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興
(山東大學,山東 濟南 250100)
人是高校實驗活動的關鍵執(zhí)行者,是高校實驗室中最活躍、最難以管理的因素。安全問題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即便教育部、各高校對實驗室安全問題三令五申,但從事實驗研究的師生依然存在安全意識薄弱、安全知識匱乏和安全技能欠缺的現(xiàn)象,埋下了巨大的實驗室安全隱患。具體表現(xiàn)在:師生沒有認真學習各項實驗室安全規(guī)章制度,學生礙于麻煩未按標準步驟進行實驗,實驗指導教師對學生的不規(guī)范操作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指正,未及時排查整治實驗室安全隱患,實驗結束后沒有及時關閉水、電、氣和實驗儀器等。
高校實驗室主要分為面向本科生的教學實驗室和面向研究生的科研實驗室。高校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涉及人、水、氣、電、實驗儀器、危險用品等諸多方面,內容紛繁復雜、千頭萬緒,教學實驗室更具有實驗學生眾多、人員流動性大等特征。如此浩繁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須依賴于健全的實驗室安全規(guī)章制度、先進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健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是高校順利開展實驗教學活動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高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健全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實驗室現(xiàn)有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陳舊落后,無法滿足現(xiàn)代化的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運行,因此亟需更新先進的安全管理體系。
高校實驗室的安全問題涉及到的人員眾多、內容復雜,需要強有力的實驗室日常管理工作。實驗室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在建立以后需要真正落實到實處、落實到實驗室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絲毫疏忽都極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實驗室安全事故。目前,各高校實驗室雖然都配有安全管理人員,但是安全管理人員的數(shù)量有限、職責不明、能力不足,造成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無法真正落實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不能對實驗活動中的安全隱患進行有效排查,導致實驗室安全隱患日漸增多,最終發(fā)生慘痛的實驗室安全事故。另外,很多高校實驗室存在實驗空間過于擁擠、硬件設施不夠完備、供電線路老化、消防器材缺乏等現(xiàn)實問題。這些問題歸根到底都是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疏漏和松懈。
高校實驗室活動的主體是人,人為原因是導致實驗室事故的主要因素,各高校要把對師生的安全宣傳教育擺在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首位。安全宣傳教育要做到“全員、全程、全面”,安全宣傳教育更要常態(tài)化、專業(yè)化,通過案例式教學、規(guī)范性培訓和定期的檢查考核等方式,摒棄以往“走過場”式的安全教育,集中關注安全教育內容的成效。
1.強化安全意識
高校師生在投入緊張忙碌的實驗活動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實驗室安全問題。絕大多數(shù)實驗室安全問題的產生是因為師生的麻痹大意。各高校要組織師生觀看實驗室安全警示片,在血淋淋的安全事故面前強化安全意識,牢固樹立“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安全觀念,使其真正意識到安全無小事,事事有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
考察修正后最終模型的主要擬合度指標,依據(jù)Amos Output中的Model Fit指標顯示,顯著性概率值P=0.132>0.05,卡方自由度比2/df=1.477<2.00,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0.049<0.08,擬合優(yōu)度指數(shù)GFI=0.980>0.9,校正擬合優(yōu)度指數(shù)AGFI=0.936,基準化適合度指標NFI=0.971>0.9,比較適配度指標CFI=0.990>0.9,綜合考慮各項擬合指標,該結構模型整體擬合情況良好。
2.宣傳普及安全知識
高校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向廣大師生普及安全知識:各高校實驗室要編制符合本實驗室實際情況的《實驗室安全手冊》,師生人手一本;組織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從事實驗活動的師生認真學習實驗室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要做到對各項安全制度了然于心、嚴格遵守;組織實驗室安全知識競賽、應急演練等活動提升師生的實戰(zhàn)能力。
3.開展安全技能培訓
很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是由于學生安全技能缺乏,未掌握相應的安全操作要領。因此,在實驗室準入培訓之外,高校要對直接從事實驗活動的師生定期進行實驗技能培訓和考核,根據(jù)實驗室發(fā)展情況及時更新培訓內容,做到及時、專業(yè)、有效。特別是對于危險系數(shù)高的實驗操作,更要做到“持證上崗”,未通過安全技能考核的師生禁止從事相關實驗。
4.強化導師安全責任
