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永
(成都市航天中學,四川 成都 610100)
方法總比問題多,即便是初中體育課程陷入了困境,遭遇了不公正的態(tài)度,教師們也應該保持自己的初衷,履行自己的職責,發(fā)揮自身素養(yǎng),探究有效的改善途徑,而不是坐以待斃,怨天尤人,無動于衷。筆者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教學時間長,接觸學生多,有過成功,也遭遇過失敗,正是如此才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有能力與自信解決當下存在的問題,具體如下所示:
因為教學時間不足,實踐形式單一,體育器材缺乏,讓原本對體育課程充滿熱情的學生變得沉默寡言,敷衍了事,喪失了參與的興致。雖說外部環(huán)境十分重要,但筆者認為內因決定外因,如果師生充滿熱情,保持初衷,筆者相信即便是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面對教學時間被擠占的問題,筆者不僅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絕不浪費,還巧妙利用課下時間,組建了各種興趣小組,布置了各種課下作業(yè),延長了教學時間,彌補了時間上的缺陷。當然,這些興趣小組本著自愿參與的原則,絕不強迫學生,給予了學生相對地自由,至于課下作業(yè),形式新穎,難度不高,且時間短,不會給學生造成負擔。當體育設施、體育器材損害嚴重、數量不足時,筆者會自掏腰包,會動手制作,亦或鼓勵學生實現資源共享,盡可能保證外在教學條件,滿足學生學習訴求。至于學生要參與的體育測試項目,筆者不會給學生施教壓力,也不會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幾個項目上,剔除了教學的功利性,以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筆者堅持上述行為并取得了一些成績,繼而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師生面臨著惡劣的外部環(huán)境,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的動力,改變了對體育課程初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憑借自身的力量,集中智慧,發(fā)揮素養(yǎng),依然帶領學生做出了一些成績,借此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方法、技巧、手段的支撐,但長時間使用同一種教學方式會對讓學生喪失新鮮感,失去學習熱情。其實,初中生與其他學生一樣,也喜歡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手段、理念,這就需要教師們時刻關注教學領域新動態(tài),主動學習借鑒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理念與手段,用新、趣裝飾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如,在進行長跑練習時,學生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1000 或800米測量項目,對學生的體能、速度有很高的要求。在初步測試時,學生就暴露出了諸多的問題:跑步速度慢;跑步姿勢不正確;身體素質差,總而言之,根本完不成測量項目,只有針對問題強化練習才有可能成功,但筆者認為如果一遍遍地跑,枯燥且乏味,不如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實現寓教于樂。于是在接下來的時間內,筆者進行了多方探究,終于找到了一些有趣的練習方式:“變速版機器人”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提高學生的跑步速度;“跨越火線”,即由筆者設計障礙物,學生躲避障礙到達終點;小組競賽,由學生自由結組,組內是合作關系,組際是競爭關系,且每個小組有一周的準備、練習時間,一周后進行決賽,獲勝方即將得到一份神秘禮物,由此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勝心與競爭意識,喚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認識到單憑一腔熱血遠遠不能做好初中體育教學工作,于是巧用手段,應用策略,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熱情。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教師們常用的手段之一,但部分教師對教學評價存在誤解:認為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指出學生的問題,批評學生,提高其對錯誤的認知程度,其實,批評與鼓勵相伴相生,有批評,就要有鼓勵,否則學生會喪失學習的自信心,沒有了繼續(xù)前進的動力,為此筆者重新審視了課堂評價,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力求用肯定代替否定,用鼓勵代替批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如,在進行乒乓球運動時,學生需要掌握握拍、發(fā)球、打球等技能,提升體育素養(yǎng)。為了完成上述目標,筆者不僅兼顧理論與實踐,讓學生觀看了我國運動員奧運會奪冠比賽視頻,初步了解了乒乓球這一運動項目,還進行了示范教學,一一糾正學生的動作,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即便如此,大家還是出現了諸多的問題,與教學預期相去甚遠?;谶@一事實,筆者非但沒有批評指責大家,還給予了耐心地引導,溫馨的鼓勵,體諒學生,認可學生,寬容學生,不打擊初學者的自信心與自尊心。
綜上,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初中體育課程陷入了困境,延誤了教學正常進度,亟待改善。筆者作為其中的一員,選擇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上所示,以期能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