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明
(桂林市全州縣咸水鎮(zhèn)衛(wèi)生院,廣西 桂林,541500)
在中醫(yī)理論學中,將支氣管哮喘歸于“哮病”、“哮證”,臨床特征表現為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氣促困難,嚴重時表現為喘息無法平臥,在不同的資料記載中,造成哮喘的病因也有所不同[1]?!饵S帝內經》中認為外邪襲肺、肺部宣降功能失常為支氣管哮喘病因;《臨證指南醫(yī)案·哮》中認為早期造成支氣管哮喘的病因為外感邪氣,晚期表邪入里,肺氣失于宣發(fā)肅降,津液淤堵;《千金要方》中認為肺氣虛寒、邪時蘊肺可導致肺氣壅塞,從而導致肺氣向上逆發(fā),引發(fā)哮喘[2]。支氣管哮喘具有反復喘息、氣急、胸悶及咳嗽等臨床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且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可誘發(fā)較多不良反應及副作用,增加臨床治療難度,目前支氣管哮喘的有效治療是臨床研究重點之一,并逐漸將中醫(yī)藥治療運用至支氣管哮喘臨床治療中[3]。本文現對中醫(yī)藥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研究進展進行分析,主要綜述內容如下。
脫敏平喘湯主要由鉤藤、葶藶子、石韋各30g,蟬蛻、烏梅各15g,炙麻黃10g 及甘草6g 組成,其中鉤藤可疏經通絡、熄風止痙,葶藶子可開瀉肺氣、祛痰平喘,石韋可化痰止咳、清肺平喘,蟬蛻可宣肺透邪、熄風平喘、活血化瘀,烏梅可斂肺止咳、生津稀痰,炙麻黃可發(fā)散表邪、宣肺平喘,甘草可潤肺祛痰、補脾益氣[4]。在現代醫(yī)學中,鉤藤中含有的生物堿類成分能夠擴張血管,興奮呼吸中樞;葶藶子可增加心肌收縮力,促進尿液排泄,具有增加心輸出量及降低靜脈壓,減輕肺動脈壓力的作用;石韋能夠抑制炎癥發(fā)生,調節(jié)機體免疫機制;蟬蛻能夠抑制過敏介質釋放,具有抗炎、鎮(zhèn)靜止痛、抗氧化等作用;烏梅中富含的有機酸、氨基酸、生物堿、脂類等成分能夠抗菌、抗變態(tài)反應、降糖、抗氧化等多種作用;麻黃中含有的麻黃堿具有較強的平喘作用,并且通過興奮氣道黏膜血管上的ɑ受體,來促進血管收縮,降低血管通透性,減輕黏膜水腫程度,有效緩解氣道狹窄[5]。通過臨床相關研究可表明[6],脫敏平喘湯能夠減輕患者氣道炎癥及變態(tài)反應性癥狀,改善肺通氣指標及肺功能,且臨床安全性較高。
平喘止哮湯是對麻辛附子湯進行調整,主要由制附子、黃芪各30g,地龍20g,丹參、茯苓各15g,蜜麻黃、桃仁、苦杏仁、白芥子、陳皮、廣藿香、五味子及甘草各10g 組成,其中制附子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黃芪可溫補脾肺、益氣溫陽,地龍可清熱熄風、通絡平喘,丹參可活血祛瘀、通行血脈,茯苓可利水滲濕、健脾,蜜麻黃可宣肺平喘,桃仁可活血祛瘀、止咳平喘,苦杏仁可止咳平喘,白芥子可散結通絡,陳皮可理氣燥濕,廣藿香可醒脾化濕,五味子可斂肺止咳,甘草可潤肺中和[7]。在現代醫(yī)學中,制附子能夠改善患者微循環(huán)障礙,增加血流速度,從而改善毛細血管充盈狀況,改善肺臟微循環(huán)及血液循環(huán);黃芪中富含的黃芪多糖及皂苷能夠減輕氣道高反應性,減輕支氣管周圍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從而促進氣道重塑,減輕臨床癥狀;地龍能夠抑制氣管平滑肌過敏性收縮,具有抗炎、抗纖溶及抗組胺作用;丹參中含有的丹參酮與丹酚酸能夠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huán),保護肺功能;蜜麻黃能夠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改善患者相關癥狀,并且能夠抑制炎癥介質產生;白芥子具有鎮(zhèn)咳、祛痰及平喘作用[8]。經臨床學者進行相關研究發(fā)現[9],應用平喘止哮湯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并且能夠通過調節(jié)Th2細胞及Th1 細胞平衡來發(fā)揮良好的抗炎作用。
麻杏甘石湯出自《傷寒論》,具有辛涼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主要治療由邪熱壅肺、肺失宣降引起的支氣管哮喘,主要由麻黃、杏仁各10g,炙甘草5g 及生石膏24g 組成。其中麻黃具有辛散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杏仁具有降氣平喘的功效,炙甘草具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的作用,生石膏在藥方中主要起到配伍作用,與麻黃配伍可起到止汗定喘、清肺散熱的功效。在現代醫(yī)學中,麻黃是提取麻黃堿的主要途徑,而麻黃堿能夠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血管,興奮神經中樞,并通過興奮氣道黏膜血管上的ɑ受體產生作用,如支氣管黏膜血管收縮、減輕充血水腫,改善小氣道阻塞;杏仁中富含多種蛋白質、礦物元素及維生素,能夠起到鎮(zhèn)咳、平喘、增強機體免疫力、降血脂等作用,而其中含有的苦杏仁苷能夠抑制及殺死癌細胞。麻杏甘石湯則能夠激活信號轉導及轉錄激活因子,調節(jié)白介素水平及Th1/Th2 平衡,提高肺組織及血漿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并通過抑制蛋白激酶B、成纖維細胞ɑ-平滑肌肌動蛋白、血小板衍生因子等,降低內皮素-1 的合成與釋放,來獲得減輕氣道炎癥反應的作用,并且能夠促進氣道上皮重塑[10]。臨床學者經過研究發(fā)現[11],麻杏甘石湯能夠提高支氣管哮喘臨床治療效果,緩解相關癥狀,減少哮喘急性發(fā)作次數,并且改善患者肺功能,有效控制哮喘發(fā)生。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臨床癥狀可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小兒患者,可直接影響生長發(fā)育,因此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一向是臨床研究重點,且由于目前無法根治,僅可通過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來控制癥狀。但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誘發(fā)相關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發(fā)生,隨著中醫(yī)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目前多數醫(yī)師在治療支氣管哮喘時均會采用中醫(yī)藥治療。經過本文分析發(fā)現,中醫(yī)藥治療在支氣管哮喘中具有顯著應用價值及意義,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治療疾病,且安全性較高,不會對患者機體造成損傷,但臨床中藥方劑種類較多,因此在為患者進行治療時可根據其相關癥狀、病因病機等選擇合適的中藥方劑進行治療,同時為提高治療效果,可在原方劑基礎上進行加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