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紅琴 王小昆 徐本玲 李鐵鵬 秦 鵬 劉 雪 張夢雨 王 瑤 陳廣玉 高全立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河南省腫瘤醫(yī)院,鄭州450008)
γδ T 細胞占外周血CD3+T 細胞的 5%~10%,可被磷酸抗原迅速活化,表達分化抗原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69 和 CD25,通過分泌顆粒酶、穿孔素及IFN-γ發(fā)揮抗腫瘤作用[1-2]。在體外經(jīng)磷酸小分子抗原擴增的γδ T 細胞被廣泛用于腫瘤患者的過繼治療[3]。唾液酸結(jié)合免疫球蛋白樣凝集素-15(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 15,Siglec-15)是唾液酸結(jié)合免疫球蛋白樣凝集素家族成員,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Siglec-15 可通過抑制CD4+和CD8+T細胞的增殖及IFN-γ的分泌,直接抑制特異性T 細胞的抗腫瘤免疫應答[4]。但 Siglec-15 對抗原特異性γδ T 細胞的影響尚未見報道,本研究旨在明確Siglec-15 對γδ T 細胞活化、增殖和分泌效應分子的影響,以期為γδ T細胞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基礎。
1.1 材料 肺癌血液標本為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河南省腫瘤醫(yī)院免疫治療科GMP實驗室的臨床檢測標本,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唑來膦酸(zole‐dronic acid,ZOL)購自揚子江藥業(yè)集團;IL-2 購自山東泉港藥業(yè)有限公司;淋巴細胞分離液購自美國GE公 司 ;流 式 抗 體 BV510-TCRγδ、FITC-CD3、PECD69、APC-CD3、APC-CD25、PE-顆粒酶 B 和 APCIFN-γ 及同型對照抗體購自美國Biolegend 公司;羧基熒光素二醋酸鹽琥珀酰亞胺酯(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SE)購自美國Ther‐mo Fisher 公司;Fortessa 流式細胞分析儀和FlowJo V10流式分析軟件購于美國BD公司。
1.2 方法
1.2.1 γδ T 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 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 3 ml 于 EDTA 采血管,離心 10 min(2 000/r min,離心半徑10 cm),取離心后的自體血漿備用。全血細胞經(jīng)生理鹽水1∶1稀釋后使用淋巴細胞分離液離心20 min(2 000/r min,離心半徑10 cm)吸取白膜層。用無血清培養(yǎng)基重懸細胞,離心10 min(1 500/r min,離心半徑10 cm)去除血小板。再次以無血清培養(yǎng)基重懸細胞,離心8 min(1 200/r min,離心半徑10 cm)獲取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含3%自體血漿的 X-VIVO 培養(yǎng)基調(diào)整細胞濃度為 1×106個/ml,分別添加 ZOL(濃度為 1 μmo/l L)和 IL-2(濃度為400 U/ml),將細胞懸液移入48孔板(1 m/l 孔),根據(jù)實驗目的,在培養(yǎng)體系中加或不加Siglec-15(5 μg/ml)重組蛋白。置于37℃、5%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期間根據(jù)細胞生長情況進行補液和傳代。
1.2.2 γδ T 細胞活化相關分子的流式檢測 分別取培養(yǎng)前及培養(yǎng)第2 和4 天的γδ T 細胞懸液,離心5 min(1 500/r min,離心半徑10 cm)后,使用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重懸,調(diào)整細胞濃度為1×107個/ml,每管200 μl,分別加入FITCCD3、BV510-TCRγδ、PE-CD69 和 APC-CD25 抗體各2 μl,混勻,4℃ 避光孵育 20 min,孵育畢,使用 PBS洗滌1 次,重懸于500 μl PBS 中,進行活化相關分子表達水平的檢測。
1.2.3 CFSE 法檢測γδ T 細胞的增殖 將培養(yǎng)至第10 天的γδ T 細胞(比例≥90%)靜息培養(yǎng)(無IL-2培養(yǎng))48 h。收集細胞,PBS 洗滌 2 次,用5 μmo/l L的CFSE 工作液重懸細胞,于室溫避光孵育20 min,用5倍體積的冷完全培養(yǎng)基終止染色10 min,離心洗滌2次后,以適量的完全培養(yǎng)液重懸細胞,將細胞懸液移入48孔板(1 m/l 孔),分別添加ZOL(1 μmo/l L)和IL-2(400 U/ml),根據(jù)實驗目的,在培養(yǎng)體系中加或不加Siglec-15(5 μg/ml)。置于37℃、5%CO2培養(yǎng)箱中避光培養(yǎng)72 h。在培養(yǎng)終點收集細胞,以APCCD3 和BV510-TCRγδ 抗體進行表面流式染色,將細胞重懸于 500 μl PBS 中進行 γδ T 細胞增殖的流式檢測。
