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武鳴獅子巖摩崖石刻簡論

        2021-11-25 12:34:04黎文宗
        廣西地方志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題詩摩崖碑文

        黎文宗

        (桂林甑皮巖遺址博物館,廣西 桂林 541000)

        獅子巖位于南寧市武鳴區(qū)府城鎮(zhèn)喜慶村那瑯屯西面一公里處的獅子山上。獅子山是一座石灰?guī)r石山,因遠望形如蹲坐的獅子,故名。獅子巖即位于獅子山北側(cè)半山腰上,距離地面高出約30米,可由北麓沿著崎嶇小徑登達巖洞。獅子巖洞口北向,與府城遙相可望,洞內(nèi)空間廣闊,呈內(nèi)凹巖廈狀,可遮擋風雨。在明清時期,獅子巖曾一度被列為武緣八景之一,為文人士子所喜愛,常相偕同游,并在獅子巖內(nèi)留下了大量的摩崖題刻。道光《武緣縣志》記載:“獅子巖,山勢蹲踞如獅子,巖洞玲瓏幽敞。東南絕壁有古刻‘煙霞深處’四字,又有‘清虛洞’三字。西南有‘別一洞天’四字,稍內(nèi)有‘陽明先生過化之地’八字,皆蒼老,為明人書。又洞側(cè)有小石巖,刻‘藏真石室’四字,乃蓮花山人筆。題詠頗富,皆在懸崖,莫能探記。舊志八景之一?!保?]書中明確載有獅子巖摩崖5幅,其中較大幅的有“煙霞深處”“清虛洞”“別一洞天”“陽明先生過化之地”“藏真石室”等,多為明代所書鐫,此外還有一些題詩,但未載內(nèi)容。

        民國時期,黃誠沅在其所撰的《武緣縣圖經(jīng)》中,對獅子巖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及所存摩崖石刻情況進行了論述:“(獅子巖)山勢蹲踞儼如獅子,峰巒聳秀,中有巖洞玲瓏幽邃,內(nèi)石筍凝結(jié),或如虬龍砥柱,或如石屏石鶯,或似水繭倒垂,或似玉峰直豎。東面絕壁刻有‘煙霞深處’四大字,筆勢遒甚,不知何代所作。南面懸崖之上有‘清虛洞’三大字,西面峭壁有‘別一洞天’四大字,稍內(nèi)有‘陽明先生過化之地’八大字,皆蒼老,姓字雖不可辨要,皆明季時作也。又洞右側(cè)有小石巖,深數(shù)武,狹隘僅容一人跌坐,巖外題有‘藏真石室’四字,乃蓮花峰人筆也。古今題詠頗富,然皆在懸崖峭壁間,莫可探記。蓮花峰人,太守陳志敬別號也。舊志八景之一?!保?]所載內(nèi)容大抵與道光《武緣縣志》同,但進一步補充、糾正了《武緣縣志》的一些記載和謬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文物工作者也曾對獅子巖進行調(diào)查,共發(fā)現(xiàn)摩崖8方,并判斷這些摩崖“為明代嘉靖年間王陽明受命鎮(zhèn)壓思恩、田州、八寨、花相等地瑤族、僮族叛亂時期所刻”,隨后還將其列為武鳴縣文物保護點,名之為“‘陽明先生過化之地’石刻”,但至今仍未核定保護級別①此據(jù)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記檔案所載,檔案存武鳴區(qū)文物管理所。。2017年,筆者曾兩次到訪獅子巖,對獅子巖摩崖進行了更為詳細的統(tǒng)計和調(diào)查,共發(fā)現(xiàn)摩崖石刻11方,除了史志所載之“煙霞深處”石刻未發(fā)現(xiàn),其余為史料所載的石刻均得到了證實,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幾方史料缺載的碑刻。另外,通過對碑文的釋讀和考證,這些摩崖并非是王陽明鎮(zhèn)壓八寨起義時留題,而應是明代思恩府官員在府城履職、駐守期間至獅子巖游玩時所留題,內(nèi)容也多為贊頌獅子巖景色,由此糾正了“三普”檔案記載中的一些謬誤。這些摩崖石刻對于我們探討明代仕子開發(fā)獅子巖的歷史、了解當時的地方文學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現(xiàn)將各摩崖碑文著錄并略加以考證如下:

