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力葉
(高新區(qū)東羊市小學學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和教育創(chuàng)新的今天,小學音樂教育由于受社會音樂環(huán)境的影響,其審美取向的偏差,人文關懷的不足,以及在此背景下凸顯出來的技術化、功利化、世俗化取向都日漸成為不爭的現(xiàn)實,不僅左右著小學音樂教師的判斷與選擇,而且關涉正常的教學活動及其育人效果。因此音樂教育禁錮在固定的區(qū)域內(nèi),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熱愛音樂的情感受到極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音樂靈性,以滿足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核心所在,教師在課堂上所做的所有工作,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展現(xiàn)教學的價值。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正確的方向,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首先,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因為每個人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和天賦等都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強,對音樂這門課程充滿了興趣,學習積極性相對比較高,教學工作的開展可能也相對比較輕松,而有些學生對于音樂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很高,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設定的教學目標難度過大,可能不斷無法幫助學生學好音樂知識,甚至還會因此引發(fā)他們的反感。其次,教師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實現(xiàn)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還需要把握課堂的節(jié)奏,將教學的大目標進行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層層遞進,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融入到教學中,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教學生唱會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啟發(fā)學生準確地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表現(xiàn)音樂的最佳狀態(tài),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從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對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教師僅用抽象的語言去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確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實際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二者互相配合,才能做好教學工作,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是一味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忽視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很難做好教學工作的,而教師如果在課堂上注重自己在教學中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要,也難以做好教學工作。所以說,在教學中必須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加強二者之間的交流合作,共同努力,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如在教學《閃爍的小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學生在生活中看到的星星是怎么樣的,想一想星星是否會眨眼,很快有學生回答說:會,也有學生不會。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在將教學內(nèi)容引導出來,以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
音樂在實際生活中可謂是無處不在的,音樂的學習本身就是一件使人感到快樂的事情,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們接受音樂的熏陶、學習音樂表達技巧、感受音樂魅力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使學生感受快樂的一個過程。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學習影響極大,許多學生之所以對音樂這門課程不感興趣,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所以說,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人的情感的誘發(fā)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鮮明、生動、形象的情境能喚起人們相應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錄像、幻燈、錄音、畫面等形象、直觀的手段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景,渲染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從而引導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進入作品的藝術意境之中,去獲得情感的共鳴。
音樂藝術的一個突發(fā)特征就是具有音樂形象的不確定性,它是看不見摸不著。要讓孩子去實實在在地感受音樂,應該有一種良好的載體。于是,我讓學生將學過的歌曲通過小組的合作自編成舞蹈。這樣既激發(fā)了他們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又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到了音樂深刻內(nèi)涵的魅力。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以及具有強烈表現(xiàn)自我的心理,按照音樂審美教育的目標和音樂教學的規(guī)律,將學生分成小組,指導學生邊唱歌邊表演,或?qū)⒏枨w創(chuàng)編為舞蹈。通過聽音樂、學表演,學生的表現(xiàn)欲得到滿足,個性得到發(fā)展,同時也更深刻地體會了音樂作品。
總之,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單純幼稚,是可塑性最強的階段。通過音樂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是每位音樂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