1.2.4 胞內(nèi)流式分析γδ T 細胞分泌的效應分子 收集靜息培養(yǎng)48 h的γδ T細胞,PBS洗滌后,將細胞懸液移入 48 孔板(1 m/l 孔),分別添加 ZOL(1 μmo/l L)和IL-2(400 U/ml),根據(jù)實驗目的,在培養(yǎng)體系中加或不加Siglec-15(5 μg/ml)。置于37℃、5%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 h 后,加入布雷菲德菌素A(brefeldin,BFA)阻斷,繼續(xù)培養(yǎng)2 h。收集上述不同培養(yǎng)條件的細胞,PBS 洗滌1 次,按照流式表面染色方法進行FITC-CD3,BV510-TCRγδ 的表面染色。PBS 洗滌1 次,固定細胞,室溫避光孵育30 min。加入破膜液洗滌2 次,以破膜液重懸細胞,加入PE-顆粒酶 B 抗體,APC-IFN-γ 及同型對照抗體,4℃ 避光孵育30 min。破膜液洗滌2 次后,將細胞重懸于500 μl PBS中上機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為計量資料,服從正態(tài)分布,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Siglec-15 蛋白對 ZOL 誘導 γδ T 細胞活化的影響不顯著 以ZOL 聯(lián)合或不聯(lián)合重組Siglec-15 蛋白刺激PBMC,在刺激48 h 和96 h 后分別檢測表達活化相關分子 CD69 和 CD25 的 γδ T 細胞比例(圖1A)。結(jié)果表明:ZOL 刺激 48 h 后,CD69+γδ T 細胞的比例由刺激前的(0.159±0.086)%上調(diào)至(85.48±6.605)%,刺激96 h 后,CD69+γδ T 細胞比例上調(diào)至(95.33±1.424)%,CD25+γδ T細胞的比例由(0.005±0.004)%升高至48 h 的(50.94±18.678)%和96 h 的(87.53±2.6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1B~E),提示 ZOL 可刺激 PBMC 中的 γδ T 細胞活化;聯(lián)合 Si‐glec-15 刺激 48 h,CD69+和 CD25+γδ T 細胞比例分別為(88.64±5.034)%和(62.56±14.951)%,與ZOL 單獨刺激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21,P=0.350);刺激 96 h 的 CD69+和 CD25+γδ T 細胞比例分別為(95.80±1.250)%和(87.60±4.329)%,與ZOL單獨刺激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90,P=0.815)(圖1C、E),提示 Siglec-15 對 ZOL 誘導的 γδ T 細胞活化無顯著影響。
圖1 CD69和CD25在γδ T細胞的表達Fig.1 Expression of CD69 and CD25 in γδ T cells
2.2 Siglec-15 不影響 ZOL 特異性 γδ T 細胞的增殖 收集純度在90%以上的γδ T 細胞進行CFSE 標記,并以 ZOL 聯(lián)合或不聯(lián)合 Siglec-15 刺激 γδ T 細胞,在刺激 72 h 后檢測 γδ T 細胞的分裂 CFSE 標記(圖 2A)。ZOL 刺激后,增殖的 γδ T 細胞比例為(98.67±0.64)%;聯(lián)合 Siglec-15 刺激,增殖的 γδ T細胞比例為(98.2±0.38)%,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26,圖2B)。上述結(jié)果表明Siglec-15 不影響ZOL特異性γδ T細胞的增殖。
圖2 γδ T細胞的增殖Fig.2 Proliferation of γδ T cells
2.3 Siglec-15 降低 ZOL 特異性 γδ T 細胞分泌效應分子IFN-γ 和顆粒酶B 的水平 以ZOL 聯(lián)合或不聯(lián)合Siglec-15 刺激γδ T 細胞(純度≥90%),胞內(nèi)流式分析 γδ T 細胞分泌 IFN-γ 和顆粒酶 B 的水平(圖3A)。結(jié)果顯示,ZOL 單獨刺激,使(11.98±1.98)%γδ T 細胞分泌IFN-γ;聯(lián)合 Siglec-15 蛋白刺激,分泌IFN-γ 的 γδ T 細胞比例顯著降低為(7.29±1.17)%(P=0.006,圖3B)。在ZOL 單獨刺激組,有(89.35±2.85)% γδ T 細胞分泌顆粒酶B,聯(lián)合Siglec-15刺激使分泌顆粒酶B 的γδ T 細胞比例降低為(81.53±5.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1,圖3C)。上述結(jié)果表明Siglec-15 可通過抑制IFN-γ 和顆粒酶B的分泌負向調(diào)控ZOL特異性γδ T細胞發(fā)揮效應。