        一、明嘉靖辛卯年(1531)陳志敬《和李進士韻》

        此詩鐫刻于獅子巖洞口西側(cè)一處內(nèi)凹的小巖穴內(nèi),此巖與巖洞口一橢圓形巨大巖石呈對峙而立狀拱衛(wèi)著巖洞入口。碑長0.9米,高0.4米,碑文行草陰刻,題名《和李進士韻》,下有小款“嘉靖辛卯五月”,正文為一首七言律詩:

        每到仙巖興浩然,明山如畫罩晴煙。村翁醉□酒一斗,風景撩人詩十聯(lián)。

        滿地白雪□晝晝,□崖紅□自□□。人生□□何時了,□□□□□□□。

        后有落款為“蓮花峰人陳志敬”。此詩作于嘉靖十年(1531),是陳志敬應和“李進士”詩韻而作。陳志敬,字一之,廣東東莞人,舉人,[3]嘉靖四年(1525)任南寧府通判,嘉靖十一年升南寧府同知[4]?!吧徎ǚ迦恕睘殛愔揪醋蕴枺駠段渚壙h圖經(jīng)》所載與此碑同,而道光《武緣縣志》則誤作“蓮花山人”。又《武緣縣圖經(jīng)》謂陳志敬為“太守”(明清時對知府的一種稱呼),但思恩府知府未見載有陳志敬,此或是對陳志敬曾任南寧府同知的譽稱。李進士應指李承節(jié)。獅子巖現(xiàn)存摩崖僅見李承節(jié)題詩一首,并無其他李姓人題詩,因此陳志敬所和詩當即李承節(jié)詩。李承節(jié),嘉靖四年舉人[5],陳志敬稱之為“李進士”,應只是對李承節(jié)舉人身份的一種譽稱,明清時期多有將舉人稱為“鄉(xiāng)進士”者。

        二、明蓮花峰人題“藏真石室”

        石刻位于獅子巖中部一個進深不過2米的小巖洞上方,碑面經(jīng)打磨,長0.9米,高0.4米,碑文橫幅楷書,雙線陰刻,題為“藏真石室”四字,后有款作“蓮花峰人”。蓮花峰人即陳志敬。陳志敬題《和李進士韻》詩刻即有款作“蓮花峰人陳志敬”,可證此。此詩無年款,但陳志敬于嘉靖四年(1525)方任南寧府通判,十一年升同知,其留存獅子巖的題詩也作于嘉靖十年,因此可以推論其所題“藏真石室”石刻應是其履職南寧府期間所作,年代應在嘉靖年間,或是嘉靖十年前后。

        三、明李承節(jié)題詩

        此詩題刻于獅子巖西側(cè)崖壁上,碑面經(jīng)開石方,長0.55米,高0.3米,碑文楷書陰刻,刻痕極淺,筆劃也極隨意,題為:

        石洞空明勢旵然,蓬壺誰識在蠻煙。循行偶藉黃堂暇,追賞真叨錦轡聯(lián)。

        絕點風塵疑幻境,放懷觴詠愧忘年。興衰飛舄凌千仞,睹盡南荒萬里天。

        落款作“蒼梧李承節(jié)題”。李承節(jié),廣西蒼梧(今廣西梧州)人,嘉靖四年(1525)乙酉科舉人,曾官居通判[6]。此詩見載于《粵西詩載》,題名《游獅子巖》[7],錄文與碑文一致,概贊詠獅子巖景色。詩用韻與陳志敬《和李進士韻》相同,摩崖方式也相似,應即陳志敬所和之詩。李承節(jié)詩的年代當與陳志敬《和李進士韻》詩年代相同,即為嘉靖十年(1531)。

        四、明嘉靖戊戌年(1538)王□題詩

        鐫刻于獅子巖洞內(nèi)西側(cè)一個內(nèi)弧形巖壁的西北角,碑面經(jīng)開石方,并簡單打磨修整,但保留了弧形巖面,碑長0.77米,高0.42米,碑文楷書陰刻,前有跋文“嘉靖戊戌歲春三月,奉命守備思恩。夏五月,蒙大方岳春塘陳老大人召游勝景,依韻寫懷”,后有詩曰:

