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玲
(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學,福建 惠安 362100)
從小學過渡到初中,課程內容在一步一步加深,也有了一些新的學科,初中物理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非常關鍵,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夠打好基礎之后,學生在遇到物理難題時也會自己主動地去攻克。而在物理學習的過程當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也應該加以重視,但是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實驗教學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去改進。教師首先要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學校也要配備完善的物理器材,在課堂上才能夠讓學生對物理實驗感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物理學習的過程當中。
學生在初中第一次接觸物理,如果教師在教學上沒有做好引導工作,學生會覺得這是一門非常無聊的課程,對此也不會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確實是比較抽象的一門學科,屬于理科科目,大部分的人學起來會覺得比較的枯燥,因此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將多樣化的課堂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這門學科感興趣,只有學生對物理感興趣之后,在學習上學生才會有熱情,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也能夠得到提升。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利用物理實驗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上課之前就可以向學生發(fā)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在課堂上在利用實驗,讓學生產生好奇心,這樣學生就更容易融入物理課程當中。如果教師從一開始就告訴了學生答案,這樣實驗就算是做出來,學生也沒有驚喜感,甚至會覺得非常的無聊,因此課前的導入設計就非常重要,需要教師重視起來。比如說在講“聲音的特征”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進行提問,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實驗,用我們生活當中常見的物體來感受聲音的變化,一把直尺它放在桌上的長度不同,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演練,就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現(xiàn)在科技非常發(fā)達,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利用起來,有一些實驗我們在課堂上無法完成,但是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相關的影片或者是相關的實驗過程,學生對此會特別感興趣。有一些物理實驗還伴隨著危險,教師沒有辦法在課堂上進行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演示實驗過程,學生雖然沒有親自操作,但是用這種方式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更為具體的知識,學生接受起來也會更加的容易。
當中大家都非常清楚傳統(tǒng)的教學一般采用的都是非常單一的課堂模式,大部分情況下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就只是一個接受者,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既沒有互動學生也對物理課堂毫無興趣,可想而知,所達到的教學效果確實比較差勁。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己去演練,主動去觀察,互相討論,這樣的一堂課程,教師也會覺得比較的輕松,學生也會感受到物理課程非常有趣,學生會非常期待下一次的課程。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需要教師不斷地去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以學生為主。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一堂精彩活潑的課堂,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要讓學生主動去進行操作,也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起到引導性的作用,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及時地糾正,從而幫助學生提高物理水平。如在講“凝固融化”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來進行實驗,通過學生自己設想、設計實驗和操作實驗等,整個流程下來,學生對這個知識點會了解得比較透徹,從而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也能夠得到提升。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實驗課程當中,這也要求學校重視起實驗課程,為學生提供完善的設施設備。在課堂上很多教師的教學都比較的死板,在實驗的過程當中,教師也不允許出現(xiàn)差錯,認為書本上的都是對的,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學生有可能會提出各種質疑和問題,教師就應該讓學生大膽地提出來,并且鼓勵學生去參與討論得出結論。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進行不斷地革新,學生才更愿意上物理課程,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要學會和其他老師交流,從其他的教學當中汲取經驗,從而來豐富自己的教學。在實驗的過程當中,教師是可以對以往的實驗缺點進行改進,也可以引導學生共同的參與到討論當中,提升實驗的正確率。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信息,讓學生更愿意去學習物理。
在物理課堂當中,教師要發(fā)揮其引導性的作用,而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不能將此忽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要讓學生主動地去參與到實驗課程當中,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在實驗的過程當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多去探索和觀察,通過實驗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