圖3 γδ T細胞分泌IFN-γ和顆粒酶BFig.3 IFN-γ and granzyme B secretion of γδ T cells
腫瘤免疫治療的模式已經(jīng)由激活全身性免疫應答,轉(zhuǎn)變?yōu)橥ㄟ^選擇性糾正有缺陷的免疫應答促使免疫正?;?。例如針對程序性死亡受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和細胞毒性T 淋巴細胞相關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protein,CTLA-4)的單克隆抗體,就是通過阻斷PD-1和CTLA-4 恢復腫瘤特異性T 細胞的抗腫瘤效應[5]。雖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在臨床取得了顯著療效,但目前單用PD-1 和CTLA-4 阻斷劑治療的有效率只有30%左右,提示除了PD-1 和CTLA-4,腫瘤微環(huán)境中還存在未知的能夠誘導腫瘤細胞逃逸的免疫檢查點分子[6]。據(jù)報道,Siglec-15 在多種腫瘤細胞中的表達上調(diào),但其對T 細胞抗腫瘤免疫應答的影響尚不明確[7]。陳列平團隊的研究發(fā)現(xiàn),Siglec-15 可通過持續(xù)抑制T 細胞增殖及IFN-γ 分泌進而抑制抗原特異性T 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活性,并通過小鼠腫瘤模型進一步證明了Siglec-15 可作為腫瘤免疫治療正常化策略的潛在靶點[4]。
γδ T 細胞是人體發(fā)揮抗腫瘤免疫功能的重要細胞,其T 細胞受體(T cell receptor,TCR)由γ 鏈和δ 鏈組成[8]。γδ T 細胞與經(jīng)典的 αβ T 細胞在活化、增殖及發(fā)揮效應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兩種細胞在受到TCR 識別的抗原刺激時,均需要通過CD3 分子傳遞活化信號,表達活化標記分子CD69 和CD25[9-10]。兩種 T 細胞在活化后迅速增殖,數(shù)量成倍增加。在效應階段,γδ T 細胞的效應機制與αβ T細胞類似,通過釋放穿孔素、顆粒酶誘導靶細胞死亡;表達Fas配體,通過Fas/FasL 途徑誘導靶細胞凋亡;分泌IFN-γ 等細胞因子,促進腫瘤特異性T 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活性[11-12]。基于上述γδ T細胞與αβ T 細胞的相似之處,本研究集中在Siglec-15對ZOL 特異性γδ T 細胞活化、增殖及發(fā)揮效應的影響。
ZOL 是含氮雙磷酸鹽,可抑制哺乳動物甲羥戊酸代謝通路中異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diphos‐phate,IPP)下游的法呢基焦磷酸合酶促使IPP 在細胞內(nèi)累積,累積的IPP通過TCRγδ激活γδ T細胞[13]。本研究以ZOL 刺激外周血中的γδ T 細胞,無論Siglec-15是否存在,γδ T細胞均可迅速活化與增殖。與文獻報道的Siglec-15 可持續(xù)抑制αβ T 細胞增殖的結(jié)果不同,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Siglec-15 不影響ZOL誘導的γδ T 細胞的活化與增殖,推測這可能與兩種細胞具備不同的抗原識別特點有關。αβ T 細胞識別抗原的過程受到精細的調(diào)控,除TCR 與抗原肽結(jié)合外,還需要CD80/CD86提供共刺激信號才能觸發(fā)αβ T 細胞的活化與增殖。為了維持免疫自穩(wěn),活化的αβ T細胞同時上調(diào)免疫抑制分子的表達水平[14];而γδ T 細胞的抗原識別對共刺激信號的依賴很小,不具有MHC限制性,表達免疫抑制性分子的數(shù)量較αβ T 細胞更少,表達水平更低[15]。在特異性T 細胞的抗腫瘤免疫應答中,Siglec-15 以類似PD-L1 的角色發(fā)揮抑制作用,但T 細胞表面表達的介導Siglec-15 發(fā)揮免疫抑制效應的受體尚不明確,其在T 細胞上的表達特點未知。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Siglec-15 對γδ T 細胞的活化與增殖無顯著影響,提示在此階段,γδ T 細胞不表達或低水平表達Siglec-15 的受體。本研究的另一個發(fā)現(xiàn):與Siglec-15抑制αβ T 細胞分泌 IFN-γ 相似,Siglec-15 可顯著降低 γδ T 細胞產(chǎn)生效應分子IFN-γ 和顆粒酶B 的水平,表明在效應階段γδ T 細胞表達了Siglec-15 受體或受體的表達水平上調(diào)。
綜上,在活化增殖階段,Siglec-15對ZOL特異性γδ T 細胞的抑制作用不顯著,但在效應階段可通過抑制IFN-γ 和顆粒酶B 的分泌負向調(diào)控ZOL 特異性γδ T 細胞發(fā)揮效應。這對探討γδ T 細胞在臨床治療腫瘤患者方面有一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