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清華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qū)六合街道中心小學,山東 東營 257200)
實際上,字源識字并非創(chuàng)新識字教法,它在我國古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其科學性與有效性已經(jīng)得到了歷史考證。而在今天,識字教學法依然時興,它在挖掘漢字本源的同時,也特別希望激發(fā)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為學生揭示構字意圖,強化學生的識字理解記憶。
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基于漢字構字規(guī)律基礎之上的字源識字教學非常有效,深受師生歡迎。如果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總目標來看,幫助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廣泛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關鍵,這是因為漢字中所承載的千年中華文化信息是非常豐富寶貴的,因此利用字源識字展開教學遠比傳統(tǒng)教法更為有效。實際上,這也是結合低年級小學生思維尚處于具象思維階段的現(xiàn)實狀況,它希望深度探索學生對于漢字學習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以及學科綜合素養(yǎng)提升。
結合漢字結構構形研究結果可以了解到,漢字結構中的最小分析單位就是構件,其中由一個構件所構成的漢字應該為“獨體字”,而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構件所構成的漢字應該為“合體字”。
就以獨體字為例,漢字中獨體字多為象形字,教師在講解獨體字過程中可直接展示象形漢字實物圖,它鼓勵學生多觀察漢字基本構造、特征等等,結合自身理解逐漸在大腦中構建實物圖,與漢字文化信息形成關聯(lián),最后判斷漢字意義。這種方法對于提升學生思辨分析能力是非常有效,它同時也能迎合低年級學生基本認知特點。事實上它就是一種淺顯易懂的漢字抽象思維訓練方法,如此學生能夠更好識記漢字字形、理解漢字含義。舉個例子,在講解“魚”這個漢字時,教師首先為學生出示了“魚”的實物圖以及圖畫,結合《江南》(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這一課內(nèi)容,教師為學生講解了教材中“魚”的古代文字演變過程,引導學生深度觀察并回答在不同歷史時期中“魚”字的變化,最后對比識記現(xiàn)代漢字“魚”的基本字形。
可以見得,基于字源識字教法所展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思路清晰,方法對路,在激發(fā)小學生好奇心與學習興趣方面非常見效[1]。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媽媽睡了》一課識字教學為例,基于字源識字教學展開教學案例設計,明確其教學應用。
在《媽媽睡了》一課教學中有許多生字內(nèi)容,例如“哄、閉、臉、蛋”等等一共17 個生字,且所有生字都具有字源信息。教師要教會學生會認會寫所有生字。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呈現(xiàn)的教學方法主要為講授法與討論法,圍繞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圖片展示漢字字源內(nèi)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運用多媒體平臺為學生展示生字字源圖片,在展示生字過程中為學生拆分生字構件,結合字源圖片分析每一個構件所表示的含義,再講解生字本義。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則為學生展示了古漢字、現(xiàn)代漢字的演變過程。此時教師再次重申了生字的本義內(nèi)容,并講解了生字的引申義,確保學生組詞加深理解并記憶。
就以《媽媽睡了》中的“哄”字為例,教師引導學生觀看多媒體屏幕,其中展示了一幅圖畫,其中展示的是一把椅子,它是“哄”字中字體構件“共”的象形文字表現(xiàn)形式。學生在看到形似椅子的“共”字時,表示它看起來好像是兩只手拿著一塊木頭,也像一把椅子。教師則指引學生說道“這個‘共’字可能是木頭、可能是金屬、古人用簡單的圖形來表示它,其實所表達意思是‘一同承擔’?!贝藭r教師就希望學生們能夠結合生活舉例,此時學生就想到了一起搬桌子并得到了教師的贊賞。學生繼續(xù)說道“拿著木塊的兩邊的雙手表示我的手與同學的手,中間的木塊則代表了桌子,我們一起抬起桌子。”
學生舉的例子非常生動,實際上“共”字在甲骨文中就是兩個人一起抬起桌子,所以它有“一起”的意思。接下來教師為學生展示了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共”的寫法,看到了“共”字的演變過程。在分析完“共”字之后,教師則為學生重新展示了“哄”字的圖片。
教師:“‘哄’字的左半邊是什么呢?”
學生:“一張嘴”。
教師:“是的,就是一張嘴,嘴可以講話、可以發(fā)出聲音、而右邊就是我們剛剛學完的‘共’字,那么一張嘴是一起做什么呢?”
學生:“一起說話!”
教師:“實際上是許多人共同發(fā)出聲音,這就是‘哄’字,它應該是一個多音字,它還讀作hong 一聲,例如‘哄堂大笑’,形容大家都在大笑。但是在課文中它不讀一聲,而是讀三聲?!?/p>
學生:“但是課文中只有媽媽一個人??!”
教師:“是的,雖然不是很多人在發(fā)聲,只有媽媽一人,但是‘哄’的另一層意義是用語言或行動看小孩,就像你們的爸爸媽媽哄你們睡覺一樣?!?/p>
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理解“哄”字的真正意義,其中采用字源識字教法,確保學生能夠深入學習理解漢字,并學以致用[2]。
總結:字源識字教法的古為今用非常有效,它能夠幫助學生深度學習理解漢字,拆分字體構件深入展開漢字字源探究過程,對小學生打好語文學習基礎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