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冬日里氣候寒冷、空氣干燥,是呼吸道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哮喘患者往往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其氣道黏膜由于受到冷空氣刺激,導致氣道反應增加,從而出現哮喘發(fā)作癥狀。哮喘本身屬于氣道慢性炎癥,因為患者氣道受到外界的不同刺激,導致出現反復發(fā)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當哮喘患者出現急性發(fā)作時,表現為煩躁、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窒息感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意識模糊,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可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冬季對于哮喘患者來說極不“友好”,寒冬向來是支氣管哮喘的高發(fā)期。因此,哮喘患者在冬季的自我保健及堅持規(guī)范治療就成為防治哮喘發(fā)作不可忽視的措施了。對此,專家提醒,哮喘患者不要因為哮喘是“慢病”就放松對其控制,尤其在冬季寒冷天氣里,一定要從飲食、起居、用藥等多方面入手,做好防病保健,控制哮喘,避免發(fā)作,平安過冬。
哮喘患者的飲食應兼具清淡和營養(yǎng)兩方面。飲食要有規(guī)律,平時少量多餐,避免一次吃得過飽;睡前3 小時就不要再吃東西了。由于哮喘患者均有不同種類的過敏源,所以在日常飲食中,要避免接觸過敏食物,盡量少吃辛辣、油膩和過甜、過咸的食物,像辣椒、花椒、芥末、咖喱等刺激性的調料也盡量少用;還應戒除煙酒,少飲濃茶、咖啡、可樂等刺激性飲料。多吃蔬菜瓜果,保持大便通暢;每日限制鈉鹽攝入量,多食用優(yōu)質高蛋白食物,包括瘦肉、蛋類、大豆以及各類豆制品,以提高抵抗力;多吃含有維生素A、C 等食物,此類食物具有潤肺、保護氣管的作用,包括豬肝、蛋黃、胡蘿卜等,而豐富的維生素C 具有抗炎、抗感染的作用。此外,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及含有阿司匹林的復方制劑、去痛片、消炎痛、布洛芬、心得安、倍他樂克、氨酰心安等,可能會誘發(fā)哮喘,應盡量避免使用,若有必要,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哮喘患者大多免疫力低下,所以有必要進行適當的鍛煉,提高機體耐寒能力。適當的鍛練可以預防哮喘發(fā)作。近年來,哮喘的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這與人們平時活動量減少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在冬季,不能一味地害怕寒冷而躲避運動。另一方面,冬季是感冒的多發(fā)季節(jié),而患感冒期間哮喘患者的機體抵抗力會下降,從而導致哮喘癥狀發(fā)作概率增大。所以,對于流行性感冒,應及早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感冒發(fā)生。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而呼吸道疾病發(fā)生也會引發(fā)哮喘癥狀發(fā)作。所以,在冬季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別是頸項部的保暖。人們每天在居室內至少要度過一半左右的時間,尤其是哮喘病人,在寒冷的大風、雨雪天氣,更要避免外出,可能在室內停留的時間更長,由于哮喘患者對冷空氣敏感,因此室內最好保持恒溫。哮喘患者穿衣時不宜過緊,最好穿純棉制品,避免衣物中含有動物皮毛。若在天氣寒冷或氣溫多變時外出,更要注意保暖,如戴口罩、圍巾,穿上高領衣服,保護好頸部,免受風寒,防止感冒。另外,羽絨制品雖然保暖性較好,但由于一些哮喘病人對動物羽毛、蠶絲中變應原會產生過敏,所以哮喘患者最好不要穿羽絨服或用蠶絲絲綿做的棉衣;寢具也避免使用鴨絨被、鴨絨枕頭、蠶絲被等。
哮喘患者應明確其過敏源,盡量避免接觸過敏物質,包括塵螨、花粉、煙霧等;家中不要養(yǎng)貓、狗、鳥等寵物;不要使用毛織地毯或呢絨制品。同時注意室內通風,保持干燥,避免長期處于空調環(huán)境中,定時清洗空濾。房間應及時打掃,保持清潔衛(wèi)生,以減少塵螨、霉菌等病原微生物或動物皮屑、羽毛。具體來說,室內最好不用地毯;用密封套套住床墊,將枕頭用2~3 層枕套套起來,每周清洗一次枕套;每兩周將床套、床單、枕巾、被套等用熱水(60℃以上)洗1次,陽光下曝曬;室內濕度保持在50%以下。還應減少各種煙霧或刺激性氣體的吸入。盡量不讓同居一室的人員吸煙;避免在室內使用煤油爐、煤爐等;避免進入正在或剛剛粉刷、油漆、裝修過的房間;避免使用多種香水或有刺激氣味的化妝品、發(fā)膠、爽身粉等;烹調時打開窗戶或使用抽油煙機,減少室內油煙;盡量避免接觸農藥、來蘇水、蚊香、汽油等刺激性物質。
哮喘患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規(guī)律用藥。由于哮喘是慢性病,病程較長,用藥時間也較長,有些患者就會擔心長期用藥出現副作用,從而擅自停藥或換藥。這是不可取的,極容易造成病情反復發(fā)作、加重,反而使用藥量會越來越多,效果會越來越差。如果哮喘長期控制不佳,則可能會演變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等較嚴重的后果。因此,哮喘患者無論是在緩解期還是發(fā)作期,都應該堅持規(guī)范治療。尤其是在緩解期(慢性持續(xù)期),雖然沒有明顯癥狀,但最好仍能規(guī)范就醫(yī),讓醫(yī)生根據病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使哮喘得到較好的控制,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減少或防止發(fā)作,保證正常的生活、工作。若哮喘發(fā)作、處于急性發(fā)作期,出現喘憋、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時,更應及時就醫(yī)治療,讓醫(yī)生指導用藥,例如通過霧化吸入抗炎平喘藥物,使藥物迅速到達病變部位,緩解喘息癥狀;或穴位注射中藥制劑或在特定部位注射藥物,達到平喘、調節(jié)免疫力的目的,以預防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