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煒 牛欣欣 熊曉強 李萍 趙財軍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1-5042-9865
摘? 要:在全國高校思政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利用好教學課堂。除了要在思政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以外,同時其他學科也需要將思政融入其中。工程項目管理學科自然也需要大力踐行課程思政教學,以此形成協(xié)同效應,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該文針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以及思政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并提出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對學生課程思政教學水平的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工程項目管理? ?課程思政? ?教學策略? ?思政教學? ?融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9(a)-0119-03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trategy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QIN Wei? NIU Xinxin? XIONG Xiaoqiang? LI Ping? ZHAO Caijun
(Xi'an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Xi'an, Shaanxi Province, 710600 China)
Abstract: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ferenc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made it clear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in chann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teaching classroom. In addi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other subjects also need to incorpo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aturally, the subjec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also needs to vigorously practic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o as to form a synergistic effect and fully implement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Lide Shuren. This article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proposes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hoping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the course.
Key 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trate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tegration strategy
工程項目管理中課程思政教學的融入,并非僅僅是利用課前幾分鐘對有關思想政治方面的內容進行講解。教師需要將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準確把握教學契機,加強思政的滲透。新時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絕非簡單地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技能和豐富的學識,而是需要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
1?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現(xiàn)狀
工程項目管理是土建類專業(yè)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學科,開展該學科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工程項目管理能力。該學科主要講述了有關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基礎理論,同時還對流水施工方法、施工項目目標管理、工程網(wǎng)絡計劃技術等基本理論進行了細致化講解。
2? 課程思政教學現(xiàn)狀
部分工程項目管理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時,并沒有結合本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和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設計課程思政的內容,導致課程思政教學成為“無本之木”。而在信息高速傳播的現(xiàn)如今,學生的思想觀念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響,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一些消極的情緒。
部分學校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過于重視對學生專業(yè)課程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傳授,很少關注思政教學的開展,更無從提及課程思政教學的有效開展[1]。雖然在我國教育事業(yè)改革的影響下,很多教師樹立起了育人的教學理念,但是卻缺乏對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等理論的研究,導致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
3?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教學的有效策略
3.1 科學地制定課程標準,從價值觀念引導融入課程思政教學
工程項目管理學科教師在制定課程標準時,應該以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為中心進行科學的制定。現(xiàn)階段,很多學校在制定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標準時,通常僅考慮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為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另一方面為對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不清楚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目標。為此,教師應該對工程項目管理學科自身的性質和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在傳授學生學科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加強對學生價值觀形成的引導,在引導學生價值觀的同時注重增加專業(yè)知識的含量[2]。
3.1.1 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原則
(1)道路自信的基本原則。全面分析在我國當前社會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中建筑行業(yè)的地位,促使學生對未來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充滿信心,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自覺地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2)理論自信的基本原則。利用工程項目管理學科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促使學生靈活掌握先進的理論知識,增強學生對社會發(fā)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信心。
(3)制度自信的基本原則。我國社會群眾之所以可以享有自由、平等的權利,都是因為有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保障。教師應該在工程項目管理學科教學中,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心,以此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與發(fā)展。
(4)文化自信的基本原則。建筑文化是通過建筑物這一載體進行傳播的,建筑文化也是建筑工程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教師在工程項目管理學科中開展思政教學時,可以通過傳統(tǒng)建筑物、現(xiàn)代建筑物的呈現(xiàn),促使學生感受到我國從古到今的建筑文化,讓其更加認同我國的建筑文化。
3.1.2 將“工匠精神”融入其中
在工程項目管理學科中開展思政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對建筑施工職業(yè)安全、健康與環(huán)境管理方面知識內容的講解,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要將“工匠精神”全面地融入其中[3]。
