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平 李姣鋒
(洛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藥物分析》是全面檢驗與控制藥品質量的“方法學科”,是高職高專藥學各專業(yè)設置的重要專業(yè)課之一,其教學內容主要包含《中國藥典》中常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能,課程與質檢崗位緊密結合,為培養(yǎng)適應質檢崗位的技術型人才;其主要的教學任務是熟練并能準確地完成藥品全檢任務,達到今后實際藥品質檢崗位的工作需要[1-2]?!端幬锓治觥氛n程的涵蓋內容廣泛,知識點繁雜而零散,且知識需要不斷更新,分析手段日益精確先進[3-4],因此單純“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根本無法滿足社會對藥物分析工作者的需求。
研討式教學法是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研究討論的教學方法,也可稱之為“研究型教學”。教師通過引入典型案例,提出問題之后,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研究討論,展開學習,注重學生邏輯思維的訓練,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研討式教學法的教學思想是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引導者。將這一思想踐行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問題為中心來組織教學,通過問題的探討,突出課堂內容的關鍵點,以形成關鍵問題,激發(fā)擴散學生思維,使學生樹立審判意識[5]從而提高學生自己的思維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
以問題為中心來組織教學首要問題在于提出問題,而提問的方式是多樣的,如教師可以舉例,通過案例進行提問;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觀看視頻,對視頻中的問題進行提問等,所以研討教學法的教學方法包括案例教學法,視頻學習法,問題教學法,項目導向法[6-10],思維導圖法等。在教學中創(chuàng)新“研討式”教學過程,以理論教學過程中,發(fā)掘、提煉技能培養(yǎng)點,通過崗位技能實訓,培養(yǎng)學生的藥品質檢技能而服務。
案例的選取,盡量選取一些學生比較熟知且重大的藥害事件或者具體的質檢項目,比如,2012 年4 月,河北一藥企將皮革廢料熬制成工業(yè)明膠,賣給藥用膠囊企業(yè)的“毒膠囊”事件,導致膠囊重金屬鉻嚴重超標,進入人體后,容易致癌的事件;又如,“齊二藥”事件、“欣弗”事件,“反應?!笔录案忻巴ㄖ卵颉钡仁录?;再如,具體質檢項目,某藥廠需要檢驗新采購的原料藥----阿司匹林等案例。另也可選取一些不合理用藥產生共鳴情感的案例,例如某些患者在喝藥過程中,感覺效果不明顯,為減輕疾病痛苦,加大劑量使用,而后期出現了對人體的健康產生肝毒性等嚴重損害的情況,屬于用藥劑量不合理的不合理用藥。另外,還可以選取用藥方法不合理,給藥時間不合理等不合理用藥的案例。
重大藥害事件,可以引起的同學們警醒,“毒膠囊”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膠囊殼重金屬超標。膠囊殼屬于藥用輔料,藥用輔料可能直接影響藥品的質量、藥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我們就可以提出問題----有哪些藥用輔料,怎樣對藥用輔料進行質量控制?不合理用藥產生共鳴情感的案例(如服用咳嗽糖漿劑量超標的情況),可以學生的注意,加大劑量會出現不良后果,由此我們可以介紹一下,藥物劑量對治療疾病的重要性,同一藥品用量不同會出現不同效果,劑量過小達不到血藥濃度,起不到治療作用,劑量過大則引起中毒反應,甚至死亡。接下來就可以提出問題,如何控制藥物制劑的劑量?具體質檢項目,切合企業(yè)工作環(huán)境需要,以此可以直接提問問題,怎樣進行檢查,如何控制藥品的質量?
