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貴州城市職業(yè)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職業(yè)教育提質培優(yōu)行動計劃(2020-2023)》明確了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目標與方向。我國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與國家的經濟、人民群眾的期待、綜合國力的提升息息相關,要立志把職業(yè)教育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職業(yè)教育體系[1]。民辦高職院校的起步和發(fā)展都晚于公辦高職院校,其發(fā)展有獨特性和局限性。但民辦高職院校作為國家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落實國家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時也要砥礪前行。民辦高職院校是為國家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基地,《大學語文》教學是豐富應用型人才精神文化的食糧。欲發(fā)揮《大學語文》在民辦高職院校教學中的作用,促進民辦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需認清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的教學現狀,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大學語文》教學的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傳承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二是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三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敖虒W”的釋義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邊活動過程[2]。筆者認為,“教學”指的是教師和學生在特定場所探討某一知識的互動過程。接下來,從教學地位、師資情況、教學學情及教材選用四個方面分析民辦高職院校《大學語文》的教學現狀。
語文學科屬于我國的母語學科,承載著中國五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它就像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中國文化之門,讓學生領略文化的風采。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延續(xù),既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基礎性,又注重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民辦高職院校在培養(yǎng)人才方面更側重技術的掌握,力圖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培育優(yōu)良人才。在此背景下,《大學語文》相對于其他學科逐漸被邊緣化?!督逃筷P于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人才培養(yǎng)的總要求是培養(yǎng)“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和“復合型技術人才”[3]。可見,職業(yè)教育的人才提倡素質教育,旨在培養(yǎng)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眾多的語文教育研究表明語文學科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楊希英認為,語文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還能健全學生的人格,從而為國家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4]。
由于其特有的生源結構和教學環(huán)境,目前大多數民辦職業(yè)院校不注重語文學科的教學。主要原因是大家對語文教學存在誤解,認為語文學科并不能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同時,語文學科的定位不夠明確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和教學內容。此外,民辦職業(yè)院校《大學語文》的教材并不固定,內容參差不齊,缺乏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這導致民辦職業(yè)院?!洞髮W語文》課程常常被其他學科占據,往往以選修課形式呈現。更嚴重的是,部分民辦高職院校為了追求更高的就業(yè)率,往往忽視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直接不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總之,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的教學地位較低。
語文教師是《大學語文》教學的執(zhí)行者。民辦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師隊伍相對薄弱,結構也不平衡。2015 年的一篇碩士論文《民辦高職院校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基于對廣州四所高校的調查》詳細分析了民辦高職院校語文教師的現狀,指出語文教師的工齡、教學經驗、性別差異和職稱差異都是影響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雖然該論文距今已有六年,但目前這樣的問題并未得到緩解,筆者所工作的學校也存在類似問題。此外,《大學語文》教學師資問題也受學校客觀因素影響。部分學校的公共課以思政課為主,并未成立專門的人文類學科教研室。因此,《大學語文》由相近專業(yè)的教師教學,講解時缺乏專業(yè)性,很多重要知識點的講解并不透徹,導致學生的理解有誤。
總之,目前民辦高職院校的《大學語文》的師資隊伍薄弱,缺乏專業(yè)性,不足以保質保量完成既定課程的教學。
學情包括生源、專業(yè)性質、學生的數量和知識基礎等。民辦高職院校的生源相較于公辦院校來說略差,主要包括分類招生學生、擇校生,統(tǒng)招的高考畢業(yè)生較少。復雜的生源結構對《大學語文》教學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為了貼近市場和實際,民辦高職院校所開設的專業(yè)大多是實用技術類,如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大數據應用與技術等[5]。此外,《大學語文》教學往往為大班教學,每堂課約有上百學生聽課,課堂管理、教學計劃制定及知識的講解難度極大。學生知識基礎參差不齊,統(tǒng)招生語文知識基礎相對扎實,分類招生的學生相對薄弱,這也增加了教學難度。
總之,民辦高職院校的《大學語文》教學學情復雜,存在的教學問題也較多。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以教學內容作為支撐,但近年來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教材的選擇比較凌亂。楊希英主編的《新編大學語文》注重學生思想的淬煉,認為語文不應該被肢解為對字、詞、句、篇章的工具性分析,應該讓學生體會書中的各種情感[6]。徐中玉主編的《大學語文》教材側重于開拓學生的視野,添加了很多現當代的科學人文名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陳宏等主編的教材注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應用文的結合,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文寫作。總之,目前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教材的選擇比較凌亂,缺乏統(tǒng)一性。
