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穎
(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46)
由于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大幅度提升鋼琴教育由精英教育轉向普及性教育,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接受鋼琴高等教育,根據相關教育部門給出的定義,音樂表演是一門偏向于應用型的學科,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和相關的音樂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掌握音樂表演專業(yè)的技能。在部分專業(yè)課程教學中,講師往往重視音樂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對學生舞臺表演意識的培養(yǎng),這也是大部分音樂表演專業(yè)存在的問題。導致這種問題產生的原因來自多方面,其中學生基礎薄弱、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較差等是較為明顯的因素之一。
演奏和舞臺二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舞臺表演是演奏者對觀眾展示自己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鋼琴的演出一般是以獨奏為主,相較于其他音樂表演形式而言,鋼琴的舞臺表演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表演者不僅要給觀眾帶去較好的觀賞感,還要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舞臺之上。演奏者在舞臺上富有情緒的表演,會感染到觀眾的欣賞的情緒變化,將觀眾的目光吸引到舞臺,通借助大屏幕或者一些飽含激情的特寫鏡頭,觀眾容易受到表演者情緒的帶動。演奏者在表演時不要僅“照譜彈曲”,還要深入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意識思想,只有了解舞臺表演意識,才能真切演奏出作品所要表達的音樂情感。同一部音樂作品,由不同人進行演奏,其速度、力度及對作品的理解差異性,往往呈現出的作品也不盡相同。演奏者是聽眾了解音樂作品的橋梁,借助演奏者精彩的演繹,很多好作品才能被廣大群眾所熟知。所以,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的舞臺表演意識對整個演出效果尤為重要。
肢體動作的展現是根據音樂作品情緒等要素,自然地利用大臂、手指、身體等肢體動作拉動觀眾的情緒。現代鋼琴表演需要充分調動身體的各個部位去演繹作品。如結尾處強有力的跳音和弦,就是通過手指有力的支撐瞬間觸鍵,大臂放松抬起,然后稍許的停留,營造出干脆利落的收尾。再者進行演奏抒情樂段的旋律時,則要做好手腕與手指的協(xié)調,運用手指力量控制音色,營造靜謐的氛圍,同時保持身體穩(wěn)定,過多的動作反而會破壞整體效果,這些都是需要演奏者體會作品,并且不斷加以訓練產生的表演意識。學生在上課時學習的音樂作品大多數是20 世紀前的作品,學生在彈奏時肢體動作常常較為僵硬,破壞了音樂整體的美感。作為演奏者要有清醒的意識,在演奏時應該采用協(xié)調的肢體動作來展現整首作品的內涵。目前在鋼琴教學中學生還要學習音樂史,音樂美學課等,這些課程可以讓學生的舞臺表演意識得到一定的啟發(fā),對鋼琴教育來說,教師除了教授鋼琴技巧外,更要重視整體的表演教學。
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發(fā)展,借助舞臺配置的大屏幕等基礎設施,可以讓觀眾清晰地看到表演者的動作、表情變換。表演者要充分運用表現力對鋼琴作品進行表達,通過表現力和樂曲情感的結合,充分調動觀眾的情感,使觀眾在聆聽曲子時與演奏者產生共鳴。鋼琴演奏者的服飾、妝容等外在形象,力求與作品的時期、風格相匹配,在表演時,表演者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演奏能力,還要具有較強的自身表現力,即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手指表現力等。演奏者要不斷地強化手指肌肉的練習、手腕力量轉移訓練、肢體協(xié)調性訓練、面部表情放松訓練等,學生要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訓練。在演奏完作品后,應積極反思自己的肢體表情是否與曲子的情感相契合。要想感動觀眾,先要感動自己,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作品所要傳遞的情緒淋漓盡致的呈現給觀眾。
