工具使用及設備操控等。當前,高端企事業(yè)單位應用了AI技術,并在企事業(yè)單位的生產、管控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圖書館行業(yè)已經開始應用AI技術與設備,在圖書借閱、參考咨詢、線上推廣等活動中無處不顯現出智能技術對服務水平的巨大提升作用。
1.3“5G+AI”關系及發(fā)展特點分析
5G通信技術與AI技術都是當前科技界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顛覆性技術,兩種技術的出現都為人們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二者的結合更為未來核心問題的解決提供無限可能。未來一段時期,“5G+AI”技術的融合發(fā)展將會以其科技含量高、智能化水平高、突破時空限制、超高速傳輸、低功耗等突出優(yōu)勢成為企事業(yè)單位青睞的對象。5G通信技術與AI技術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將會呈現出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的關系,二者交替上升、結合發(fā)展,協(xié)同為社會帶來更加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深度發(fā)展的智能化設備需要高速且穩(wěn)定的5G網絡作為傳輸途徑,而5G的廣泛應用基于智能化設備的深度普及。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未來一段時期內,智能化設備的深度應用以及讀者的智慧化服務將是發(fā)展的重點內容,而“5G+AI”的融合應用無疑是促進讀者智慧服務水平提升的重要支撐。
2“5G+AI”技術融合在圖書館讀者智慧服務中的優(yōu)勢分析2.1提升讀者智慧服務效能
“5G+AI”技術的融合發(fā)展打破了以往的服務壁壘,為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手段,客戶端移動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kindle閱讀器等移動載體正在逐漸成為讀者閱讀的主流手段,大幅提升了用戶的閱讀體驗,擴大了知識共享的范圍。未來,在“5G+AI”技術融合下的讀者智慧服務體系中,高度個性化的服務手段、資源服務數據庫及各種形式的體驗式閱讀項目將會逐步實現,讀者服務質量與服務精準性將大幅提升。此外,傳統(tǒng)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時間與空間服務壁壘將會被打破,圖書館館藏利用率也會提升到新的歷史水平,讀者的閱讀增值服務,如智能翻譯、智能朗讀、人機互動、智能推送等服務將穩(wěn)步實現。
2.2賦予讀者服務時代元素
在“5G+AI”技術融合環(huán)境下,圖書館在深度應用智能化設備的基礎上可以依托高速、穩(wěn)定的通信平臺進行數據的高速傳輸,幾乎能夠實現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即時互聯,讀者服務的智慧性將會更加突出。傳統(tǒng)圖書館讀者服務效能及互動性偏低的短板將會逐步彌補,圖書館的跨界合作交流也能依托該技術體系實現?;凇?G+AI”技術融合的體驗式閱讀活動、智能閱讀空間、虛擬體驗式閱讀等能夠讓讀者充分領略科學技術帶來的便利,感受讀者服務中的時代元素。
2.3優(yōu)化讀者閱讀學習行為
“5G+AI”技術的融合發(fā)展促使讀者學習行為發(fā)生根本變化,而圖書館為給讀者提供更加舒適的環(huán)境,在服務場景、資源構建、空間設計、服務流程上都加入了智慧元素,促進服務要素之間的智能交互,提升讀者的學習效率。技術融合促進讀者智慧服務水平提升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通過加入科技元素提升讀者獲取知識的便利性,滿足讀者的檢索、交流需求。二是利用智能設備創(chuàng)新服務形式,搭建形式多元的知識服務平臺,優(yōu)化讀者閱讀體驗。三是搭建智能知識服務平臺,實現服務與讀者之間的無縫連接,提供增值服務,為讀者提供信息推送服務,打造雙智能型圖書館。
3“5G+AI”技術融合下圖書館智慧服務策略
3.1搭建與5G技術相匹配的智慧服務平臺
未來一段時期內,5G通信技術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是圖書館智慧服務提升的關鍵,二者融合也是未來圖書館用于解決綜合管理事務的核心。未來圖書館的發(fā)展方向為第三代圖書館,其工作中心是構建智慧型知識服務平臺,提升館藏資源的數字化水平與優(yōu)化配置水平,而在平臺建設中將5G通信技術與智能設備匹配是工作的重點,智能知識服務平臺的構建與5G技術的應用應同步進行。在平臺的構建上,圖書館可以借鑒當前國外先進圖書館所采用的FOLIO平臺,利用該平臺與5G通信技術的兼容性提升未來平臺的智慧化綜合服務水平,同時也能在應用中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場景。FOLIO平臺的功能性也較為突出,其具備開放性、包容性及可拓展性等特殊優(yōu)勢,能夠在未來的讀者智慧服務中高效率支持與讀者智慧服務相關的邊緣計算和分布式計算處理,形成基于讀者深度智慧服務的協(xié)同知識服務體系。
