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靖 黃 浩 劉曉艷
1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血管外科,四川 成都 610041
2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骨科,四川 成都 610041
3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好發(fā)于下肢靜脈的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與肺栓塞[1]。VTE是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2],具有高發(fā)病率、高病死率等特點,還可引起出血、反復靜脈血栓形成、血栓后綜合征(post thrombotic syndrome,PTS)、持續(xù)性呼吸困難和肺動脈高壓等并發(fā)癥[3-4],在增加醫(yī)療費用負擔的同時還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嚴重者還可威脅生命安全。生活質量是用于患者對其自身健康狀況、疾病負擔評估,反映臨床療效、疾病預后及衛(wèi)生經濟的指標,能全面有效地反映患者健康狀況[5]。國內與VTE患者生活質量相關研究多采用健康調查簡表[6]、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等普適性量表,但未分析影響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研究生活質量的目的在于改善生活質量,因而必須分析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國外研究顯示,VTE患者生活質量受病程、年齡和性別的影響[8],由于國內外存在文化差異,且在不同地區(qū)使用同一生活質量評估工具也會有不同評估結果[9],因此國外研究結果并不能反映影響國內VTE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本研究通過調查VTE患者生活質量,分析影響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為醫(yī)務人員了解和改善VTE患者生活質量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收治的VTE患者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10]中VTE診斷標準;(2)可進行語言溝通。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認知障礙及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中病歷資料不全者。根據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151例VTE患者,男性102例,女性49例,平均年齡(58.71±9.37)歲。
所有資料均在患者出院后3~6個月收集及分析,通過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獲得患者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和合并癥情況,通過電話隨訪調查患者吸煙、運動、Villalta評分、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現狀。電話隨訪前,對調查員進行統(tǒng)一培訓,規(guī)范調查員的語言,調查員需逐條解釋Villalta評分及其他調查問卷的條目,詢問患者是否有相應的癥狀及體征,指導患者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選項。吸煙分為仍在、曾經和從不3種情況,根據美國運動醫(yī)學院建議,每周運動3次以上,每次至少30 min即視為規(guī)律運動[11],本研究將患者運動情況分為有、無規(guī)律運動兩種情況。
(1)Villalta評分[12]有癥狀和體征兩個方面,內容包括感覺異常、疼痛、瘙癢、沉重感、肌肉痙攣5個癥狀和脛前水腫、色素沉著、皮脂硬化、皮膚潮紅、淺靜脈擴張、腓腸肌壓痛6個體征。每項分無、輕、中、重四級,分別計為0、1、2、3分,總分0~33分,其中0~4分為無PTS,5~9分為輕度PTS,10~14分為中度PTS,15~33分為重度PTS。
(2)醫(yī)院綜合焦慮抑郁量表[13]共14個條目,包括焦慮、抑郁2個分量表。每個條目采用0~3計分,2個分量表總分均為0~21分,量表總分≥9分為合并不良情緒。
(3)生活質量評分采用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生活質量問卷(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CIVIQ)[14]進行評估,共20個條目,包括疼痛、體能、社會活動和精神心理4個維度。疼痛維度4個條目(踝部或下肢有無疼痛、是否干擾或限制日?;顒?、是否影響睡眠、是否影響長時間站立);體能維度4個條目(患病后爬樓梯、蹲跪、散步、做家務活是否受影響);社會活動維度3個條目(乘坐小汽車或公交車、參加娛樂活動、運動是否有影響);精神心理維度9個條目(感到緊張、疲勞、易怒、對別人是種負擔、不好意思顯露患肢、早晨難于起步、影響長時間站立或伸腿、跛行、不想外出)。每個條目計為1~5分表示最嚴重至最輕,各條目得分之和為總分,總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設定100分為理想的生活質量,≥80分為生活質量滿意。
應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影響VTE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當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51例患者的CIVIQ為(74.18±8.44)分。不同CIVIQ評分患者的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合并癥情況、復發(fā)情況、依從性情況和吸煙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CIVIQ評分患者的年齡、性別、PTS程度、飲酒情況、運動情況和合并不良情緒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影響VTE患者生活質量的單因素分析(n=151,±s)
表1 影響VTE患者生活質量的單因素分析(n=151,±s)
?
