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色資源在教育實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將紅色資源融入幼兒園德育教育中,既是響應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訴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保障。根據《關于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德育教育應從娃娃抓起,推動家、園、社區(qū)共育。國內學者都比較支持將紅色文化資源應用到幼兒園德育工作之中,認為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是實現(xiàn)學前教育階段“立德樹人”任務的必要途徑。文章針對幼兒園德育教育現(xiàn)狀,從立德樹人視角探究如何從幼兒成長實踐過程,有效運用紅色文化資源,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加強幼兒園德育教育工作。
關鍵詞:立德樹人;紅色資源;幼兒園;德育
一、 引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讓幼兒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與發(fā)展,激發(fā)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運用地方的紅色資源,構建幼兒德育課程體系,有利于讓紅色的種子在幼兒心底發(fā)芽,有效豐富幼兒園德育教育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使得幼兒園德育教育更有感染力、親切感。因此,立德樹人視角下,利用紅色資源展開幼兒園德育教育,重在推進紅色資源進幼兒園課堂,進一步挖掘和利用紅色資源,健全幼兒人格、品質,讓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思想觀與價值觀,實現(xiàn)紅色資源與幼兒園德育活動的有機融合。
二、 概念解讀
(一)紅色資源
現(xiàn)階段,學術界對于“紅色資源”還沒有統(tǒng)一的概念界定,僅僅是從紅色資源的產生、發(fā)展、形成的特定的歷史時期作為依據,將其大概定義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從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發(fā)展至今形成的革命精神與各種物質載體的綜合。革命精神,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形成的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物質載體則是指能夠反映這種革命精神的歷史遺跡,如紀念館、博物館、烈士陵園、革命故事以及文學作品等。這些紅色資源,天然具有德育價值,只要利用得當都能契合各個時期的德育教育要求,對個體成長有益。
(二)紅色教育
紅色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學科教育,包含了愛國主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因此,紅色資源普遍是指利用紅色資源,有計劃、有組織地展開的,使得受教育者從心靈上、思想上、情感上受到啟發(fā)與激勵的活動,紅色教育的重點在于發(fā)揮紅色資源的德育功能,利用紅色資源所傳遞的熱愛祖國、堅定信念、不畏艱難困苦、勇往直前的正能量,有效傳承紅色基因。近些年來,學前教育中紅色教育所起的作用愈加受人們關注,成為涵養(yǎng)童心童德主要教育方式之一。
(三)德育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德育教育的地位、作用、價值逐步凸顯,已然成為各級各層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對于學生而言,德育教育的實施,在于從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層面展開教育工作,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lián)系、彼此滲透、密切協(xié)調,對個體全面發(fā)展、成長起到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幼兒園德育教育,重在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與德育教育規(guī)律,在幼兒園各項教育活動、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品德教育,使得幼兒從小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品德素養(yǎng),實現(xiàn)品德教育與學習、生活有機結合,引領幼兒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健全人格。
三、 紅色資源融入幼兒園德育教育的價值分析
(一)豐富幼兒德育教育資源