        一望懸崖景燦然,捫蘿拔磴出云煙。洞門隔斷塵埃遠,石室深藏山骨聯(lián)。

        風月自來還自去,鳳麟何處出何年?誅茅欲作棲崖計,只恐神仙妬洞天。

        落款作“五羊王□書”。嘉靖戊戌年即嘉靖十七年(1538),在這一年的三月,王□奉命守備思恩府,并在五月時受“陳老大人”的邀請,到獅子巖賞玩,因而留題此詩。詩中描寫了登臨獅子巖的出塵景致,更以夸張的口吻謂欲于此巖中結(jié)廬而居,只恐為神仙所嫉妒。王□,廣州人,生平事跡不詳,僅依其跋可知其于嘉靖十七年三月出任思恩府守備。陳老大人,未書名號,但據(jù)史載,嘉靖十五年(1536)思恩府知府為陳璜[8],王□或即是受陳璜邀請。

        五、明嘉靖己未年(1559)呂欽題“清虛洞”

        “清虛洞”石刻鐫于獅子巖洞內(nèi)東部的巖洞頂部一塊傾斜巖石上,也是直接鑿刻于天然巖石面上。碑文直幅楷書陰刻,題為“清虛洞”三個大字,后有一列小字款識,亦是楷書陰刻,可辨文字有“明嘉靖己未……呂欽……”。則此碑乃是呂欽書刻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所題“清虛”或是指“清凈虛無”之意。呂欽,浙江永康人,舉人,嘉靖三十八年任思恩府知府[9]。

        六、明嘉靖庚申年(1560)呂欽題“高明”

        此石刻鐫于獅子巖洞口東面崖壁上,系直接在天然巖石面上鐫刻,碑寬約1.7米,高約2.4米,碑文直幅楷書陰刻,題為“高明”兩個大字,每字字徑為0.7×1.2米。兩字后有三列小字款識,每字寬約0.1—0.14米,高0.14—0.16米,作隸書陰刻,可辨文字有“來游此巖……守思恩呂欽……嘉靖庚申……”。嘉靖庚申年即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碑文“高明”意指樓觀,李白《夏日諸從弟登汝州龍興閣序》曾云:“可以處臺榭,居高明?!币虼舜颂帯案呙鳌蹦耸琴澴u獅子巖居高可望遠,又隱含仙居樓觀之意。碑文落款有“呂欽”,可見此碑亦為思恩府知府呂欽書鐫。

        七、明嘉靖四十年(1561)歐陽瑜題“陽明先生過化之地”

        此碑鐫刻于獅子巖洞內(nèi)一面弧形崖壁正中位置,碑面經(jīng)過修整打磨,長2.2米,高1.3米,碑文楷書雙線陰刻,橫榜雙行,每行四字,題為“陽明先生過化之地”八個大字,前后均有款,前款為“大明嘉靖四十年閏五月吉日”,后款作“左江兵備僉事、門生安福歐陽瑜刻”。

        從款識判斷,此石刻鐫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是王陽明的門生歐陽瑜為紀念王陽明而書刻。歐陽瑜,字汝重,江西吉安安福人,嘉靖三十六年(1557)任廣西按察司僉事[10],分巡左江[11],其官至四川參議,曾“從學于王守仁”[12],為江右王門后學第一代弟子[13]。此石刻與南寧市青秀山上所摩刻“陽明先生過化之地”石刻相同,均為嘉靖四十年歐陽瑜所書,前后款也一致,應是同一時間鐫刻,但青秀山所鐫者為橫榜長幅單行書寫。