將年齡、性別、PTS程度、飲酒情況、運動情況及合并不良情緒作為自變量,以生活質量評分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合并不良情緒、PTS程度越高和不規(guī)律運動是VTE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預測因素(P<0.05)。(表2)
表2 影響VTE患者生活質量的逐步回歸分析(n=151)
151例VTE患者CIVIQ得分為(74.18±8.44)分,與既往研究調查結果基本一致,王劍等[15]隨訪100例發(fā)生下肢DVT患者并評估患病1年后生活質量,顯示CIVIQ得分為71.52~78.65分。李強等[16]隨訪27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生活質量,CIVIQ得分為71.8~77.2分。因而VTE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較差,多數患者均未達到滿意水平(CIVIQ>80分)。
本研究單因素結果顯示,不同CIVIQ評分患者的年齡、性別和飲酒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性別和飲酒情況不是VTE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預測因素,這與既往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差異。Monreal等[17]采用歐洲五維健康量表調查3545例VTE患者顯示,年齡與VTE患者生活質量相關。Lloyd等[9]采用歐洲五維健康量表調查900例合并VTE的腫瘤患者生活質量顯示,是患者生活質量的預測因素,且女性生活質量低于男性。Utne等[18]使用靜脈功能不全的流行病學和經濟研究-生活質量/癥狀調查問卷調查254例DVT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顯示,女性生活質量顯著低于男性,認為性別是急性DVT后生活質量下降的預測因子。QOL調查工具為普適性量表,反映患者整體生活質量,而本研究采用的CIVIQ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患者的特異性生活質量評估工具,主要反映靜脈功能不全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故而年齡、性別等因素對本研究測量的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小。這還可能與本研究納入研究的女性患者較少有關,建議今后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分析性別與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性。過量酒精攝入會導致心功能下降并且增加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損害等疾病患病的風險性,而輕到中度適量規(guī)律飲酒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但既往研究并未提及飲酒與VTE患者生活質量的關系。本研究中僅對比分析了有、無飲酒兩類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而未反映飲酒量的差異,建議今后研究可進一步分析酒精攝入量對VTE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中,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顯示疾病復發(fā)、婚姻狀況和文化程度不會影響VTE患者生活質量,既往研究也指出疾病復發(fā)與DVT患者的生活質量無關[18],但也有研究顯示疾病復發(fā)是患者生活質量的預測因素[9],這可能由于各研究的基線資料不同,本研究中復發(fā)患者僅9例,無法真實反映疾病復發(fā)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Wik等[19]采用流行病學和經濟研究-生活質量/癥狀調查問卷調查131例女性DVT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分析社會經濟因素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顯示,文化程度低、已婚或同居是女性DVT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獨立預測因素。這可能與納入研究對象的差異有關,本研究中,無配偶患者例數較少,建議今后擴大樣本量,進一步分析疾病復發(fā)、婚姻狀況和文化程度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VTE患者的心理狀況會影響其生活質量,合并不良情緒的患者生活質量更差,這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即焦慮會影響下肢靜脈潰瘍患者的生活質量[20]。對患者而言,血栓脫落可能會導致肺梗死、威脅生命,還可能影響未來工作及生活,增加患者心理負擔。因此要動態(tài)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早期識別和干預,建議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和充分的健康宣教,從而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21]。
PTS程度是VTE患者生活質量的預測因素,Lloyd等[9]研究結果也顯示隨著PTS嚴重程度增加,患者生活質量顯著降低。Utne等[18]分析發(fā)現合并PTS的DVT患者生活質量顯著低于未發(fā)生PTS的患者,且PTS是急性DVT后生活質量下降預測因子。因此建議臨床中應對VTE患者進行分級管理,尤其是在患者的延續(xù)性管理中,應該重點關注合并PTS患者,定期隨訪,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健康指導,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本研究中規(guī)律運動是VTE患者生活質量的預測因素,規(guī)律運動的VTE患者生活質量更佳。研究顯示,規(guī)律運動可以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力,且會影響體內的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水平,而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水平與個體情緒直接相關[22],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能夠釋放壓力,改善睡眠狀況和不良情緒,從而改善生活質量[23]。因此,臨床中可以根據患者身體情況,鼓勵患者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推薦進行散步、慢跑等有氧運動,鼓勵患者鍛煉腿部肌肉力量,特別是小腿肌肉力量[24]。
綜上所述,VTE患者生活質量現狀不佳且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合并不良情緒、PTS程度嚴重患者生活質量更差,有規(guī)律運動的患者生活質量更好。臨床應重點關注可干預因素,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針對患者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狀態(tài),制定個性化的干預方案并實施,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水平[25]。此外,還需要創(chuàng)新健康教育方法,以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改善生活質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