紅色資源包含了很多內容,如紅色革命故事、紅色教育基地等,這些都具有較強的德育功能。將紅色資源融入幼兒園德育教育中,有利于讓幼兒從小接觸黨、接觸紅色文化、接觸社會主義,進而認識與認可社會主義、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對于國家的未來發(fā)展十分有利。畢竟,幼兒的思想、觀念乃至認知,事關國家的未來發(fā)展?;诹⒌聵淙烁救蝿眨\用紅色資源展開幼兒德育工作,既能通過紅色資源的滲透,為幼兒道德形成和道德人格完善奠定基礎,又能通過紅色資源為引領幼兒從小樹立道德觀念,加強幼兒對黨、對國家的認識。
(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幼兒教育是人生“第一課”,幼兒園要結合新時代特點,深化紅色主題教育,讓孩子們從小接受以紅色文化為底色的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的熏陶,引導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愛國主義精神、革命理想信念在幼兒成長之路中牢牢扎根,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將紅色資源融入幼兒園德育之中,一是要用紅色革命文化加強對孩童的德育工作,有利于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任務要求;二是要發(fā)揮紅色資源的育人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能,從幼兒教育時期開始,促進人全面發(fā)展的根本需求,才契合中國特色發(fā)展之道。
(三)轉變傳統(tǒng)德育的低效境遇
以往幼兒園德育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總是以說教或是課本內容為主,很少注重幼兒道德行為、思想觀念、情感態(tài)度發(fā)展的情境,導致幼兒道德上出現(xiàn)了知行不一的現(xiàn)象。紅色資源融入幼兒園德育教育過程中,既能拓展幼兒的道德視野,通過紅色文化、紅色革命故事、紅色教育基地等,產生有效的道德認知、文化認知、愛國情感,促進幼兒個體的全面發(fā)展;又能進一步將德育教育和幼兒生活聯(lián)系起來,突破幼兒園德育低效性的現(xiàn)狀,利用紅色資源拓展道德以及道德教育價值和意涵理解,發(fā)揮紅色文化中內涵的真善美的精神特質;再者,還可弘揚紅色文化和中國精神,引領幼兒認識與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實踐,實現(xiàn)以真啟智、以善明志、以美怡情。
四、 立德樹人視角下紅色資源融入幼兒園德育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建立紅色文化課程資源庫,營造實踐氛圍
幼兒園主動承擔起紅色文化的宣傳責任,面向幼兒營造紅色資源的德育實踐氛圍,基于幼兒德育現(xiàn)狀活用紅色資源,豐富德育教育資源、更新德育教育資源,從而實現(xiàn)《關于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等,對幼兒品德培養(yǎng)的基本要求。因此,為了拓展幼兒園內外德育資源,需建立起一個有效的紅色課程資源數據庫,根據幼兒教師日常德育工作實際情況、各階段幼兒年齡及個性特點的差異,深入挖掘與利用地方紅色資源所內含的豐富內容。
一方面,幼兒園應面向紅色資源融入德育教育,通過組建課題組的形式,將具有課程開發(fā)經驗的骨干教師組織起來,帶領年輕教師一起收集、開發(fā)和利用有關地方紅色資源、幼兒園德育課程等相關文獻資料,促使教師主動思考幼兒園德育教育為什么要融入地方紅色資源、地方紅色資源哪些應該被開發(fā)利用、開發(fā)利用的路線是什么等,為紅色資源在幼兒德育課程、德育教育中的運用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幼兒園要面向全體師生,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紅色文化、營造德育實踐氛圍,讓師生了解紅色資源的德育機制,使得教師主動融入地方紅色資源展開育才育人活動。例如,以講好紅色革命故事為主線,引領幼兒在不同的區(qū)域活動中積極參與德育實踐活動,在美工區(qū)根據紅色革命故事制作繪本圖文,在體育區(qū)模擬戰(zhàn)場救援活動展開游戲,在音樂區(qū)欣賞紅色老歌等,有效將紅色精神、紅色文化融入德育教育各個環(huán)節(jié)。
(二)系統(tǒng)整合教育資源,開發(fā)紅色主題活動
幼兒園德育教育,主要是通過主題活動、區(qū)域活動展開的,紅色資源在幼兒園德育教育中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自然也要通過主題活動、區(qū)域活動發(fā)揮自身的德育價值。教師要根據幼兒天性好動、愛玩的天性,基于紅色資源的特點,通過創(chuàng)設適宜的活動環(huán)境,將紅色資源融入集中教學活動、在園一日生活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之中,實現(xiàn)全程育人、文化育人。
