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蕊
(南陽市廣播電視臺,河南 南陽 473000)
一個好的新聞標題就是最具有代表意義的符號,受眾在進行信息的接觸時,首先會對標題產生關注,通過標題調動自己的認知基模對文章產生大致的判斷,分析出信息對自身的實用性。要想讓在短時間內抓住受眾的關注,新聞報道的編輯過程中必須要關注到對標題的選用。因此在實際新聞采編和信息生產的過程中,媒介工作者需要進一步深化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更靈活地掌握新聞標題擬定技巧。
新聞標題時根據(jù)文章內容進行精煉和濃縮,和文學作品的標題不同,它整體的結構和樣式更為復雜,同時也是影響文章傳播力大小的關鍵性因素,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它的重要價值也進一步被人們所關注,具體而言,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層面。首先,也是新聞標題的最基本的功能,那就是檢索和導讀。標題是文章內容的濃縮,因此,新聞標題能夠進一步將文章的內容簡略地呈現(xiàn)給受眾,從而讓受眾從中提取出關鍵性的信息和內容,方便他們更精準地尋找到自身需要的新聞進行閱讀,從而提升新聞傳播的效率[1]。其次,與傳統(tǒng)傳播形式不同,新媒體時代下受眾的閱讀出現(xiàn)新的特點。隨著人們生產生活腳步的加速,傳播的速度也在一步步加快,人們的閱讀朝著更加碎片化的趨勢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為信息接觸停留的時間短、閱讀深度淺等。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大多數(shù)的閱讀行為都僅僅停留在了標題層面,因此,如果不能夠完善新聞標題的擬定和規(guī)劃,則不僅會對受眾的信息攝取造成阻礙,久而久之還會影響到媒介整體的競爭力。最后,對新媒體時代來說,市場上信息傳播的特點也出現(xiàn)了多樣化的趨勢。一方面,傳統(tǒng)電視、廣播等大眾媒介的傳播較為單向化,因此媒介在信息生產和選擇時對受眾的考慮更少。而到了新媒體時代下,傳播的方式更加多樣,傳播的終端也更加豐富,受眾能夠進行大量的信息接觸,同時,市場上的信息容量也越來越大,這使得傳受雙方的地位發(fā)生了演變,受眾選擇性接觸和閱讀過程中的自主性越來越強。因此,在受眾進行新聞閱覽時,一個巧妙的標題設置能夠對受眾形成刺激,進一步促進受眾的閱讀,從而提升媒介整體的經(jīng)濟效益。
新媒體時代下,對新聞標題的重要性,很多媒介工作者也加大了重視,并針對標題的擬定和采寫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但是實際的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方面,很多新聞工作者并沒有掌握好實際的標題創(chuàng)新方式,實際的語言和文字應用并不能夠有效促進受眾注意力地提升。另一方面,在信息超載和泛濫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背景之下,很多新聞工作者并沒有堅守住新聞工作的專業(yè)主義,為了博眼球、求關注,不惜用“標題黨”的方式創(chuàng)作不切實際的虛假新聞,不僅造成了網(wǎng)絡空間的污染,還使得大眾媒介的公信力越來越差[2]??傊侣劽浇楣ぷ髡咴谛畔⑸a的工作中,不僅要注意到標題對新聞傳播的重要意義,也要積極地尋求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保證點擊率提升的同時,進一步優(yōu)化傳播效果。
想要進一步尋求新聞標題的創(chuàng)新,從而有效的提升新聞的閱讀量,就要首先對標題編寫的基本原則產生重視,進一步增加標題設計的表現(xiàn)力。首先,新聞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真實,因此標題的制作也要尊重真實、客觀的原則,這也是標題設計的重中之重。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失去真實性的新聞不能被稱作真正的新聞。而對標題來講,誠然,刺激性、煽情性的“標題黨”會引得受眾的關注,進而提高整體新聞的點擊率,但是這樣文不對題的結構不利于受眾的信息接觸,同時也會造成不良的社會空氣的產生,對媒介的公信力來說也是一種危害。其次,新聞標題的本質是對新聞內容的概括和提煉,因此實際的標題設置一方面要重視語言的凝練和簡潔,太過于復雜和繁瑣就失去了標題設置的意義;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和實際文章要具備一定貼合性,增強其表達的精準性,進一步滿足受眾透過標題了解新聞內容的實際需要。最后,要注意標題設計的趣味性。為了進一步讓受眾在繁多的信息中能夠關注到目標新聞,在進行標題設計時需要充分秉持著趣味性的原則,豐富標題的句式和文字應用。但與此同時,根據(jù)上文中對真實性原則的分析,在豐富和標題的趣味設置的同時,要重視對真實性的堅持,避免浮夸、虛假的標題的出現(xiàn)。
