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
(貴州省織金縣第五中學,貴州 織金 552100)
初中歷史教師是歷史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者和引導者,也是歷史概念教學的直接實施者,但在目前歷史概念教學的實踐中,面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
第一,教師的史學素養(yǎng)和教育理念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存在差距。在義務教育階段,初中歷史教師有很多不是專業(yè)的,有的是富余的其他學科的教師兼課,有的是語文教師或者由班主任代課,所以在歷史素養(yǎng)方面與專業(yè)教師會有欠缺。第二,教師不能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在初中階段,雖然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相對較弱,但其發(fā)散思維,求知欲很強。而平時的概念教學中,教師往往以灌輸自行總結(jié),直接給予概念講解,所以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掌握,死記硬背。第三,教師對歷史概念教學的學情把握有限。學生對歷史概念的理解不清晰,很大程度上是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時候,主導工作沒有做好。很多教師在講解歷史概念的時候都特別重視此概念的呈現(xiàn)方式和學生復述的能力,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各方面特點。
第四,教師對教材研發(fā)的深度和廣度沒有充分的把握。歷史教科書是構建師生之間溝通學習的基礎,是“學”與“教”的核心依據(jù),是開展歷史課程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jù)。
第一,歷史意識薄弱。在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歷史學科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講,除了在小學期間所涉及到的一些社會方面的知識外,可以說是一門新的學科,所以他們在歷史學科方面本身的知識積累就不充足。
第二,知識體系零散。初中生在日常的歷史教學中,他們的知識結(jié)構還是比較混亂的,他們對一些歷史概念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所謂的概念的表面認識上,更不要說對歷史概念的外延和內(nèi)涵的把握了。
第三,學習方法缺失。針對初中歷史概念性教學問題的研究,學生的聚焦點主要在于課堂學習過程的積累。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更依賴教師在課堂上層次分明的講述歷史概念,具有思維慣性和學習習慣性思維。
第四,興趣不穩(wěn)定。通過問卷調(diào)查,超過半數(shù)的同學對歷史概念教學模式感興趣,但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主要動力,源于教師的正確引導,以及適當?shù)氖谡n方式方法,將歷史概念轉(zhuǎn)化的過程尤為重要。這樣以“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為抓手,歷史概念教學就會變得容易很多,進而可以推動新型高效的歷史概念教學。
所謂的概念圖法,它的理論基礎是奧蘇貝爾的學習理論。奧蘇貝爾認為人類知識的構建是基于自身已有的事物經(jīng)驗,加之一定的觀察和認識過程,構建概念思維導圖發(fā)展的過程,并通過構建新的概念網(wǎng)絡,形成新的概念網(wǎng)絡結(jié)構圖。并適時不斷地向這個網(wǎng)絡里增添新的知識內(nèi)容。為了讓學習更富有價值,學習者個體必須要把準備新學的知識和自身己經(jīng)學過的概念聯(lián)系起來。
有不少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能將歷史概念予以透徹地分析,便用“名詞解釋”的形式直接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在段時期內(nèi)也只能對概念進行機械性的記憶,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構建主義認為,概念教學應該是一個促使學生自主地構建自己只是體系的過程,而不是由教師代替講解概念,并讓學生死記硬背的過程。構建歷史概念的提前是為了更好地理解進而掌握概念,從而分析它。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用類比的方式進行概念教學的成效是非常顯著地。在運用中當然也會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適當?shù)念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概念,區(qū)分概念,從而提高概念教學的效果。但類比法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是否選對了類比的對象及所謂的“參照物”,這個“參照物”是否對本節(jié)課要講的概念是否具有可比性。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生動且富有趣味和教育價值的歷史典故往往作為歷史教師引用的素材。這與歷史課堂中,概念教學的實際是密切相關的,如何把枯燥無味的歷史概念由淺入深,由難變易地展示給學生,無疑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概念教學的方法。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將一些有趣的生動的歷史典故引入其中。將學生的思緒帶入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從而喚起學生對歷史概念教學的興趣,來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求。
有很多歷史概念不是某個歷史時期特有的,而涉及到幾個歷史朝代甚至是幾個世紀的時間。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3 年第3 期中,張帆為了表示歷史概念間的關系,首次引用了一個叫“概念鏡”的新詞。所謂的“概念鏡”是一種能對歷史概念進行總體把握的形式。它能將大多數(shù)歷史概念所關聯(lián)的核心問題鏈接起來,并且超越現(xiàn)實,具有統(tǒng)領作用的概念。特別是在中國歷史的學習方面。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注釋一些歷史概念。
在義務教育階段,初中歷史學科中,概念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彰顯。初中歷史課堂中的概念教學,對初中生來講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史學素養(yǎng),還可以提高初中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能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概念教學的質(zhì)量,充實概念教學的體系及提高其科學性。初中歷史課堂的概念教學,不僅有新課改支持,而且有大量的理論支持和教學素材提供,并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初高中歷史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