        值得注意的是,此石刻在鐫刻時,是將另一方早期摩崖磨掉碑文后,另行增擴碑面后再重新鐫刻文字的,被磨掉的碑文主要集中在“過化之”三個大字處,現(xiàn)仍可辨識部分殘余碑文,可辨字有“……丙申……守思恩……寨……韻……瘴壁……”等,初步判斷原碑所鐫內(nèi)容應是一首律詩。思恩府遷府治于荒田驛(今武鳴府城)始于明嘉靖七年,而歐陽瑜是于嘉靖四十年磨掉了原碑文,故原被磨去的碑文當鐫刻于嘉靖七年至四十年間。又碑文中殘存有“丙申”干支,而嘉靖七年至四十年間就有嘉靖十五年的干支為“丙申”,由此推測磨掉的碑文應作于嘉靖十五年(1536)。又,嘉靖十五年出任思恩府知府的是陳璜(鄱陽人,進士,據(jù)史志記載歷任思恩府知府任職時間推測,其任職時間當在嘉靖十五年至二十年間),而王□詩有提及其是受“陳老大人召游”才在獅子巖留題的,按常理,“陳老大人”應當也會有相應的題詩鐫于巖壁,但獅子巖現(xiàn)存摩崖中并未發(fā)現(xiàn)嘉靖十五年摩崖,故疑此被磨去的石刻即“陳老大人”所題詩,亦即陳璜題詩。此被磨去碑文的石刻鐫刻于王□題詩左側(cè),相距約1米,鐫刻位置也是此處崖壁最顯眼、最核心處。按照一般常理,兩相應和的詩文多鐫于同處,相互應對,且主要碑文將占據(jù)核心區(qū)域位置,此亦是一個重要佐證。

        八、明嘉靖辛酉年楊佐題詩

        此石刻鐫于歐陽瑜所題“陽明先生過化之地”石刻的東側(cè)約1米處,碑長約0.9米,高約0.45米。碑文右半部分因常年受山巖縫隙間透水滲流影響,大部分碑文已被板結(jié)鈣化的石灰?guī)r鈣質(zhì)層覆蓋,不可辨識,僅余末尾數(shù)句及落款未受影響,可辨字句為:“……何……天空秋水漾芙蓉。囊琴欲理朱絃調(diào),猶向孤高傍晚松?!甭淇铑}為“峕嘉靖辛酉歲中秋吉日,南海少槐楊佐書。”嘉靖辛酉年,即嘉靖四十年(1561)。南海指南??h,今屬廣東佛山市南海區(qū)。楊佐,廣東南海人(今屬廣州佛山市南海區(qū)),貢生,曾任地方審理[14]。此詩載于《武緣縣圖經(jīng)》,題名“南海楊佐書獅巖漫興”[15],內(nèi)容是記載中秋佳節(jié)之時,楊佐等人攜酒來游獅子巖所見勝景,全詩題為:

        載酒來游郭外峰,靈巖何幸得追蹤。千里勝概芳華繞,萬象玲瓏淑氣鐘。

        日出曉風搖芍藥,天空秋水漾芙蓉。囊琴欲理朱絃調(diào),猶向孤高傍晚松。

        九、明萬歷戊子年(1588)黃如金題詩

        鐫刻于獅子巖西側(cè)洞口處的巖壁上,與陳志敬題詩相距不過1.5米。碑寬0.3米,高0.77米,碑文楷書陰刻,題為:

        石室何年神斧修?嶙峋滴玉最清幽。云籠洞口來仙客,獅蹲郊原傍碧流。

        幾處銘崖成往跡,百年事業(yè)似浮漚。坐閑頓覺風生腋,疑在蓬瀛第一洲。

        落款作“萬歷戊子端午,仰崖山人黃如金書?!比f歷戊子年,即萬歷十六年(1588)。此詩在民國《武緣縣圖經(jīng)》中有收錄,并稱“按察副使、莆田黃如金題獅子巖詩”,謂此詩為福建莆田人黃如金所作。按,莆田黃如金,字希武,進士[16],正德九年(1514)任廣西按察司副使[17]。然而按其任按察副使職務推斷,至萬歷十六年時,其任官已超過74年,若再加上其任按察副使前年歲,則將遠超90歲,顯然是不合常理的。故此莆田黃如金或并非題作獅子巖詩之“黃如金”。又考明代名“黃如金”者尚有一位,即那馬土司第三代土巡檢,其祖籍為安徽定遠縣,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任那馬土官[18]。那馬土司在明代歸思恩府管轄,為思恩府九土司之一,而思恩府的府治在嘉靖七年后已遷武緣荒田驛(今武鳴府城),那馬土司官往來荒田驛的可能性極大。故此題名“黃如金”者,應為那馬土官黃如金,仰崖山人為黃如金自號,此摩崖應是黃如金因事至府城時到訪獅子巖所留題。