接近性是新聞選擇時需要遵循的原則,但是這同樣適用于新聞標題的擬定中,新聞標題要注意貼近目標受眾的生活實際,從而引發(fā)受眾內心的共鳴,實現(xiàn)點擊率的提升。首先,心理上的接近,這一個層面的貼近能夠更深度地調動受眾情感,可以通過鮮明的立場和態(tài)度的表達引起受眾的注意,進一步提升受眾閱讀的幾率。例如,在“鄭爽事件”發(fā)生過程中,大眾對當事人的違法行徑深惡痛絕,央視新聞在報道的過程中,利用了“誰偷稅漏稅誰就得涼涼”的標題,不僅對鄭爽的違法行為進行了譴責和嚴正的警告,也進一步傳遞出了依法繳稅納稅的重要性。其次,要注意經(jīng)驗層面的接近,受眾在信息的瀏覽過程中,會更傾向于關注那些和自己本身經(jīng)驗和經(jīng)歷更為接近和重合的信息。例如,新華社曾經(jīng)報道過這樣一篇文章“暑假一到,你的孩子也這樣嗎?”家長接觸到標題時會進一步產生出相關育兒經(jīng)歷和聯(lián)想,出于經(jīng)歷接近的考慮,會更愿意進行新聞的閱讀。最后,利益上的接近,尤其對社會民生等熱點新聞來說,更應該注意對受眾利益層面的貼近,從而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例如在疫情相關的報道中,湖北日報多次使用了“疫情”“武漢”等關鍵詞,標題切實貼近公眾的生活利益,更能夠引起當?shù)鼐用竦年P注。
懸念設置通常被應用在文學作品的表達過程中,用以進一步強化受眾內心對后文的期待,同樣,這樣的方法也適用在新聞標題的編纂過程中[3]。首先,可以巧妙運用疑問句式進行懸念的設置,這樣神秘的表達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受眾的求知欲,從而實現(xiàn)閱讀量的提升。例如,某地生活周刊中一篇有關長期吹空調的危害的報道,應用了這樣的標題,“30 度不開空調究竟為何?”這樣的疑問語氣增添了文章整體的懸念性,實現(xiàn)了吸引受眾的目標。其次,還可以充分應用具體數(shù)據(jù)的表達,進一步突出標題的沖擊性。例如在梅州日報的當?shù)匕鍓K中,曾經(jīng)應用“120%”的標題對當?shù)馗咚俚目⒐みM行了報道,相比之下選擇應用數(shù)字的形式進一步凸顯出了標題的懸念性和沖擊感,也讓受眾在沖擊之余產生想要閱讀文章一探究竟的想法。最后,為了進一步設置懸念,也可以刻意地隱藏一些文本線索,從而增添受眾的好奇心,例如可以利用省略號等特殊的標點對標題中出現(xiàn)的關鍵性線索進行代替。
語言應用的豐富性也是實際標題設計時需要重視的一點,首先,對新媒體環(huán)境而言,傳播方式和實際的內容都更加豐富,不同文化的傳遞和碰撞中,網(wǎng)絡語言、熱點迷因越來越多元化,在新聞標題中充分應用網(wǎng)絡語言,能夠進一步消弭受眾和媒介之間的疏離感,從而促進受眾閱讀興趣的提升。例如,在武漢火神山醫(yī)院建設的系列報道中,新華社多次應用到了“嘔泥醬”“藍忘機”等相關的網(wǎng)絡迷因,不僅凸顯出了生動性和形象性,也進一步引起了人們對抗疫工作的關注。其次,通俗化語言設計,進一步突出文章標題的親切感。尤其是對地方性的媒介來說,應該在標題設計中充分應用地方風格更強烈的語言。最后,也可以豐富文字的句式排列,充分利用中文表達中的對偶、比擬等修辭手段,進而凸顯出語言的美感,使得標題更加生動、新穎,從而激起受眾的閱讀興趣。例如在某高校的建黨100周年系列報道中,應用“啟航百年,筑夢今朝”的句式作為標題,涵蓋了新聞關鍵性信息的同時,標題表達的韻律感也更加強烈。
在新媒體時代下,人們的新聞閱讀和信息接觸越來越朝著碎片化發(fā)展,而從新聞傳播的教化功能角度考慮,新聞標題的設計應該更注重情感的融入,進一步引導人們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情感的融合,加深閱讀的深度。一方面,在標題設計的過程中要重視情感層面的深度融入,從而提高新聞的感染力、表現(xiàn)力。例如,在人民日報17 年的新聞報道中,曾經(jīng)有過《行李箱再大,也裝不下一個家》的好標題,這樣的標題通過情感表達的手段,進一步激發(fā)了受眾內心中親情、鄉(xiāng)情等人倫情感的感受,引起了他們的共鳴,從而實現(xiàn)了閱讀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對比于單純的事實陳列方法而言,故事化的表達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受眾心中的情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例如在武漢解封的當天,當?shù)厝請笤谖⑿牌脚_上發(fā)表了這樣的一篇報道——“一場和死神的賽跑”,這樣故事化的表達能夠調動起受眾內心的情感體驗,讓他們想要通過文章的閱讀尋找到情感的宣泄口。
結束語:綜上所述,和傳統(tǒng)紙媒時代的報道模式相比,由于受眾閱讀和信息接觸的碎片化發(fā)展,新媒體時代下,新聞標題的意義和作用更為重要,一個合適的標題能夠促進新聞點擊率的進一步提升。因此,相關的媒體工作者應該深度把握新聞標題的現(xiàn)實價值,進而明晰標題制作原則、貼近受眾生活實際、提高標題的懸念性、豐富標題語言應用、深度結合情感體驗,擬定出更適宜的新聞標題,提升新聞整體的表現(xiàn)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