在鋼琴的演奏環(huán)節(jié),技術是演奏者必備的基本功,樂感是音樂表現力的基礎,演奏者在日常練習時,要在這兩方面多做練習。在現代化的舞臺配置下,演奏者的指尖觸鍵和音樂表現力一覽無余,這就要求演奏者要具備強大的臨場心理素質,在特寫鏡頭下做到指尖的清晰性、均勻性;音樂的流暢性、完整性等。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將指尖的動作轉化成鋼琴演奏的藝術,因而扎實的基本功對于初學者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從舞臺效果還是鋼琴教學的層面來看,教師都應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舞臺表演意識,在鋼琴表演中確保學生的技術和音樂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力,對鋼琴演奏具有一定程度的助力。
演奏者在表演前應調整好自身的狀態(tài)。在演奏時,盡量調整成自身日常的練琴狀態(tài),在日常練習時,要盡力想象自己在舞臺表演,對自己進行較為嚴格的日常訓練,最終達到良好的演奏效果。同時在演奏中要積極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面對不同表演環(huán)境,要迅速適應環(huán)境并調整出合適的狀態(tài)。這就要求演奏者在平時加大練習的訓練量,還要尋找可以登臺演奏的機會,鍛煉自己在不同的表演環(huán)境下都能達到日常的練習狀態(tài),從容面對舞臺下的觀眾,從而積累多類型的舞臺表演經驗。演奏者除了注重日常練習之外,還應清晰地了解舞臺音響效果和舞臺的布局環(huán)境,模擬舞臺訓練,樹立舞臺信心,完善自己在演奏中的不足,在舞臺表演中獲得更好的效果。演奏者應該在舞臺表演前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樹立自信心,鼓勵自己,確保自己在演奏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水平,將演奏效果發(fā)揮到最佳水平。同時演奏者也應該具有可能會失敗的心理預期,以平常心態(tài)面對舞臺表演,真正做到在演奏過程中心態(tài)平和,將自己對作品的情緒理解更好地傳遞給觀眾,使鋼琴演奏得到正常的發(fā)揮。演奏者在演奏前要為自己制定明確的目標,緩解在演奏中的不良情緒。很多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會因為過分緊張,從而導致演奏效果不佳。所以演奏者應制定合理的演奏目標,準確把握演奏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以日常練習的狀態(tài)面對不同的舞臺表演。
部分學生在鋼琴演奏環(huán)節(jié)中時常會忘譜。演奏者在演出時需要背譜演奏,無論是鋼琴名家或初學者,在演奏過程中時常會有忘譜的情況出現,以及一些其他的失誤因素出現,進而影響到整體的演奏水平的發(fā)揮。演奏時,應該將樂曲的精髓和情感表達出來,在深刻認識鋼琴演奏重要性的基礎上,要充分認識到曲譜背誦的意義,不斷練習記憶所學習的曲譜。演奏者可以將動作記憶、聽覺記憶和視覺記憶融合在一起,通過反復的彈奏訓練,從而加深手指肌肉記憶,在日常的鋼琴練習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對樂譜的記憶,并將樂譜的演奏技巧和記憶有機地整合起來,從而對樂譜形成深刻記憶。