綜上所述,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的教學現狀堪憂,無論是學科地位、教師結構、教學學情還是教材選用都存在不足。
針對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的教學現狀梳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建議,以期提升《大學語文》教學質量。
教育部在《關于職業(yè)院校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與實施工作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培養(yǎng)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大學語文》教學可為踐行該目標提供文化底蘊熏陶。
《大學語文》的教學意義闡釋對助力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培養(yǎng)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專業(yè)人才意義重大?!洞髮W語文》教學的核心作用在于通過文、史、哲等的研究學習,領悟人文思想的閃光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語文學科本身具有長期性、系統(tǒng)性和延續(xù)性,上學伊始我們便開始學習語文,一直持續(xù)到高中。但事實上,學生對《大學語文》的教學意義的理解尚有不足。目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導致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注重技能學習,而輕視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但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fā),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離不開《大學語文》。人文素養(yǎng)可陶冶學生的性情,民辦高職院校也應重視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如今,很多年輕人所表現出的性格急躁、審美缺陷和悲觀情緒等就是由于人文素養(yǎng)的欠缺,歸根結底就是《大學語文》教學的缺失。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規(guī)范學生的德行離不開《大學語文》教學。
民辦高職院校要在教育部的重要文件指示下把《大學語文》的教學意義深入貫徹到日?!洞髮W語文》教學中。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國家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完整的、合理的師資結構無疑是《大學語文》教學的必備選項。招聘條件意味著需求的人才目標,要完善民辦高職院校大學語文的教師結構要從招聘條件入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教師需得“四有”標準,若把這個標準融入到大學語文師資結構上,那么大學語文教師得有語文相關專業(yè)的教育背景,得有扎實的語文學識,得有關心愛護學生的仁愛之心,得有做好大學語文教師的新理念和堅定的信念。
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校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大學語文》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語文的魅力。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情況相對復雜,學生的語文基礎參差不齊,老師需要詳細了解學情,從而作出相應的教學調整。教學調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方法的調整。學生的學習有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場獨立型的學生有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在課堂上要讓這部分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場依存型需要老師做引領,并且鼓勵這部分學生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靈活調整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二是教學內容的調整。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的課本缺乏體系,教學內容比較雜,語文教師要凝練適合學生的內容進行教學?;A好的學生可以選擇意蘊深厚的內容,重點培養(yǎng)審美能力;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選擇比較基礎的文學知識,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三是教學形式的調整?!洞髮W語文》教學一般依托課堂教學,這樣的形式比較傳統(tǒng)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若能把教學形式靈活地與實際的生活相結合,那么死板的教學就將活起來,學生也能萌發(fā)出對文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教材是教學的載體,民辦高職院校在選用《大學語文》教材時相對隨意。目前,《大學語文》教材的版本有很多,如何在這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教材堆里做出選擇,需要一個方向標。教育部對于人才培養(yǎng)所提出的立德樹人的要求就是一個很明確的方向標。立德作為重要的部分,在選擇教材時盡量以德行內容作為選擇對象。中國的很多古文詩詞都有深刻的含義,四書五經的內容應作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國學含義頗深,作為大學生就要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文化,愛上自己的文化,然后可以宣傳自己的文化。民辦高職院校的《大學語文》教學在立德樹人培養(yǎng)方向下要梳理好兩個教學目標:一是增強人文素養(yǎng)的目標;二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目標。前者注重教材的文學基礎知識,后者注重有深意的教學內容。
《大學語文》是民辦高職院校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和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義重大。但受限于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的教學地位、師資情況、教學學情和教材選用等客觀因素,目前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的教學存在諸多不足。在系統(tǒng)梳理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的教學現狀梳理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性建議,旨在提升民辦高職院?!洞髮W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