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銘
教育部于2020 年12 月23 日頒布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 (試行)》 (以下簡稱 《規(guī)則》),以規(guī)章制度的形式,對教育部門的懲戒目的、適用范圍、實施規(guī)則、實施方式方法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并要求各學校結合本校學生特點,健全實施懲戒的具體規(guī)則?!兑?guī)則》 的頒布對于中國的教育現(xiàn)狀是亟需的,同時也對各學校如何實施教育懲戒提出了挑戰(zhàn)。
教育懲戒即學校和教師依法對學生違反學校校紀、校規(guī)的行為進行懲戒。[1]高中生處于青春期的后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點: 一是高中生年齡基本上在15—18 歲之間,雖然接近成年人,但人格仍未成熟,性格仍有可塑性,故而在對其進行教育懲戒時,需要體現(xiàn)發(fā)展性與教育性;二是高中階段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階段,學校教育的小環(huán)境,對學生如何認識世界、如何看待世界至關重要,這使得對他們的教育懲戒,更應該體現(xiàn)科學、合法、合理性;三是這個階段的學生的性格特征存在自主性、閉鎖性、不平衡性、社會性。[2]這就要求教育懲戒方式要更加民主與尊重他們。國際上一些國家,如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的教育懲戒已經實施了很多年,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教育矯治模式。本文結合中國國情,借鑒國外好的做法與啟示,從教育矯治政策、教育矯治實施程序與教育矯治實施方法三個方面,探討高中學校如何實施教育懲戒。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教育懲戒,都經歷了從體罰到全面禁止體罰、從懲戒入法到零容忍懲戒、嚴格懲戒到靈活懲戒三個階段的演化過程。[3]而日本的學校矯治制度則相對平穩(wěn),由體罰到懲戒,并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完善。[4]這些國家最后的懲戒政策都更加趨近于支持性教育懲戒。這種方式對人格尚處于不穩(wěn)定期的高中生來說也是合適的,與我國提倡的立德樹人理念基本一致。
支持性教育懲戒,強調采取預防和懲戒并行的 “雙管齊下” 的綜合管理方式,引導學生自律、改善其不良行為。這種方式更加強調,從源頭上杜絕學生違紀行為的產生,而非強調對違紀行為的懲治。[5]其主要做法有: 一是創(chuàng)設積極的校園氛圍,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校園人文環(huán)境,以利于學生更好地發(fā)展;二是明確細化學校的校風、學風,對學生提出較高期望,通過學科課程、德育課程與研究型學習課程加以實施;三是根據(jù) 《規(guī)則》制定本校的校紀、校規(guī),作為懲戒教育的最后防線。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支持性教育懲戒,需要對不同的違紀行為進行分類。澳大利亞的各級學校在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懲戒條款中,對學生的違紀行為進行了分類,主要有: 一是學術不端行為,如考試作弊、剽竊他人作品等;二是在校與他人相處的不當行為,如打架、校園欺凌、與工作人員發(fā)生沖突;三是處理財產或信息不當行為,如損壞他人財產、濫用緊急設備;四是違反學校規(guī)定,如抽煙、不遵守課堂秩序。[6]我國中小學在制訂懲戒條款時,也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將條款進行分類,針對學生不同的違規(guī)行為,在懲處方式上有所區(qū)別。如校園欺凌或打架就可以實施 “恢復性” 懲戒方式,不僅讓學生接受懲罰,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去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傳統(tǒng)學校教育矯治實施的程序為: 學校制定校紀、校規(guī),對學生發(fā)生違紀行為進行問詢、量責,最后實施處分。在這樣的程序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校規(guī)雖然已經被學生知曉,但有些高中階段的學生會認為其不合理,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需要懲罰時,父母也覺得學校做得太過分了。二是校紀、校規(guī)涵蓋的內容很寬泛,有懲戒權的主體也比較單一,主要為學校政教處,真實情況是無法將所有違紀行為都歸到學校政教處,而且行為的懲戒有效性與及時性密切相關,故而很多時候老師的及時懲戒“無法” 可依,也容易引起自我意識比較強的學生,進行反抗或者訴諸法律的現(xiàn)象。三是學校沒有申訴制度,當學生或家長認為不公時,覺得無處可訴。家長要么考慮到孩子還在學校上學把情緒憋在心里,對學校、老師有意見;要么去教育局匿名舉報學校,進行投訴。這兩種方式都不太可取,第一種方式,可能會造成孩子對老師、學校產生厭惡情緒,從而影響到孩子身心發(fā)展;第二種方式,則使得學校不敢懲戒學生,擔心被投訴,從而被教育部門斥責。因此,需要完善校紀、校規(guī)與申訴制度,確保能夠有效地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使其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四是缺乏違紀登記系統(tǒng),使得對違紀行為的懲戒,缺乏連貫性。