3.2推進“云端”總館的建設與優(yōu)化
當前,多數大中型圖書館都在實行總分館制,這種建設與服務機制能夠有效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擴大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基于5G通信技術的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將更加具備服務優(yōu)勢,讀者在各個分館中都可享受到同等的服務內容,此時總分館制下的總館不是以往規(guī)定的中心圖書館,而是將核心資源與智慧服務置于“云端”,以往傳統(tǒng)讀者服務建設中雖有這種構想,但限于1G到4G通信技術傳輸速度與穩(wěn)定性的限制,這種服務模式始終未能大規(guī)模開展。而5G通信技術的“4H1L”的突出優(yōu)勢將打破當前實體圖書館總分館讀者服務水平不均衡的弊端,各個館區(qū)通過穩(wěn)定、高效的5G傳輸網絡互聯,各館區(qū)能夠即時獲得海量數字資源,共享云端數據,讓更多讀者在更大范圍內享受優(yōu)質的服務。“5G+AI”技術融合環(huán)境下的智慧服務將更加注重新時期讀者對多元化閱讀形式的需求,力圖構建多樣化的閱讀服務模式,更好地滿足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創(chuàng)建新的服務生態(tài),協(xié)調更多智慧要素加入智慧服務中。
3.3提升知識服務空間智能化水平
未來圖書館智慧服務的建設應朝著“智能技術+智慧服務”方向發(fā)展,其知識空間的建設也應具備融合性、泛在性、感知性與動態(tài)性等特征。以往智能化設備雖然得到了較深層次的應用,但限于4G通信網絡的限制,其應用潛力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無法為圖書館知識空間再造提供技術支撐,尤其是線上知識服務空間的構建。而“5G+AI”技術融合發(fā)展將高速、穩(wěn)定的通信網絡作為空間構建基礎,將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作為中間支撐,優(yōu)化圖書館的人力資源、設備功能與環(huán)境調節(jié),實現諸多要素之間的高速、穩(wěn)定互聯,搭建高度智慧型的知識服務平臺,形成集智能感知、數據融合、推動服務、交流互動為一體,虛實共存、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的協(xié)同空間構建格局。
4結語
在“5G+AI”技術融合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在讀者智慧服務構建過程中面臨的數據整合、服務再造、資源配置等問題將得到妥善解決,讀者智慧服務將會被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圖書館讀者智慧服務的實現要基于5G通信技術與智能設備的匹配發(fā)展,加強云端圖書館的建設和優(yōu)化,提升知識服務空間的智能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宋菲.AI+5G技術背景下圖書館發(fā)展趨勢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1(2):89-91,96.
[2]曾群,楊柳青.5G環(huán)境下智慧圖書館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0(22):2-6.
[3]邢雪.全媒體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創(chuàng)新研究:以黑龍江省圖書館“龍江講壇”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11):17-19.
[4]周運麗.“AI+5G”視域下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7):101-102,105.
[5]蔣軼平.5G技術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智慧服務發(fā)展路徑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0(4):1-5.
[6]馬麗軍.共享經濟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與服務創(chuàng)新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9(1):77-80.
(編校:崔萌)
作者簡介:李丹(1975—),漯河市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