        此外,《武緣縣圖經(jīng)》所錄黃如金題獅子巖詩的詩文大抵與碑文相同,但也存在一些謬誤,如“云籠洞口來仙客”之“來”誤作“乘”,“幾處銘崖成往跡”之“往”誤作“古”,“疑在蓬瀛第一洲”之“瀛”誤作“萊”。

        十、“別一洞天”

        鐫刻于“藏真石室”石刻上方,系直接在天然巖面上鑿刻而成,碑面凹凸不平,碑文刻痕又較淺,不仔細辨別,常易于讓人忽略和遺漏。碑文楷書陰刻,分兩列直幅而書,題為“別一洞天”,后有兩字題名落款,但難以辨識。此碑年代、作者尚待進一步考證,但思恩府治遷至府城一帶始于明嘉靖七年后,此石刻又見載于道光《武緣縣志》中,則基本可以肯定,此石刻的年代當在明嘉靖七年至清道光年間。又《武緣縣志》《武緣縣圖經(jīng)》均謂此石刻為“明季時作也”,獅子巖現(xiàn)存摩崖中也確未見明代以后摩崖,故“別一洞天”石刻的年代當在明代。

        十一、無名題刻

        鐫刻于“清虛洞”石刻之右的巖洞頂部石壁上,鐫摩有長方形開窗。因石刻位置較高,暫時未能調(diào)查,鐫刻內(nèi)容不詳。但從此石刻題鐫位置判斷,或是與“清虛洞”石刻鐫于同時,即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其內(nèi)容或是一首詩,或即是呂欽在題鐫“清虛洞”時所作。

        十二、余論

        獅子巖現(xiàn)存有摩崖11方,年代基本上為明代,尤其集中于明嘉靖年間。根據(jù)統(tǒng)計,在獅子巖現(xiàn)存的11方摩崖中,有明確紀年鐫于嘉靖年間的摩崖石刻就有6方,另外根據(jù)作者推測其年代約為嘉靖年間鐫刻的摩崖也有2方,占到了摩崖石刻總數(shù)的72%左右。而在可考年代的摩崖石刻中,最早者為陳志敬于嘉靖十年(1531)所鐫的一篇詩文,而最晚刻錄者當屬萬歷十六年(1588)黃如金的題詩,兩者前后相距不過50余年。這說明獅子巖摩崖興起的時間是在明代,主要是明嘉靖年間,且延續(xù)的時間很短暫,只限于明代,清代已基本上不見有摩崖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應與王陽明遷思恩府治至府城以及清代以后府城作為思恩府治的地位下降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