教師要將紅色資源滲透到五大領域之中,如健康活動中以“快樂旅行”為主題,模擬戰(zhàn)地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匍匐、攀爬、躲避攻擊等,促進動作協(xié)調,親身體會革命的不易與艱辛,形成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社會活動中,則是以“家鄉(xiāng)的革命英雄”為主題,引領幼兒進入紅色教育基地,熟悉家鄉(xiāng)所發(fā)生的紅色革命故事或是英雄人物,了解什么是革命精神;音樂活動中則是以“推車歌”為主,讓幼兒親身體會當初群眾是怎么用“小車”推糧食幫助共產黨抗日、抗戰(zhàn)等,體驗什么是“軍民魚水情”;游戲作為幼兒在園內的基本活動,教師圍繞紅色革命故事設計了“小小記者”“有趣的煙盒”等活動,通過扮演小記者采訪紀念館的工作人員,了解更多的英雄事跡、革命故事、抗戰(zhàn)活動等,深化幼兒對紅色文化、紅色故事的認識;家園合作中,則是鼓勵家長在假期帶領幼兒參觀紀念館、進入紅色革命場所、觀看革命電影等,然后回到幼兒園內進行分享。
如此一來,就可有效將紅色資源所蘊含的德育元素融入幼兒日常生活、活動之中,豐富德育途徑,拓展幼兒園德育教育思路,建立起德育育人共同體,培養(yǎng)幼兒健全人格、高尚品德。
(三)構建合作平臺,拓展德育教育途徑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幼兒園教育也要隨著微課、線上教學、翻轉課堂等新式教學方式的出現(xiàn),推動教育信息化、教育網絡化,通過拓展德育教育途徑,占領網絡制高點,多元化宣傳紅色資源內容,實現(xiàn)紅色資源的德育實踐與網絡教育的有機融合,全范圍落實德育教育。幼兒園紅色資源的德育實踐,應不斷地對紅色資源、德育理論、德育實踐等進行梳理,對地方歷史文化資源、紅色資源進行必要的考察,通過提煉其中所蘊含的紅色資源,依托于網絡、新媒體平臺等,廣泛地宣傳紅色文化,納入具體實踐計劃之中,有效發(fā)揮紅色資源應有的教育價值。
另外,幼兒園要積極與少年宮、博物館、社區(qū)尋求合作,搭建德育實踐合作平臺,加強對幼兒紅色德育的頂層設計,多方合力制定幼兒德育實踐計劃、實踐活動,發(fā)揮人員、工作特點、資源等優(yōu)勢,多元化、多樣化實施德育活動。幼兒園與少年宮、紅色紀念館合作,圍繞“立德樹人”展開“紅燭育人先鋒”系列活動。例如,緊扣升國旗儀式,組織幼兒參觀紀念館的紅旗以及升旗儀式,通過傳唱紅歌(每周新歌匯唱)、經典詩文誦讀、踏訪紅色足跡、觀看紅色影片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讓愛國、愛黨的種子在幼兒心中發(fā)芽成長,筑牢幼兒德育根基。如此一來,幼兒德育就緊密與紅色資源、愛國主義教育等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多方共同發(fā)力,營造優(yōu)良的紅色德育實踐氛圍,開展多元化、多樣化的德育實踐活動,深化幼兒對革命斗志、艱苦奮斗精神、愛國主義情懷的體會,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價值觀念。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作為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求各級各層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注重探索與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模式。幼兒園作為現(xiàn)代教育起始點,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娃娃抓起德育,應將紅色資源融入德育教育中實現(xiàn)紅色基因傳承的同時,涵養(yǎng)幼兒的童心童德,以德育為引領,講好紅色故事、開展實踐活動,正確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和健康的人格,促進幼兒健康、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包海燕.幼兒園利用甘南紅色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思考[J].新智慧,2021(11):33-34.
[2]秦澤虎.紅色博物館幼兒德育功能路徑的實踐探索研究——以百色市為例[J].教育觀察,2020,9(44):51-54.
[3]彭鳳.“立德樹人”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幼兒園德育[J].學前教育研究,2020(7):89-92.
[4]華紅艷.立德樹人背景下重申幼兒德育問題的意義[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0(4):5-9.
[5]米鵬旭.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踐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9(20):10-11.
[6]趙世蘭.立德樹人背景下幼兒園德育滲透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9(39):57-58.
[7]彭莉萍.幼兒園利用紅色資源對兒童進行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9):114-116.
作者簡介:
陳潔琴,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第二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