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青聯(lián)學校 鄒 娜
從概念上來看,繪本也可以被稱為“畫出來的書”。在很早以前,人們將繪本稱作“圖畫書”,也就是有圖畫、主題鮮明、情節(jié)簡單的故事書。繪本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能夠提高成年人的關注度。在新課改理念的影響下,繪本逐漸受到小學語文教師的關注,并慢慢地滲透課堂教學中。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當前繪本閱讀教學,依舊存在不少問題,接下來我們對其展開全面探討。
在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謹慎選擇繪本素材,一般來說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基礎知識水平等,選擇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貼近、容易被學生理解及吸收的繪本。同時還需要對繪本內(nèi)容進行針對性的整理、加工。但是,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并未在這一過程中投入過多的精力與時間,他們通常敷衍了事,非常隨意地選擇繪本素材,導致繪本內(nèi)容無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并未向學生提供多元化且難度適宜的繪本知識,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案的落實成效不佳。
教學策略的制定必須要迎合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教學理念的優(yōu)化也需要具備長效意識,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一定要強調(diào)時效性特點,這些基本與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手段等有著直接的相關性。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唯有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方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過在師生關系的維護方面,教師往往不夠重視,與學生缺乏深入的溝通和互動。另外,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到位,依舊延續(xù)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導致繪本閱讀教學效率低下。
在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新大綱的基本要求制訂教學計劃、選擇教學素材等,以便與低年級學生的綜合情況相吻合。不過,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大部分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并未彰顯出來,所以導致一些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性差,這必然會使課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特別是針對一些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的應用而言,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未給予高度的重視及合理應用,這就導致繪本閱讀教學現(xiàn)狀不盡如人意,這不利于繪本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繪本作為幼兒、兒童讀物,在西方國家已經(jīng)流傳上百年,我國對于繪本的利用正處于發(fā)展初期,一些教育學家認為:繪本應該是大部分幼兒人生中的第一本書。所以,為學生選擇一本優(yōu)秀、合適的繪本可以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能夠增強孩子的愉悅感與成就感,使孩子能夠從中感受到快樂與幸福。那么,如何增強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質(zhì)量呢?接下來,我結合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從五個方面對其展開探究。
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這對于繪本教學模式的引入發(fā)揮著一定的輔助及推進作用。目前,個別教師依舊會選擇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繪本教學,時間久了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疲憊感、乏味感、無趣感,甚至會使學生對繪本閱讀教學產(chǎn)生厭倦心理,從而影響教學效率的提升。那么,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靈活選擇不同的教學工具與方法,由此來激發(fā)繪本閱讀教學的趣味性與多樣性,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比如: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繪本教學中,為學生播放與教學內(nèi)容相配的音樂,通過不同的音樂情境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大大提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平臺將與繪畫素材相關的動畫、影視等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引導學生認真觀賞,由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繪本內(nèi)容的趣味性與形象性,由此能夠慢慢地接受、理解繪本內(nèi)容,為繪本閱讀教學活動能夠長效開展下去奠定穩(wěn)固基礎。
小學語文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站在學生層面去思考閱讀期間遇到的相關問題。比如:很多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繪本默讀的時候,通常會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安靜的適合默讀的閱讀氛圍,確保學生不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讓學生獲得最理想的閱讀體驗。并且,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繪本素材,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訓練,指導學生采用正確的閱讀技巧與方法進行閱讀,這不但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閱歷,而且能夠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再比如:一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首先,向學生展示與繪本內(nèi)容相關的圖像、動畫等,再鼓勵學生研究繪本的主題內(nèi)容、作者背景等。在《我和我的班級》教學中,通過引入繪本閱讀教學模式,首先引導學生對繪本內(nèi)容形成一個整體性的了解,讓學生對相關圖畫給予深入剖析、闡釋等。思考及解決相關問題后,方可進行語文閱讀。以便于能夠對整個班級形成更客觀的認識,從而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其次,教師需要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對圖畫中的內(nèi)容進行歸納與總結,讓學生在互動與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繪本的理解,促進學生的連貫性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感,然后給予更積極的引導。
若小學生能夠對繪本內(nèi)容進行深入解剖和細致探索,那么就能有效提高個人的自主閱讀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按照模塊劃分法對繪本內(nèi)容、故事梗概等進行剖析,以便于對閱讀內(nèi)容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語文閱讀能力。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尋找生詞、熟悉詞語等方法對繪本內(nèi)容實施銜接,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比如: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交流、多互動,對閱讀內(nèi)容表達個人意見與看法,對文章形成獨特的理解與認識,然后把故事概要、人物背景等進行深入分析,讓學生掌握整個故事的架構,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彰顯出繪本閱讀教學的價值與意義。
若要確保繪本閱讀質(zhì)量得到提高,就一定要為學生尋找合適的閱讀伙伴,也就是說,將一些喜好繪本閱讀的學生聚在一起,鼓勵他們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使他們對繪本閱讀產(chǎn)生自信。另外,還需要與教師形成有效的融合與交流。所以,針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進行科學分組是非常重要的,這不但能夠為成功進行繪本閱讀做鋪墊,而且能夠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及意識。比如:在繪本素材分發(fā)之前,小學教師結合每一位學生的興趣喜好、實際閱讀效果、個人想法等對學生進行歸納,然后將全班學生科學劃分為4—6個小組,隨后分發(fā)繪本素材,引導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閱讀。這種教學方法能夠為開展正常的教學活動拉開序幕,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在繪本閱讀教學中能夠獲得培養(yǎng)及提升。
教師需要主動鞏固教學成果,所以,在小學繪本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具備責任意識,引導學生鞏固舊知識、新技能。開展高效、完善的評價活動之前,教師需要創(chuàng)建完善、有效的評價機制,這也是目前繪本教學期間必須要認真思考的一個關鍵問題。比如:一些語文教師會通過分組的方式進行繪本閱讀教學,那么,在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實際閱讀表現(xiàn)給予評分,然后再引導組內(nèi)成員進行互相評分。隨后小組長可以把各自的評分結果呈報給教師,再由教師進行綜合評分。當然,也可以安排全班學生對教師的整個教學表現(xiàn)進行評分,以便于讓教師尋找不足、不斷改進。這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繪本閱讀教學效率,也能夠為鞏固班級整體閱讀成功奠定穩(wěn)固基礎,讓小學生繪本閱讀教學能夠長久開展下去。
總之,在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掌握,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需要運用靈活的教學模式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真正彰顯出繪本閱讀素材的價值與意義,為學生帶來更難忘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