校紀、校規(guī)的制定,需要聯(lián)合學校、家長、學生、社會幾方的力量來進行。首先校長及教師代表、家長及學生代表秉承合理、合法的原則,共同構思校紀、校規(guī)草案。草案形成后,還要接受老師、家長、學生及教育行政部門的意見,修改后才可以正式印發(fā)并實施,實施前需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在校紀、校規(guī)的實施步驟上,應根據(jù)懲戒級別的不同,實施不同的懲戒步驟。[7]如對于層級一,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懲戒的基本步驟為: 詢問事實—講述校規(guī)—實施懲戒并告知如何申訴。
而對層級二和三,德育老師及校長對學生的懲戒步驟為: 違紀行為報告 (報上級領導) —上級領導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批復—通知學生(包括懲罰內容,以及做出處罰所依據(jù)的規(guī)章) —通知其家長 (包括學生的違紀行為、將要受到的處罰、做出處罰所依據(jù)的規(guī)章,以及如何申訴) —執(zhí)行處罰—結束處罰—處罰結果報告。學校要詳細記錄每個環(huán)節(jié)。
學生申訴的權利及其程序為:學生家長對其子女所受到的處罰進行申訴,申訴部門為上一級部門,如針對德育老師的申訴,家長可以訴諸校監(jiān),申訴時間及答復期限也要明確。
在校紀、校規(guī)中,需要明確教育懲戒行為的層級及實施主體。如規(guī)定層級一中的口頭批評、罰站的實施主體為全體教職員工;層級二中,對在教學區(qū)內使用手機的懲戒實施主體,應規(guī)定為德育老師;層級三中,對學生實行停課一周的懲戒,其實施主體應規(guī)定為校長。
我國中小學對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矯治方法比較單一,一般是讓學生填寫違紀記錄及反思表,學校對其進行批評教育。這種方法首先對學生不同性質的違紀行為沒有針對性,其次只是懲處,但沒有讓學生通過懲戒得到發(fā)展,如懂得承擔責任,培養(yǎng)某方面的品質,或者遇到類似問題時知道如何解決。國外針對這些問題有一些比較好的探索,如基于責任承擔的 “恢復性會議”、基于品質培養(yǎng)的 “圓圈會議法” “品質培養(yǎng)計劃”、基于問題解決的 “4W 表” 記錄法。本文接下來進行逐一介紹。
“恢復性會議” 主要針對校園欺凌與打架行為,在開始這樣的會議之前,首先學校會開一次預備會,以決定是否要對學生實施 “恢復性” 懲戒 (受影響的各個主體是否選擇 “恢復性” 懲戒、失范學生是否認錯并愿意參與進來),其流程為: 一是提出要討論的問題;二是參會人員從自己的角度陳述對其造成的影響,一般圍繞以下幾個固定的問題進行陳述: 發(fā)生了什么? 該行為對誰造成了傷害或影響? 你對該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你覺得怎樣才能修復該行為所造成的傷害? 三是所有參會人員共同商討方案,來恢復已經造成的傷害,避免未來發(fā)生相似的行為;四是實施恢復方案。[8]
“圓圈會議法” 有點像中國的團體輔導法,這種方法往往被用于心理健康課程。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 人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故而學生違紀并非證明學生不是好學生,而是學生身上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方法,更加需要社會的支持,圓圈會議不僅可以給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在群體中可以獲得支持。會議由教師或其他成年人主持,所有違紀學生圍成圓圈坐下: 一是主持人告知本次會議的具體安排;二是違紀學生按照順序圍繞主題自由分享和表達;三是通過熱身活動破冰,之后圍繞相應主題設計相應的活動和情境,幫助學生親自體驗和反思,如圍繞 “如何守時” 開展活動;四是活動結束后,學生反思現(xiàn)實生活中自己應該如何做;五是學生總結和評價 “活動發(fā)生了什么?” “你在活動中有何感受”。[9]
英國蔡培爾恩樂中學,借助情緒和行為困難支持隊,為情緒行為困難學生提供支持。他們采用課堂觀察、一對一咨詢等方式判定學生的需求,并給予學生所需的幫助。美國的堪薩斯州的教育行政部門,協(xié)助學區(qū)制定適合品格培養(yǎng)的年級課程。[10]“品質培養(yǎng)計劃” 和中國的學生發(fā)展指導有點相似,針對學生心理、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困擾,實施長期有效的指導,讓學生具備某方面的品質,從而解決其遇到的問題。高中生在情緒調控、人際交往及意志力方面遇到的問題比較多,可以就這些方面結合學校實際,邀請校外專家實施長期有效的品質培養(yǎng)。
“4W 表” 是指當學生發(fā)生違紀行為時,需要填寫相互關聯(lián)且依次遞進的四個問題,分別是行為違背何種規(guī)則、何種原因導致、當時情境下應如何解決問題、未來面對此類問題時如何解決。[11]“4W 表”記錄法,有點像中國學校通常采用的方法,對違紀學生進行違紀記錄與反思記錄,都是旨在促進學生進行深入反思,并進行系統(tǒng)思考,有效改進自身行為規(guī)范。而 “4W表” 記錄法,更加注重解決問題,也就是在思想上訓練學生培養(yǎng)恰當?shù)男袨?,更加具有針對性。中國學校也對被三次記過的學生實施停課處分,只是這種處分,很多時候并不是校長給予的。而由校長給予的方式,顯得更加恰當。
總之,中國剛剛為教育懲戒立法,故而也會經歷其他國家教育懲戒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但我們可以吸取國外在實施政策、實施程序及實施方法方面的經驗,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懲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