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第一小學,河北 廊坊 065500)
數學是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因為一個國家的高科技發(fā)展與建設是由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來決定的。小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可以開闊思維,提高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小學數學在發(fā)展學生數學知識和能力的同時要尊重學生自己的意愿,而探究式學習剛好符合這一要求。本文試圖講解在小學數學中如何運用探究式學習。
(一)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的概念
探究式學習是學生積極參加探究活動的方式來獲取知識,并在這一過程中,學會方法和技能、思維方式的一種積極的學習方式。自中國引入探究式教學后,雖然研究它的人很多,但每個人的觀念都各不相同。大部分人認為探究式學習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而提出問題,然后由教師結合教材來確定研究方法和所用材料,讓學生通過質疑發(fā)現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進而達到促進學生的情感表達與知識的交流。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是指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把自己原來就知道的經驗作為基礎,在學習中遇到一些有難度和挑戰(zhàn)性的題目時,自己獨立完成或是與同學相互合作一起發(fā)現問題、查找資料、整理結果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這一學習方式,讓小學生能夠自己構建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正確的思維方法,在探究中提高小學生的各種各樣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二)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的特點為
1.自主性。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聽教室演講,而是教室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學習資料,讓學生從被動的獲取知識變?yōu)樽约邯毩⑼瓿苫蚴桥c同學合作一起發(fā)現問題、查找資料、整理結果。學生們自己主動的思考或找尋他人的幫助等方式來解決問題,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2.探究性。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讓教室把現成的知識傳輸給他們,教材也變成了學習中我們查找資料的其中一部分,學生由被動的聽從教師講授轉變?yōu)閷W生通過各種事實來發(fā)現概念和規(guī)律。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要主動尋求幫助,想法尋找問題的答案的探究過程,并且對自己所得到的知識經驗進行規(guī)劃,讓自己的各種能力得到有力的發(fā)展。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科學素養(yǎng)
小學生所做的數學問題現在都是比較復雜、全面的,而這需要更多知識和探究方法才能完美的解決,所以這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小學數學探究中的內容是結合教材和學生們的生活而編制進行的,關于數學探究學習的知識面它是非常廣泛的,而且它的學習內容還包含有科學、社會、自然、歷史、地理等,與以前死板的教學相比,這個學習方式更加的貼合小學生的生活,所以有利于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一)間接性的學習是學習最大的特點,因為增加了學生的困難度。在創(chuàng)設中會出現對其有利的問題,而其目的是為了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把已會知識和新知識結合,這樣可以緩解學習內容與學生思維之間的沖突;讓小學生的知識結構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從而促進他們想探究的欲望;明確探究方向,進一步開展探究活動。在當今形式上缺乏趣味,不能把功能發(fā)揮完整。在問題的創(chuàng)設中結合小學生的需要和已有的知識認知出發(fā),把內在思維邏輯與現代生活結合,通過情境問題,指引小學生的思維,從而讓他們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
(二)數學教學是讓兒童把知識與外界環(huán)境相連接的過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很容易忽視學生的想法,雖然它有一定的問題,但是探究式的學習并不適合所有的科目內容。在選擇學習方式時要結合學生的長處、教師的能力和書本內容,要考慮到你要教育的人群、教師和資料三方面,選擇小學生能夠接受同時又以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方式,這樣才可以提升小學生各方面能力,從而對價值觀進行完善。在數學教學中運用探究式學習主要表現在教學規(guī)律、法則和知識中。在探究學習活動中,數學學習是間接以問題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所以要先了解他們的興趣同時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知道數學基礎知識背景,確定重點知識與連接點和教師的延伸點來選擇學習內容。
(三)在當代教育的方式中缺少學生自己操作的機會,學生缺少真實感受,而探究性學習給了學生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獨立的解決問題,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小學生最大程度的提高各種能力。所以,教師要多安排一些這種課程。
(四)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日漸發(fā)達,學生的學習活動也逐漸變得高效、便捷。比如微信就有著強大的社交功能,可以構建群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此功能將學生組織起來,通過微信群發(fā)布學習任務、開展語音、視頻交流等形式,引導學生開展復習、預習和探究活動。通過微信進行交流,可以拉近數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數學學習活動開展起來也更加高效和方便。
結束語:在學生全部探究后,讓他們進行交流和總結,要照顧到每個學生,爭取讓他們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一方面能夠讓小學生認識的更全面,發(fā)現彌補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是提高學生的語言描述能力。在學生交流完畢后,教師要在肯定學生的前提下進行總結,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