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暉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在我國關于音樂的教育,很早就已經提上了日程,但是由于眾多原因,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開展總是見效甚微。這其中學校對音樂課的設置不合理占一定原因,但作為音樂教師,教學方法不合適也有相當大的責任。音樂是學生的重要的素質教育內容之一,隨著社會的逐漸發(fā)展,我們對人才的定義也在不斷改變。在高職院校進行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可以品味音樂,感悟音樂,進而通過音樂享受生活,陶冶情操。因此,在高職院校音樂欣賞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以學生為本,打造開放自由的課堂環(huán)境,使學生不僅能獲得知識,還要培養(yǎng)其對音樂的興趣。下面我們就具體談談高職院校音樂欣賞教學的現狀以及教師如何更好地開展音樂欣賞課程教學。[1]
高職音樂欣賞課堂雖然和過去相比已經有了非常顯著的突破和發(fā)展,可是當下很多高職學校都追求學生的專才教育。所以在開展音樂欣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往往重視不夠,依舊會存在很多不可抵擋的外來因素,這些外來的阻礙和問題對于提高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堂非常不利。部分高職音樂老師在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影響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與當下先進教學技術相比顯得非常落后,而且很多音樂老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都是采用的示范式教學,在很大的程度上抹殺了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非常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對于音樂欣賞這門學科產生了非常大的抵觸心理,如果學生失去了對音樂欣賞的興趣,他們自然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欣賞的學習中。
在當下的很多教學活動中,老師都會在正式講課之前做好相應的備課工作,但是當下高職音樂欣賞教師在備課的過程當中,通常都是以教材作為主要的備課資料,這樣就會使得老師在課堂教學當中所傳授學生的知識受限,老師自主展開的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就會比較少。另外,當下的很多音樂教材課本的更新都比較緩慢,很多老師甚至使用以往的教案進行教學,使學生對音樂欣賞產生厭倦情緒。如果老師的備課內容和教學方法比較落后缺乏新鮮度,那么整堂音樂課的質量也非常低。在這樣的課堂當中,學生的思維只會在老師的牽引之下有所變化,就會導致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節(jié)奏掌控能力得不到相應的培養(yǎng)和提高。[2]
要想在音樂欣賞課堂中有效培養(yǎng)、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的能力,我們首先要注意整合教學資源,讓我們的教學與生活接軌。要做到歌曲與旋律相合,激發(fā)學生的鑒賞能力。要做到這些,首先對于我們教師就有一定要求,我們自身要有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慢慢地把這種鑒賞能力滲透給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音樂教學與其他的像語文教學、地理教學等聯(lián)系起來,讓音樂教學更多的與生活接軌,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感知音樂,鑒賞音樂。例如在進行傳統(tǒng)音樂樂器欣賞教學時,我們可以將其與歷史教學進行結合,介紹最古老的樂器——塤;講一講大型樂器——編鐘、編磬;談一談中國古代的風雅——古琴。這些都可以和歷史教學進行結合。除了與歷史教學結合,在進行古風音樂教學時,與語文教學結合也是相得益彰,比如經典的《明月幾時有》就是古典詩詞與現代音樂的很好結合,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名曲,還有很多古琴曲的歷史故事、曲中情誼,也值得我們多加傳頌。
在談到歌曲與旋律相合,我認為“串燒”可稱得上一朵奇葩,“串燒”的制作過程就是歌詞與旋律再組合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極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同歌曲的拼接,使學生在感知旋律過程中發(fā)現不同歌曲的韻味和一首歌曲的不同韻味。
在當下高職院校在進行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時,一味地引導學生去欣賞一些比較經典的、有代表性的曲目。在當下,我國音樂文化發(fā)展當中,學生們對于類似《經典詠流傳》等節(jié)目的興趣比較濃厚,那么我們不妨將其引入到音樂欣賞課程中來?!督浀湓伭鱾鳌返摹耙栽姾透琛笔钱斚聜鹘y(tǒng)文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形式,用現代的歌曲創(chuàng)作方式演唱傳統(tǒng)的詩詞極大吸引了學生的積極性。當然同樣的,學生對其音樂的理解能力并沒有太深入,只是簡單的了解而已,因此我們就可以對此進行針對性培訓。