3.1.3 尊重科學理論
通過對工程項目管理學科理論的分析,可以事先預測項目施工的過程與結果,并且還可以對項目施工現(xiàn)場做出合理的指導。加強對學生尊重科學理論精神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該學科的思政教學作用。
3.2 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將課程思政教學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
教師在設計工程項目管理學科教學方案時,必須明確學科教學目標和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將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思政教學元素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xiàn)工程項目管理學科的育人作用。
3.2.1 在課前預習中開展課程思政教學
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展開課前預習,通過網(wǎng)絡平臺和查閱文獻資料等途徑收集有關建設工程方面的案例[4]。隨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前往附近的工程項目施工現(xiàn)場,并在施工現(xiàn)場為學生解答疑問,以此促使學生更好地認知施工地形、施工設備以及施工材料等。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接觸到我國最前沿的工程項目管理技術。教師可以準確地把握教學契機,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其中。
3.2.2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政教育
教師在開展工程項目管理學科教學時,可以將我國的重大戰(zhàn)略,像“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發(fā)展”等融入其中,促使學生認識到自身需求具備哪些政治素養(yǎng)。例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模擬工程項目施工情況,并加強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激活學生學習的欲望。在講解有關項目工程成本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時,通過集中授課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有效控制工程項目成本的重要意義,并重點體現(xiàn)“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思想。在講解有關工程項目管理進度有關知識內容時,通過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運用,讓學生認識到守時的重要性。
3.2.3 通過課后評價,形成課程思政教學閉環(huán)
在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學科中開展思政教學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課后評價,讓學生對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進行深刻的反思。教師可以通過對課后作業(yè)的創(chuàng)新,精心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并引導學生自主去完成。在學生完成課后作業(yè)的過程中,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疑惑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與其他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互相幫助下完成課后作業(yè),并以此準確地把握這一契機,加強思政教學的開展[5]。另外,教師還應該加強對校本資源的開發(fā),在充分體現(xiàn)本校辦學特色的同時,加強思政教學的開展,在促進工程項目管理學科教學發(fā)展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3 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教師在講解有關工程項目管理發(fā)展史專題知識內容時,可以通過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落實課程思政教學,促使學生逐漸樹立起文化自信。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建筑行業(yè)為之做出了不容忽視的重要貢獻。我國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偉大建筑遺產(chǎn),如首都北京的故宮,其在世界范圍內都是規(guī)模最大的宮殿;樂山大佛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水利工程都江堰,到目前為止依然還在使用;敦煌莫高窟不僅擁有豐富的內容,同時還擁有較大的規(guī)模。另外,還有被世人認為最具神秘感的秦始皇陵;其長度在世界范圍內首屈一指、具有軍事防御功能的萬里長城。這些規(guī)模宏大、技藝精湛的工程建筑,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的建筑文化和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到目前為止,這些偉大的建筑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社會效應和經(jīng)濟價值。當然這些宏偉建筑的成功建設,離不開與之相匹配的高水準的工程相關管理活動。在工程項目管理學科教學中,將我國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滲透其中,可以使學生對我國的民族文化更加認可,并產(chǎn)生歸屬感和自豪感,從而有助于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3.4 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
一方面,學科教師應該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學科中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時,將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在豐富學生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總而言之,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保障學生日后順利就業(yè)與更好發(fā)展,對教育教學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6]。另一方面,在工程項目管理學科課程思政教學中,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傳遞給學生,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促使學生認識到在工程項目管理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直接關系著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教師可以通過PPT、實況錄像播放、VR安全教育觀摩等方式實施安全教育。對于每個人來說,生命都僅有一次,所以在日后的崗位工作中,一定要警鐘長鳴,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將安全意識深植到每個學生的心中。
4?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工程項目管理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地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會議上對課程思政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茖W地制定課程標準,從價值觀念引導融入課程思政教學,堅持“四個自信”的基本原則,將“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促使學生懂得尊重科學理論。同時應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將課程思政教學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在課前預習中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政教育,通過課后評價,形成課程思政教學閉環(huán)。另外,還應該在課程思政教學中加強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
參考文獻
[1] 呂雪玲.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1):227.
[2] 龔凱,張鵬飛.高速鐵路大發(fā)展背景下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2):163-164.
[3] 翟美齡.課程思政視域下工程項目管理教學改革探索[J].新課程研究,2020(26):39-40.
[4] 林瑾,徐向飛.高職院校理工科專業(yè)推進課程思政的價值分析與實踐邏輯[J].教育與職業(yè),2020(24):
104-108.
[5] 易兵,蘆瓊瑩.應用型本科開展“課程思政”的路徑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4(33):76-78.
[6] 陳佼,陸一新.“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9,16(29):191-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