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榮
摘要:本文主要從“大不列顛號”重返故里的故事入手,介紹了在布里斯托的三個由布魯內(nèi)爾設計的歷史建筑,說明保護建筑就是保護文化的重要性。
關鍵詞:布里斯托,大不列顛號,歷史建筑
布里斯托是英格蘭西南最大的港口城市。早在中世紀,就發(fā)展為重要商業(yè)港口,曾有半個多世紀,地位僅次于倫敦。18世紀開始才逐漸被利物浦、曼徹斯特和伯明翰超過。如今,它是英格蘭八大核心城市之一,是英國航天中心,是空中客車和勞斯萊斯的總部。布里斯托也是一座旅游城市,保留許多歷史建筑,市中心港口區(qū)的“大不列顛號”博物館就非同尋常。
“大不列顛號”博物館實際上主體就是修復翻新的“大不列顛號”蒸汽船。
這不是一艘普通的船,而是世界上第一艘鐵制蒸汽動力船,也是第一艘橫跨大西洋的遠洋船。從1843年7月到1933年被遺棄,它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最終于1970年回到“出生地”布里斯托。
1843年下水時,它被媒體稱為“最偉大的嘗試”。因為它是歷史上首次使用螺旋槳驅(qū)動的鐵鑄輪船,擁有1000馬力的蒸汽發(fā)動機,這在當時非常罕見。
1852年,它更換了發(fā)動機、船舵和螺旋槳,加了一層甲板、一個大煙囪,承載700多移民和淘金者,首次起航澳大利亞。之后30多年,一直作為客船勤勤懇懇。
1882年-1886年,它被改裝為貨船,承擔了煤炭等大宗貨物的出口運輸,主要往返于英格蘭和美國西海岸。1886年,在好望角遇到風暴,它嚴重受損。船長不得不在??颂m群島(Falkand Island )避難。船主覺得維修費用太高,把它賣給了??颂m群島公司(Falkand Island Company)。它作為一個浮動倉庫,靜靜地在當?shù)卮?7年。由于年久失修,它連倉庫都做不了,被拖到威廉港(Port William)附近的偏僻海灣,拋棄在淺灘里,任其生銹、腐爛。
1969年,造船工程師尤恩·柯萊特(Ewan Corlett)向英國政府提議,把“大不列顛號”運回母國。經(jīng)過很多努力,提議后來得到了布里斯托政府的支持。這個設想確實夠大膽的。當時船體多處非常脆弱,一碰即碎。英國、德國等專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考證,設計圖紙、實驗考證,最終讓工作人員利用浮船固定大不列顛號,用另一條船,拖著它在大西洋上跨越8000英里(約12,875公里),躲避暗礁、經(jīng)歷風暴,兩個多月后,它成功回到了不列顛埃文河口(Avon Mouth)。進入埃文河后,河道變窄,拖船和浮船無法繼續(xù)前行。專家和工作人員在河口,將“大不列顛號”船體裂縫用鋼板修補。離開浮船后,在跳水隊員的悉心照料下——隨時用手修補漏洞,用心照料抽水,“大不列顛號”用自己的船體逆流而上,自己完成了最后一程,最終回到了它“出生”的碼頭。那時,它已經(jīng)127歲了。
耗資1130英鎊,經(jīng)過一系列的修復后,“大不列顛號”作為博物館向游人開放,成為布里斯托人的驕傲。為了防止船體生銹腐爛,船體用玻璃真空保護。人們透過玻璃,一睹尊容。
“大不列顛號”英文全名Brunel's ss Great Britain。 Isambard Kingdom Brunel(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魯內(nèi)爾)是這艘船的設計者,曾被英國人投票選為“僅次于丘吉爾的最偉大的不列顛人”。1806年,他出生于樸茨茅斯。父親是法國工程師。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八歲便掌握了工程基礎知識。14歲在巴黎接受良好的教育。17歲,和父親一起完成了泰晤士河隧道。除“大不列顛號”外,他還設計了大西部鐵路(Great Western Railway)、大東方號(The Great Eastern)和克利夫頓吊橋(Clifton Suspension Bridge)等大工程。
克利夫頓吊橋是布里斯托的地標。橫跨在埃文峽谷之上的這座石身鐵索橋,開通距今150年多了。1829年由布魯內(nèi)爾設計,由于資金短缺建設中斷,1864年才建成通車。這座橋主跨達214米,在當時眾多設計中,布魯內(nèi)爾的方案是跨度最大的,連他父親都不相信這樣的單跨度可以實現(xiàn)。當時的鐵鏈強度和密度,都只有現(xiàn)代高強鋼絲的1/5,能夠?qū)崿F(xiàn)這樣的工程,在當時絕對是創(chuàng)舉和奇跡,到現(xiàn)在也令人仰慕。橋面不寬,最初供輕便馬車通行,如今改為兩車道,單側有人行道。每天有11000-12000車流量,也能滿足21世紀的需求。1979年,牛津大學的四名學生在這里開啟了現(xiàn)代蹦極運動。
布里斯托的圣草堂火車站(Temple Meads Station)也是布魯內(nèi)爾的作品。它是布里斯托最古老的火車站,于1840年8月31日開始營業(yè)。最初車站建在高架橋(橫跨埃文河)上,高于布里斯托港和埃文河水平面,附近有教堂、碼頭、貨場。車站有60米的火車棚,在月臺外延伸了47米。幾經(jīng)擴張和改建,盡頭式月臺被關閉。多余的火車棚變成了有蓋的停車場,2016年被稱為“乘客車棚”,成了舉辦會議和婚禮的場所。圣草堂火車站區(qū)域進行了很多改造,譬如填平了駁船碼頭,拆除了曾經(jīng)的到達口,但是保留了最初的都鐸式拱門,還在車站對面開了一家名為“魯莽工程師”(The Reckless Engineer)的酒館,紀念布魯內(nèi)爾工程師。
布里斯托還有很多古建筑,他們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故事,見證著城市的發(fā)展。保護建筑即保護文化,我們也要保護和發(fā)揚我們的文化。
參考文獻:
[1]http://www.hitstoric-uk.com.
[2]http://visitbristol.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