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軍
(吉林省白城市鎮(zhèn)賚縣教師進修學校,吉林 鎮(zhèn)賚 137300)
首先,我們做老師的,要讓你的課堂對學生產生極大地吸引力,上課時我們教師應運用生動的導入語導入教學,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那句話: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語設計要新穎、精彩、別出心裁、扣人心弦,這樣就能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你的課堂產生好感,這樣之后,你再順勢介紹詩詞作者及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引導學生對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情感及思想等進行初步了解。比如說:我們熟知的杜甫,他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其在不同的人生發(fā)展時期所創(chuàng)作詩歌也表達了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古詩詞課前,我們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對杜甫的人生與經(jīng)歷及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了解,引發(fā)學生在預習中思考,達到與作者的思想共鳴,豐富學生對詩詞作者、社會現(xiàn)象及歷史背景的認知,使之成為學生自身的知識積累,也便于學生了解和賞讀其他作者在此時期的作品等。除此之外,還可以采取讓學生來講作者自己故事,收集一些與之有關典故,增強你的課堂感染力。還有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的發(fā)展階段,精力旺盛,朝氣蓬勃,喜歡競爭,這樣我們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組織學生踴躍參加學校舉行的古詩詞朗誦比賽。同時在班級內進行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詩詞朗誦比賽,通過競爭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習,對你的語文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言大大地提高我們的古詩詞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做教師的,都知道情感教學,它一直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其主要是指我們教師依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制造、引入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具體情境或氛圍,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我們教師的教學之中,幫助學生迅速而準確地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解與掌握,并不斷提高教學成效。誠然,我們中國的古典詩詞,大都具有十分美妙的意境,追求情景交融。所以,在古典詩詞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依據(jù)詩詞的內容與特點,靈活運動多媒體等現(xiàn)代科學技術,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以此來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豐富他們內心的感情和頭腦中的想象,進而實現(xiàn)學生對詩歌意境的良好把握。這樣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自身的感知與思考,有利于對教學內容加深理解,有利于受到審美情感與道德品質的熏陶。于此同時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空間及文學修養(yǎng)等都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比如說,我們在著名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就可為其配備曲子《送別》,這樣更加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悠遠雋永的送別情境。其實古人寫詩非常重視意境的創(chuàng)造,再比如,拿李商隱的詩句來說吧,“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首古詩的意境讓我們都非常喜歡,成為許多人的愛情誓言。還有,《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這首詩的首句從孤山寺到賈亭,寫詩人的行蹤;第二句再寫遠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而三、四兩句寫詩人一路行來,偶爾還可以見到早來的黃鶯爭著飛上向陽的枝頭;不知是新到誰家的燕子銜了泥去筑巢;再看五、六兩句寫詩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經(jīng)開得五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矮矮的草地,騎馬走過,馬蹄剛剛能夠被它埋沒;到最后兩句寫詩人來到綠楊成陰的白沙堤上,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看也看不夠,于是贊嘆道這才是我最喜愛的地方,全詩把錢塘湖的美麗景色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所以,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多媒體來展現(xiàn)的方式,將詩中的美景更加形象、具體地展現(xiàn)于學生的面前,倘若我們有條件還可以和現(xiàn)在的西湖美景作比較,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做到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巨大的潛能。
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就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都知道,詩歌的語言比較精練,需要學生認真、反復地進行品讀。誠然古詩詞作為中國文化財富中最為寶貴、最為精彩的一部分,它所具有的豐富的感情、深刻的內涵蘊藏在凝練的語言中,只有反復吟誦,才有可能把握詩詞的感情脈搏,理解詩詞要表達的中心。所以,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自讀、分組來讀、大家齊讀,背誦,默寫等等學習掌握古詩詞,就會使學生爛熟于心,以至于銘心刻骨,記得牢牢的。我們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無條件地大量積累詩詞作品,將其慢慢內化為自身的財富。同時,指導學生在朗讀時要用心,調動學生的感覺,深入體會詩詞中的感情旋律,再加上適度的想象,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詩詞意境,融合作者思想情感,使之與作者的思想情感產生共鳴。除之此外,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找出詩歌中的意向,對相關詩詞句進行整合,創(chuàng)設濃郁的學習情境,將學生的個體意向轉化為多姿多彩的立體畫面,幫助學生透徹理解詩詞內容,并掌握詩詞的深刻內涵。
總而言之,我們的古詩詞,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它的語言與內涵都十分豐富。教育我們的學生,作為炎黃子孫的繼承人,理應繼承民族的文化。只有這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這樣民族的文化,才能筑起精神的大廈。我們通過對古詩詞的鑒賞教學,學生會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感受中國語言文化的神奇,激發(fā)起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促進其人格的完善,使我們的古詩文教學收到大大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