導師作為學生的第一責任人,更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對個別安全意識薄弱、安全知識和技能缺乏的學生要進行“一對一”的安全宣傳教育。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針對高校實驗室存在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落后及不健全問題,各高校、二級單位、教學實驗室要根據(jù)各類高校實驗室具體特點,緊跟現(xiàn)代實驗室發(fā)展方向,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新時代的實驗室安全規(guī)章制度。
1.建立實驗室安全崗位責任制
堅持“誰管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基本原則。逐級分層落實安全責任,簽訂《崗位安全責任書》,要求全體師生嚴格遵守責任管理機制,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實驗室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實驗室安全負責人對實驗室內人身和各類資產的安全總負責。
2.建立實驗室準入培訓制度
對進入實驗室從事實驗活動的師生組織專人進行系統(tǒng)、專業(yè)、細致的安全培訓。構建實驗室全教育及考試系統(tǒng),整合線上線下培訓,通過安全考核的師生方可進入實驗室進行科學實驗。另外,將實驗室安全教育納入新生入學教育和新教師入職培訓,定期對實驗室現(xiàn)有的師生進行安全知識考核。
3.建立實驗室安全應急制度
各高校實驗室要編制實驗室發(fā)生火災、漏電、爆炸及其他安全事故以后的安全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演練制度,組織師生定期進行安全應急演練,提高師生處置燒傷、創(chuàng)傷、中毒、觸電等實驗室突發(fā)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切實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產生的危害。
4.建立危險用品和“三廢”管理制度
實驗室危險用品必須分類存放在指定的安全柜中,嚴格實行雙人雙鎖管理。建立實驗室危險用品存放取用臺賬,師生取用危險用品必須登記存檔,嚴禁師生未經(jīng)允許私自取用危險用品。實驗室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及液體和固體廢棄物必須依照“分類收集、定點存放、專人管理、集中處置”的原則由專人回收處理。
5.建立監(jiān)督檢查機制
各高校要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zhí)法、重實效”的要求,建立對所管轄實驗室的安全監(jiān)督檢查機制。組織專人定期對實驗室進行安全大檢查,檢查要以“防火、防盜、防爆炸、防破壞、防投毒、防自然災害”為主要內容,重點對危險用品使用管理、用水用電安全進行檢查。對安全工作落實到位的實驗室表彰嘉獎,對發(fā)現(xiàn)的安全隱患及時通報整改。
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要積極貫徹“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推動科學管理、規(guī)范管理和高效管理,實現(xiàn)對高校實驗室安全的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
1.配備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
人是實驗室安全規(guī)章制度的踐行者,是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執(zhí)行者。各高校實驗室要配備專業(y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加大對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夯實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定期對實驗室管理人員進行安全考核。
2.開展地毯式安全整治
對實驗室現(xiàn)有的安全隱患進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徹底整治,杜絕安全隱患。擴建面積不足、人員擁擠的實驗室,確保實驗室內物品存放整齊有序,實驗活動在安全距離內進行;集中替換老化陳舊的供電、供水、供氣線路;配齊實驗室消防器材、疏通實驗室消防通道;增設通風櫥、安全柜等實驗活動必需的基礎設備。
3.嚴格落實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
實驗室管理人員要督促監(jiān)督從事實驗活動的師生嚴格遵守實驗室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切實落實危險用品和“三廢”管理制度。對不遵守安全規(guī)章制度的師生,視情節(jié)嚴重采取勸誡教育、通報批評、禁止實驗等措施。
4.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
各實驗室應積極學習先進的實驗室管理理念、更新實驗室管理方法。除了廣泛應用的出入門禁系統(tǒng)、不間斷電源系統(tǒng)、煙感報警器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實時冰箱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之外,各實驗室應安裝實時網(wǎng)絡監(jiān)控系統(tǒng),異地也可及時發(fā)現(xiàn)實驗室安全隱患,各實驗室應構建云儀器平臺,所有儀器設備聯(lián)網(wǎng),管理人員可以遠程控制儀器設備的開啟關閉,學生經(jīng)過網(wǎng)絡授權以后方可獲得儀器使用權限[3]。
高校實驗室安全關系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關系學校的安全和穩(wěn)定,是建設平安校園、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高校應把保障從事實驗活動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切實加強實驗安全管理,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完善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構建新時代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確保教學科研實驗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