將《經典詠流傳》中的傳統(tǒng)歌曲引入到高職音樂欣賞課堂當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程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了解,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在課堂上,教師在經典曲目的播放之后可以提問一些相關的問題,了解學生對于這些曲目的感想。比如說在李清照的《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一些詞曲的背景和一些常識問題,就比如“了解這些背景之后,你有什么感想?”“作者寫這首詞曲的背景是什么?”等??梢酝ㄟ^活動的形式,讓教師更加深入全面了解學生的感想,然后對學生的感想進行分析,讓學生更加專業(yè)的認識到音樂的知識,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綜合素養(yǎng)和鑒賞能力,同時又可以提高在音樂欣賞課上的氣氛和活躍度,增強學生對于音樂課的喜愛,促進音樂課的發(fā)展。將現在的曲風與傳統(tǒng)的詩詞相結合,積極詢問學生對于詩詞觀后感,對學生進行一些專業(yè)的評析,這樣可以更加深入的激發(fā)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
我國當下的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樂觀,針對當下實際情況而言,學生沒有良好完成音樂欣賞課程學習的原因,不僅是學生對于音樂基礎知識了解的不足、對于音樂教學不了解,更是因為學生對于音樂教學沒有良好學習的興趣。但幸運的是,在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高職音樂欣賞課堂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提高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效率。
教師,是一個責任重大的職業(yè)。因為這個職業(yè)承擔了教書育人的責任。教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得以發(fā)展進步的基礎,所以老師肩膀上的責任是重大的。作為一名教師,最首要的一點就是愛崗敬業(yè),一定要知道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不僅是一個職位,更是一種責任。在職業(yè)技能方面,音樂教師一定要對音樂有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同時老師在音樂欣賞課堂授課時一定要與時俱進,不能再沿用舊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是當前素質教育的目標。所以老師在課堂上要帶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對音樂的熱愛。
音樂是一門全世界的通用語言。老師們必須要對音樂有著熱愛,必須要以身作則讓音樂成為老師和學生們生活的一部分。一首偉大的作品,是經久不衰的,是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的。所以老師們在音樂欣賞課堂上一定要對音樂有崇敬感。這樣也可以讓音樂擁有神秘色彩,讓學生們對音樂更加熱愛。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擺正態(tài)度,不能將這門課程視為一門用來放松的課程,而是和其他課程一樣,讓學生們學習相關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素質?,F在的學生由于學業(yè)繁重,文化課較多,所以音樂欣賞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緊張的學習過后,來一節(jié)輕松愉悅的音樂課,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享受。給學生們的心靈來一場凈化,讓學生們在放松身心的過程中也能學習,這不僅是學習更是一種心靈的解放。[3]
之前很多高職學校都視音樂課為一門可有可無的課。很多學校對此的態(tài)度很是冷淡,認為音樂課完全沒必要,甚至有些認為音樂課是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取消了該課程。這都是一些錯誤的認知,音樂課不僅是一門正統(tǒng)的課程,它應該具有和文化課相等的地位。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更要具有很強的職業(yè)技能和豐富的閱歷。比如:音樂教師通常要學多種樂器,在某種程度上說,該課程的教師要比文化課教師的要求還要高。并且,該課程教師還要能夠把握課堂節(jié)奏,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老師還要善于創(chuàng)新,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親自為學生演奏,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音樂本身就是在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之下誕生的。所以可以這么說,音樂本身就是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它是創(chuàng)造的藝術,所以老師要具有創(chuàng)造力。離開了創(chuàng)造力,那么音樂就會變得空洞,失去趣味。在音樂欣賞課堂教學中,老師要讓音樂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音樂的美,老師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們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音樂的力量。所以在豐富課堂的同時,老師也要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
當下社會,人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音樂享受在人們的休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漸提高。經過前文的探討,我們也可以明確,高職院校開展音樂欣賞課程十分有必要,但是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程的開展情況卻并不樂觀,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音樂教師要積極提升自我,學校也要加大對音樂欣賞課堂的重視,保證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