1.內心聽覺記憶法。鋼琴演奏者要具備大量的樂譜識別練習具有深厚的音樂演奏功底,確保演奏時自然、流暢,合理地處理應對演奏時的突發(fā)事件。演奏者在演奏之前要在心里提前演練演奏過程中樂譜的每一個音和表情記號,結合自身內心聽覺進行合理的演奏分配。為了提高自身內心聽覺能力,演奏者應加深所演奏作品的聽覺記憶,并在聽的過程中結合樂譜,仔細揣摩,從而準確背譜。內心聽覺對演奏者熟悉作品和日常訓練具有重要作用。強大的內心聽覺不僅可以讓演奏者實現快速背譜,還可以實現無聲演奏,在沒有鋼琴的情況下做到快速記譜。無聲演奏的好處是避免手指形成機械記憶演奏,根據內在聽覺和大腦對作品理解,將演奏行為轉化為聽覺,鍛煉了自身背譜能力。因此,內心聽覺在鋼琴演奏中有著重要的領導作用。內心聽覺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想要鍛煉內心聽覺,不僅在日常練習時候要記住自己演奏時的音響效果,還要對部分樂句做特殊記憶,特別是易錯片段。循環(huán)播放易錯片段目的是訓練演奏者的記憶能力,使演奏者形成聽覺記憶,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背譜效率,完善演奏效果。
2.深入了解作品。在演奏一部作品之前,要對其創(chuàng)作背景、歷史環(huán)境進行深入的了解。認知既取決于人類的感官知覺信息,而且還取決于外部環(huán)境形成的記憶。因此在學習鋼琴時,我們不應立即進行練習,而應該經歷從知覺到理解的過程。只有透徹理解作品,我們才能發(fā)掘作曲家的感受,更好地通過鋼琴演奏音樂,使演奏效果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首先,我們應該對作品的整個背景有所了解,如作曲家所處的國家、歷史時期、音樂風格、作曲家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初衷。其次,應該深入了解作品想要表達的情緒,即作品的曲式分析、段落結構、旋律樂句劃分以及樂曲中的強弱對比等表情記號。為了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記憶習慣,應該從背譜開始,只有熟背樂譜中的點點滴滴才能在演奏時反映出相應的情感,并陶醉于演奏中。另外,在歌唱性和耳朵的訓練方面,應該做更多的工作,使樂譜轉化為旋律和聲音,有助于學生進行音樂記憶和背譜。
3.動作慣性記憶法。演奏者在長時間的鋼琴練習中會形成一定的肌肉記憶,連貫性動作可以有助于樂譜的記憶。演奏者應該堅持長時間、反復性地練習,形成無意識的習慣動作,確保演奏曲目的流暢。與其他藝術不同,音樂具有連貫性。由于對樂譜的記憶不扎實,演奏者在演奏中需要回憶樂譜內容,這樣會降低鋼琴演奏的效果。有時學生在鋼琴練習時未能嚴格地按照指法進行練習,未能形成手指記憶,在演奏時難免會出現錯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嚴格要求學生,要求學生根據樂譜中標記的指法進行反復的訓練,有效地訓練演奏時的準確性和演奏樂譜的完整性,這樣才能更完美地詮釋樂曲。
4.結構分析記憶法。演奏者在結構記憶的練習時,要對作品中的音樂元素和音樂動機進行理解練習,把握作品的整體發(fā)展脈絡,確保作品清晰流暢地呈現給觀眾,提升自己對樂譜的整體把握能力。在結構記憶時,可以對樂曲的曲式做結構性分析,對各類調性的差異進行對照,確保樂譜記憶中具有清晰的脈絡。對于復調作品,應該將其分成不同的聲部,主題、段落進行有選擇性的記憶,確保自己對樂譜具有整體的了解,以便于整體把握作品脈絡走向。
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應具有鋼琴演奏的牢固的基本功。演奏時,演奏者應該以熟練的彈奏技術,將樂曲流暢生動地演繹出來,從而緩解演奏者在演出時的緊張情緒,以及較大緊張心理情緒,從而展現出日常練習的演奏狀態(tài)。演奏者在日常練習時,要反復練習和傾聽,達到手、眼、耳及身體協(xié)調運用,對演奏過程中的難點進行著重練習精準把握。此外,還要加強自信心,緩解在演奏過程中的不良狀態(tài),這就要求演奏者在日常訓練中要嚴格要求自己,將每一個音符、技巧都做到熟練于心,這樣可以有效克服在鋼琴演奏中各類意外情況的出現。節(jié)奏是樂曲“骨架”,演奏者還應對演奏速度進行有效掌控,在表演時對演奏速度進行適當調整,確保樂曲的完滿展現。演奏者在日常練習時,要對各個練習環(huán)節(jié)進行合理安排,通過段落練習、“滾雪球”式的全面練習以及變換節(jié)奏等方式,對樂曲有一個全面掌握。
在鋼琴演奏中,應注重對舞臺表演意識的培養(yǎng)。每位演奏者的演奏經歷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差別性,使得表演者應主動發(fā)現自己在演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積極地去調整練習,才能向前邁進,使自己的舞臺表演經歷更加豐富。借助各類舞臺表演經歷,認真反思總結自己的優(yōu)點以及缺陷,逐步提升自身舞臺表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