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提出問題之后,要注意發(fā)掘、提煉關鍵點,由學生進行研討。研討的關鍵點在于把握住課堂的學習目標,如“毒膠囊”事件主要涉及藥物制劑檢驗技術第三節(jié)內容,課程的目標是了解藥物輔料的分析,所以關鍵點在于如何分析藥用輔料,以此來保證藥品的質量。此部分的內容主要作為學生知識面的擴充,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以學習小組的形式相互研討,老師發(fā)放學習任務,要求每個學習組設計出檢驗方案,師生共同進行點評,這樣可增加學生學習參與度和積極性,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及團隊學習能力。
教學過程中,在把握教學大綱學習目標為關鍵點的同時,需要提出關鍵問題,關鍵問題要注意利于達成我們的教學目標,如咳嗽糖漿事件,主要涉及定量分析方法,關鍵問題在于在藥品生產過程中如何控制藥品成分的含量,以達到劑量的準確,保證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
學生有了關注的問題,不代表探究的內在驅動力很強。因為他們還處于知識積累的階段,對問題思考,往往只是比較、聯想的階段。因此,教師的責任就要引導學生擴散思維和激發(fā)他們的靈感。學生產生靈感之后,往往會有濃厚的興趣和興奮起來,就會產生探究的愿望。這時,教師給予學生適當鼓勵及引導注重不同觀點對學習材料的利用和不同觀點方法論的比較,使學生能從中深刻體會研討的方法與路徑,從比較與聯系的角度來擴展學生的思維。例如:我們在學習阿司匹林這個藥物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查詢現行版《中國藥典》,查詢藥典后發(fā)現阿司匹林分別在666 頁至669 頁,里面包括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腸溶片、阿司匹林腸溶膠囊、阿司匹林泡騰片及阿司匹林栓。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對比進行學習,如阿司匹林與阿司匹林片在鑒別的方法為何不同,它們之間有何聯系。學生通過藥典的查詢,比較與聯系,歸納總結出異同點,最好畫出思維導圖,以此來擴展思維。
研討式教學的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學生創(chuàng)新的起點是有研究的意愿,進而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產生創(chuàng)新成果。另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樹立批判意識,告訴學生批判實際上則是不斷地追問為什么的過程。例如,通過查詢藥典總結歸納異同點后,觀看思維導圖,教師要鼓勵學生追問產生這些異同的原因,要問為什么,也要自己去查找為什么的答案,以此樹立批判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研討式教學的關鍵是以問題為先導,抓住問題,就是抓住了關鍵點,引起學生的注意,進而解決問題,以達到學習的目的[4]。研討式教學在課堂設計的時候,要注意把握課堂學習目標,通常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將教學分成四個階段:1.課前自主學習,教師利用網絡平臺,發(fā)布課前任務,推送本節(jié)知識節(jié),提出關鍵問題。學生依據教師發(fā)布的問題進行自主預習,而后教師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學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統計學習中的難點問題等。2.教學過程參與,教師依據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調查問卷的情況,把握課程的學習關鍵點,鼓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fā)問,引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某些教學內容可讓學生上臺講述,加強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通過信息化手段發(fā)布課程小測試,查看學生的真實掌握情況,針對錯誤點較高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3.課后參與學習,教師經常向學生推薦一些參考書籍及文獻資料,鼓勵他們帶著批判的眼光進行課后閱讀,樹立批判意識。對于發(fā)現的新問題,要及時記錄進行研究。教師需在研究課題選擇、文獻查閱、具體研究方案的擬定及研究思路等方面進行指導,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以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研究問題的能力。4.課后知識拓展與應用,發(fā)布課后任務,要求學生制定實驗計劃,觀看實驗操作視頻等,繪制本節(jié)課程內容的思維導圖,上傳信息化教學平臺,鼓勵學生課后閱讀
在教學中,應緊密圍繞《中國藥典》的質量標準,以質量控制為切入點。理論教學可采取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項目導向法,思維導圖法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引導學生學習,教會學生怎么學習。實驗教學應從學生今后實際藥分工作崗位-質量保證(QA)、質量檢驗(QC)的需要出發(fā),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強調技能操作的規(guī)范性,注意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進行實際應用的模擬訓練,使學生對今后對工作需要有感性的認知,能夠獨立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完成藥品檢驗工作。
結語:研討式教學法是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研究討論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引入典型案例,提出問題之后,發(fā)掘、提煉關鍵點課堂關鍵點,形成關鍵問題,激發(fā)擴散思維,樹立批判意識,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研究討論,展開學習。實踐表明,研討式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值得在藥物分析教學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