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康妮
烈日當頭,老翁在地里躬身勞作,婦人準備好茶水小食,托孩子送去。孩子便端著吃食蹦跳著跑來,說:“爹爹,您歇會兒,先吃點東西!”待綠豆湯與粉色的冰西瓜將暑熱驅(qū)散,花生和蔥油餅將能量補充到飽足,老翁便又開始了對土地的新一輪勤耕。
中國幅員遼闊,一方水土一種味。關(guān)于食物,在這片寬廣的土地上,從作物種類到烹飪方式,從風俗到習慣,從形到神都各具特色,各美其美。華燈初上,東西南北各地的人們陸續(xù)收工回家,捧碗吃飯。
上桌的桂花糯米藕,藕身閃著紅潤的光澤。桂花金黃如星子,散落在紅的藕、白的瓷上。這是自然界的草木,又是造物主的神功。咬下一口,桂花的香甜率先沁入舌尖。稍過片刻,同藕互相裹挾著的糯米便會又在唇齒間緩緩蕩漾,次第氳開。
不喜甜?這有什么打緊,江浙菜總是那樣的精巧。這道菜小小一盤,三五人一桌,一人三兩筷。待人人嘗足“甜頭”,恰好盤凈碗空?!吧彙薄芭骸敝C音“連”“偶”,可延伸為成對成雙、和睦團圓之意。從中國文化的角度談,小小一盤桂花糯米藕,寄寓的是人們心里甜蜜蜜的、牽連不斷的祈盼。在麻辣鮮香之余品一品來自土地的醇厚甘甜,也可算作生活之趣。
一尺二寸的大白瓷盤托底,上面滿滿當當堆著掛著芡的炸肉片,芡汁薄薄覆著。肉片金黃,其上間或有琥珀色的焦煳點,蔥姜絲和蒜片點綴其間。大家早已迫不及待,一人夾起一塊。一口咬下去,只聽見一聲聲干脆歡喜的“咔嚓”響。酸味混著甜意、焦香和著肉香,各層味道逐個舒展開來。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碧K軾對吃飯的興致向來高。他的腳步像一只神奇的鼠標,移動,點擊,逐個將神州的各式美食點亮。黃州靠近長江,蘇軾便饒有興致地烹起了鮮魚。人生中的每一種境遇都可笑而化之,自然里的每一樣饋贈都能為我所用。他別具匠心,仔細烹飪,生姜、蘿卜汁、橘皮絲都是他烹魚用的好佐料。豬肉他也愛吃,“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彼滞炱鹦涔芟聫N,讓“東坡肉”遍傳了開來,端上各地百姓的飯桌。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边@是蘇軾在《豬肉頌》中寫下的話。這位美食家更是藝術(shù)家。他從未著急催促過什么,路慢慢走,飯慢慢做,做好了大家伙兒再一塊兒慢慢吃,就是最絕妙的節(jié)奏,“最蘇軾”的節(jié)奏。
我們能用心發(fā)掘美食,珍視“吃飯”這件事,吃出真情,吃出真趣,大概也就能自稱是半個“活東坡”啦。
“吃飯啦!”飯點一到,父母高聲呼喚,孩子們停下手中各事,沖上桌舉筷吃飯。一家人便在一時間圍著一桌飯菜湊到一起,眼前熱氣蒸騰,這是人間的小團圓。
節(jié)日時令更是一起認真吃飯的好由頭。春節(jié),游子歸巢,親朋相聚,菜肴齊聚;元宵,湯圓軟糯,芝麻香甜;端午,鴨蛋冒油,粽香滿桌;中秋,楓葉色的蟹與金菊似的圓月相映成趣。此外,還有霜降的柿子、冬至的餃子……
古人說“食色,性也”,又說“民以食為天”。五谷時蔬最撫凡人心,可以說吃飯是給自己鼓勁的重要方式。對我們來說,味覺是私人化的密碼,連接著“在哪兒吃過”與“同誰一起吃過”的情思。南甜北咸東辣西酸,情誼入味,細品咂摸久回甘。走,我們?nèi)コ燥埌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