        明嘉靖六年(1527),思恩、田州土官盧蘇、王受起兵叛亂,王守仁當時以兵部侍郎總制兩廣,先招撫盧蘇、王受,進而“督師進剿八寨,撫平之”,隨后又親至原思恩府治喬利(今屬馬山縣喬利鎮(zhèn)),“見府治巉險,如處戈矛劍戟中,乃擇基于荒田驛,四野寬衍,疏請遷郡于此,即今府治也”[19]。嘉靖七年(1528),思恩府治由喬利遷至荒田驛(今南寧市武鳴區(qū)府城鎮(zhèn)),由此開始了府城作為思恩府治的歷史。王陽明在其《處置八寨斷藤峽以圖永安疏》中記載,荒田驛“其地四野寬衍,皆膏腴之田,而后山起伏蜿蜒,敷為平原,環(huán)抱涵蓄,兩水夾繞后山而出,合流于前,屈曲數(shù)十里,入武緣江水達于南寧。四面山勢重疊盤回,皆軒豁秀麗,真可以建立府治。臣因信宿其地,為之景定方向,創(chuàng)設規(guī)則。諸夷來集,莫不踴躍歡喜,爭先趨事赴工。遂令署府事同知桂鏊督令各役擇日興工”[20]。這說明府城的建立是在王陽明平定八寨起義之后的嘉靖七年,當時的荒田驛還只是一片“膏腴之田”,王陽明視之為最佳的思恩府治之所,故而“令署府事同知桂鏊督令各役擇日興工”,最終建起了府城。隨著思恩府治遷至荒田驛,思恩府的駐官、駐軍也大量集中到了府城。有明一代,思恩府署基本設于荒田驛,其府署官員也大多常駐府治。工作之余,官員們就近尋訪山泉洞穴,以作覽游。獅子巖距離思恩府治不過2千米,山形奇秀,巖洞寬廣,夏日洞內(nèi)幽涼,巖前又有寬闊平原,遠可眺望府城,近可見小河潺潺,春夏禾苗青青,秋日稻穗金黃,自有一番景致,自然也就成為當時駐官們最熱門的賞游勝地。萬歷《廣西通志》記載獅子山:“儼若伏獅,前有圓阜如毬,因名?!庇痔峒蔼{子巖“內(nèi)洞空明有奇狀”[21],可見獅子巖在當時已具盛名。在獅子巖摩崖中,最早的摩崖鐫刻于嘉靖十年,晚于王陽明嘉靖七年遷移府治,可證獅子巖摩崖是在思恩府治遷至荒田驛后方始興起。在眾多的摩崖題書者中,呂欽、陳璜均為思恩府知府;陳志敬為南寧府通判、同知,雖非思恩府官員,但曾從征八寨,或是因分掌左江兵備事,留駐武緣;歐陽瑜為廣西按察司僉事,分巡左江,掌左江兵備,同樣也曾到過武緣巡檢兵事;李承節(jié)、王銳、楊佐等人曾分別任通判、守備、審理等職,或是思恩府下屬官吏。由此可見,這些書鐫者應該都是駐守或流寓途經(jīng)思恩府治的地方官員,他們在獅子巖的留題,應是其留駐或途經(jīng)府城期間至獅子巖游玩時所作。明嘉靖年間,出于防范八寨需要,思恩府署官員常駐府治荒田驛,但是在明萬歷以后,隨著八寨漸平,思恩府治的地位開始下降,思恩府知府等官員便不再長期駐府治辦公,而是在賓州(今賓陽縣)等地處理事務。府治地位的下降以及常駐官員的減少,使得偏居一隅的獅子巖失去了往昔官員文士爭相往游的盛景,漸而荒廢,在清代逐漸成為了士子口中的八景之一“獅子古跡”,故而在清代以后,獅子巖中不再有新的摩崖出現(xiàn)。

        此外,從各摩崖款識和年代判斷,獅子巖的摩崖多是由當時的官員、士子兩兩相邀同赴獅子巖游玩后所題刻,如陳志敬《和李進士韻》乃是應和李承節(jié)題詩而作,說明兩人是于嘉靖十年(1531)同登獅子巖;王□題詩與被磨去的陳璜題刻或是嘉靖十七年(1538)王□受陳璜“召游”獅子巖后所題;歐陽瑜所題“陽明先生過化之地”石刻與楊佐題詩處于同一處,且同樣鐫于嘉靖四十年(1561),應是兩人同游獅子巖后共同題刻。

        猜你喜歡
        題詩摩崖碑文
        西狹頌摩崖石刻
        郭沫若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二十五周年題詩
        郭沫若學刊(2022年2期)2022-07-02 04:49:04
        敖漢旗萬壽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釋
        慧思陶勒蓋碑文解讀
        阜新元代大玄真宮祖碑碑文新錄
        摩崖石刻在建筑裝飾中的應用
        湖南包裝(2020年6期)2021-01-20 02:02:12
        畫竹題詩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圖輯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紅巖春秋(2019年12期)2020-01-03 06:19:12
        李一氓工作情景與《石頭記》題詩
        郭沫若學刊(2019年4期)2019-12-30 11:31:28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视频精品一区白白色| 免费黄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91九色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吃药 | 久久国产人妻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avdvd|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欧美老熟妇欲乱高清视频 |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亚洲 国产 韩国 欧美 在线 |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熟女资源自拍|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国产18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一区三区| 精品成人av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观看|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精品人妻久久一日二个|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美女啪啪国产|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成人自拍一二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盗摄| 亚洲一级黄色毛片|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高清午夜福利电影在线| 成人免费毛片内射美女-百度| 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av男人的天堂一区|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男同gay在线观看|